首页 > 时政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2023-11-09 22:47: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11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在国际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多国专家、业界人士纷纷表示,致辞为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发展优先: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说,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贝尔胡特斯法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互联网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加强网络科技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有利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让更多非洲国家享受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益处。

  在倡导发展优先的理念下,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互联网相关技术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俄罗斯计算机软件开发专家维亚切斯拉夫·沃洛德科维奇表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向世界提供了许多优质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说,近年来,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坦桑尼亚在与互联网相关的科技领域发展,包括电信、数字化支付、电子商务等,“中国的帮助不仅是资金支持,还包括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这对加速我们国家的科技和互联网领域发展至关重要”。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今年互联网世界的盛事,其主题“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非常契合如今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数字化,必须赋予所有人平等访问互联网并发展数字技能的机会,以避免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持续恶化”。

  安危与共:深化网络安全务实合作

  在当前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制定网络行为规则和推动网络安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遵守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不搞网络霸权。不搞网络空间阵营对抗和军备竞赛。深化网络安全务实合作,有力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第十七研究组顾问杨晓雅说,当前世界多个国家纷纷推进与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相关的政策讨论,中国在相关领域也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克罗地亚通信和计算机专家伊戈尔·拉克蒂奇说,国家或企业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但与此同时,各方也有责任确保互联网不被滥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富有远见卓识,为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埃及曼苏拉大学教授、数字化转型研究专家马哈茂德·根迪说,中国在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走过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中国在相关科研领域加大投入,也始终寻求在技术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促进并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

  沃洛德科维奇说,中方主张保障网络安全、尊重网络主权等,这与俄方的立场一致,全人类都有责任发展、使用和管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文明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中国历来重视互联网在促进文明互鉴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积极响应国际社会需求,共同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推动网络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习近平主席说,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为加强世界各国网络交流对话所发挥的作用让莫西印象深刻。他表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

  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中国在5G、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进步正激励和支持当地发展自身的技术能力。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流合作中,中国互联网建设经验为相关地区提供了重要借鉴。贝尔胡特斯法说,借助中国的数字领域专业知识和资源,非洲国家可以加强其数字基础设施,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并改善数字服务的获取。这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互联性的社会。

  林斯说,通过举办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国进一步加强国际交往,促进合作,这有利于推动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商业交流。同时,乌镇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现代化设施,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面,表明中国是一个既尊重历史传统又能引领未来创新的国家。

  拉克蒂奇表示,众多国际机构和人员参加在中国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讨论如何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这对国际社会在互联网领域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和完善治理都非常重要。(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张家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华时评:守护青少年,防“外伤”也要防“内伤”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守护青少年,防“外伤”也要防“内伤”   新华社记者田晨旭   近期,某医院面向少年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关注:“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人得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议题。近...

    时间:11-13
  • 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亿 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

      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亿,“网络保护”成焦点——   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融”观中国)   年龄虽小,问题不小   “刚把软件卸掉,孩子又偷偷装上了!怎么办?”福建省厦门市一个社区的家长群里,居民王丽华发来求助信息。这些天,孩子放学回家头件事就是刷短视频,不仅耽误睡觉,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更让王丽...

    时间:11-13
  • 2018年到2023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芳曼   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配合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实施了相关计划和政策,...

    时间:11-13
  • 总书记京冀行丨记者手记: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爱的人民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记者手记: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爱的人民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黄玥   一天之内,横跨两省市,七处考察点。   冒着严寒,早出晚归,马不停蹄。   从农村、社区,到校园、商铺,从田间地头,到河坝大堤,中午就在车上短暂休息……为了更多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为了更多地同受灾群众面对面交流。   “...

    时间:11-13
  •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通讯:33小时,赤道救援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2日电  通讯:33小时,赤道救援   新华社记者周圆   这是令人揪心的时刻。   海面黑沉,风浪裹挟小船和4名船员,涌向大洋深处。   这是全力以赴的救援。   历时近33小时,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中断既定航程;全船队员悉数支援,彻夜守护。   苍茫大海,一场守护生命的救援...

    时间:11-12
  • 第1视点丨真情暖万家

      今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北京市门头沟、河北省保定等地,看望受灾群众,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第1视...

    时间:11-12
  • “洞见”乡村振兴路——湘西十八洞村的十年变迁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   这里,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犹如春风,从古老苗寨吹遍神州大地。   这里,是观察中国乡村“千年跨越”的窗口。从地瘠民贫到步入小康,勤劳质朴的山区人民蹚出一条从脱贫到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年间,湘西十八洞村的“...

    时间:11-1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题: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新华社记者贾钊、文静、宋佳   初冬,广袤的玛曲草原静谧一片。远处雪山连绵,在湛蓝天空中勾勒出银边。原本东去的清澈黄河蜿蜒流淌,在这里掉头复向西北,画出绵延数百公里的第一弯。坐落在草原上的玛曲县马场畜牧产业养殖基地内,负责人旦增...

    时间:11-12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持续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让群众告别传统取暖方式,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眼...

    时间:11-12
  • 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2日电(记者田策)11月12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0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上榜好人中,有用生命守护祖国海疆的安徽“95后...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