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全媒+丨浙江,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观察

2023-11-10 22:40: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 题:浙江,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俞菀、朱涵、张璇

  初冬的乌镇,古朴的青石板路上群贤毕至,共赴一场“十年之约”。

  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

  回望十年来路,乌镇峰会以网络之名谋合作、图共赢,见证了从“数字浙江”到“数字中国”的演进。新起点上再出发,通过创新践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浙江数字化建设提质升级,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

  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走进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一项项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引人注目: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285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8977亿元,年均增速13.6%;拥有超万家数字经济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4万件数字经济领域发明专利。

  从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到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浙江全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创新开放中实现普惠繁荣、合作共赢。

  随着乌镇峰会释放的“磁场效应”不断扩大,思想在这里碰撞、人才到这里寻访、资金到这里猎投、项目到这里对接,浙江数字经济能级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已经将人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数字时代变局提供全球公共平台。”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说,乌镇峰会及其背后“数字浙江”20年的探索积淀,必将在新的10年中凸显更大的思想力和引领力。

  11月7日,参观者在乌镇互联网医院体验智能一体机的体检功能,并与医生进行视频连线。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数字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说,信息技术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给全球发展带来了挑战,引发了对传统规则甚至伦理的挑战,带来了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一系列全球共同难题。未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将针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联合开展研究。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承办方,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实施产业数据分类分级安全防护,推进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加强数据产品流通交易合规监管。

  中国(温州)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落成后,加快探索建设数据安全与合规体系、数据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园区入驻企业每日互动创始人方毅说:“温州数安港如今已是数据要素产业的一方热土。”

  浙江已实现行政村5G覆盖率100%,全国首个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使用,累计建设数据中心202个。浙江不断加快数据安全体系构建,包括风险核查、数据梳理、数据保护、监控预警等多个方面,让企业和组织的数据资产得到妥善保护。

  11月7日,观众在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大厅观看机器人跳舞。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以数字文明促平等包容

  酱园染坊、书院长廊,智慧停车、无人驾驶……古老的江南文化与前沿科技创新正实现融合发展。这正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所要传递的理念。

  如何建设数字文明?就像良渚时期的“稻谷”,如今“数据”成了最基础的资源,互联网成为新“稻田”。浙江要努力完成数字化建设的跃升,为数字文明建设探路。

  坚持信息技术造福于人、科技发展以人为本。2023年,在乌镇峰会带动下,共有1200多家单位发布1万余个招聘岗位,吸引19万名人才前来应聘。“在浙江,目前我们已打造了超150款为民惠民应用。通过一个个小应用撬动为民服务大动能,不断提升未来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浙江移动相关负责人说。

  用好数字展会平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甲骨文的数字化回归,数字敦煌、故宫百宝,乌镇峰会呈现的网上文化交流项目给外国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让互联网为年轻人赋能,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本届乌镇峰会第一次设立了“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首批全球青年领军者之一、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叶晨晖说,领军者们将借助自身才智并发挥善意,让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记者11月14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   据介绍,试点学校试点周期结束后,评估合格的将授予“全国急救教育学校”称号。   通知一并发布《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两个方面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指南提出,各试点...

    时间:11-14
  • 黄河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记者恩浩)记者从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受冷空气影响,14日上午8时,黄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标志着黄河自即日起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   凌汛是黄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黄河部分河段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冬春时期易出现汛情。今年黄河首...

    时间:11-14
  • 李鸿忠会见巴拿马主义党高级干部考察团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14日在京会见由巴拿马主义党主席布兰东率领的高级干部考察团。   李鸿忠表示,建交6年来,中巴关系实现快速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珍视同巴拿马主义党传统友谊,愿密切政党、立法机构交往,深化治国理政交流,推动中巴关系...

    时间:11-14
  • 第九届中日教育交流会在东京举行

      新华社东京11月14日电(记者姜俏梅 李光正)以“新时代·中日教育交流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日教育交流会14日在东京举行,来自中日两国185所高校、中等院校的代表将就深化两国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等议题进行探讨。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杜柯伟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本届交流会是落实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

    时间:11-14
  • 新疆:全面打响“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塔克拉玛干边缘阻击战

      为进一步巩固防沙治沙成果,继续推动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转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林草局13日在和田地区于田县举行新疆“三北”六期工程攻坚战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工程实现全疆96个县(市、区)全覆盖,核心攻坚区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46个县。   11月13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地区于田县,广大干...

    时间:11-14
  • 一图速览丨今冬呼吸道疾病是否增多?六问六答

    记者:董瑞丰、李恒 编辑|设计:胡戈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时间:11-14
  • 国内最大纵坡双幅转体梁成功转体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14日,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福建龙岩市工业东路延伸段跨铁路立交桥转体梁成功实现空中转体,顺利跨越3条铁路既有线。该桥转体梁重达2.2万吨,为国内最大纵坡双幅转体梁。   据中铁二十四局项目负责人田策策介绍,龙岩市工业东路延伸段跨铁路立交桥工程位于龙岩...

    时间:11-14
  • 长三角·新潮头|养老一家亲

      涵盖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地区勇立我国经济潮头,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满五周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的人民过上了怎样的生活?让我们通过四集微视频,看看三省一市在交通、环境、科技、民生等领域的变化。   本期微视频关注长三角地区医保卡异地结算问题...

    时间:11-14
  • 我国在15个城市启动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严赋憬、张辛欣)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已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确定北京等15个城市为此次试点城市。   通知提出,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时间:11-14
  • 习近平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的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习近平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的贺信   值此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10周年之际,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峰会全体会员和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两岸企业家峰会是两岸企业及工商界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融合...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