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2023-11-12 16:41: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清洁取暖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已到我国北方地区供暖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持续实施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让群众告别传统取暖方式,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碧水蓝天。

  眼下,尽管室外气温已下降到零下12℃左右,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村民唐兴天的家里暖意融融。66岁的唐兴天说:“在政府补贴政策支持下,今年冬天我家实施煤改电,把火炉换成空气源热泵进行电取暖,家里特别暖和,温度基本稳定在22℃左右,再也不用生炉子,真的是又省事儿又干净。”

  记者在唐兴天家里看到,10多平方米的客厅窗明几净,摆放的几盆绿植生机勃勃,老伴徐凤花正在擦拭暖气片。正在入户走访的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指着在唐兴天家安装的煤改电温度控制器告诉记者:“每户煤改电设备总造价为1.8万元,农户只拿3600元,其余都是政府补贴。煤改电设备用电实行分表计量,享受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晚上电价仅为0.165元/度,比过去生火炉省钱。”

  临河区农村人口较多,冬季取暖是当地重要的民生工作。临河区住建局副局长张子奇说:“截至目前,临河区已有将近2.7万户农户完成煤改电,为村民清洁采暖提供安全保障。”

  工作人员指导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广林村村民王顺才(左一)使用煤改电设备。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在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广林村,村民王顺才家刚刚完成煤改电。王顺才说:“我使用了50多年的‘煤炉子’终于换成‘电炉子’,只要一按开关,几分钟后家里就热了,既方便又安全,再也不用惦记着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炭了。”

  记者在广林村走访发现,在政府专项补贴支持下,全村已有345户农户完成煤改电,占总户数的96%。广林村党支部书记杨旭说:“村民完成煤改电后,随时随地能用手机App开关取暖设备、设置温度,操作非常简单,不仅环保,还降低了冬季取暖成本,让电力取暖成为群众用得起、用得好的过冬取暖方式。”

  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市农牧结合带,农户居住较为分散,集中供暖成本偏高。乌拉特后旗住建局局长胡伟说:“我们从2022年开始统筹推进煤改电工作,总投资超过1亿元,对未集中供暖的3130户农村居民实施煤改电项目,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户清洁取暖任务,确保所有农户取暖更安全、更卫生、更实惠。”

  据介绍,巴彦淖尔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2022年至2024年)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总投资约47.66亿元。其中,煤改电项目投资约38亿元,共涉及居民11.41万户,用户自筹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20%,剩余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和地方配套资金匹配。

  巴彦淖尔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志强说:“全市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后,可实现年替代散煤46.21万吨、节约标煤25.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5.81万吨,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从根本上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实施煤改电项目后,每户居民冬季取暖所需电费为1500元到2100元,低于过去的燃煤采暖成本,有效缓解群众采暖费用支出压力,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时政镜距离|世界期待中国声音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这是在美国旧金山拍摄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的海报。 2023年11月12日,记者在美国旧金山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工作。 2023年11月12日,在美国旧金山,记者经过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的一幅海报。 亚太经济合作组...

    时间:11-15
  • 怕冷的赶紧转走!实用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

      近期,受冷空气持续影响,多地降温明显,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尤其重要。冬季人体抗寒能力下降,头部、背部、腰部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暖身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都有哪些暖身秘诀,一起来看这份实用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编辑/视频剪辑:冯文雅 终审:陈竞超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天气网等媒体报道内容)...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周年

    2023年11月15日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 10年来 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 2019年以来 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向冀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从江都水利枢纽起步 用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 一级又一级 托举长江水 一路向北流 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 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持续推进 防洪排涝...

    时间:11-15
  • 红色晋剧《战地黄花》在新华社总社展演

      11月13日,为庆祝新华社建社92周年,庚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华精神,红色晋剧《战地黄花》展演活动在新华社总社举行。   《战地黄花》讲述了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40余名新闻战士英勇牺牲在太行山上的真实故事,其中黄君珏同志为解救躲在山洞中的战友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舍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在太行山...

    时间:11-14
  • 专家提醒:重视糖尿病早期筛查 降低并发症风险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记者央秀达珍)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专家提醒,开展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副主任医师宋康介绍,糖尿病常见分型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半数以上的...

    时间:11-14
  • 新华时评: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农历十月,标志着秋季结束、冬季开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粮陆续上市。要抓紧收购工作,装满“粮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稳定种地预期,做好冬季生产,为明年春耕及夏粮丰收打下扎实基础。   据农业农村部门预测,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成果来...

    时间:11-14
  •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聚焦城市信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郑州11月14日电(记者翟濯)11月14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围绕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11月14日,以“信结天下...

    时间:11-14
  • 黄河上游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下闸蓄水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记者解统强)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获悉,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14日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该电站正式进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前的冲刺阶段。   据了解,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蓄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将水库水位蓄至3240米,工程具备发电...

    时间:11-14
  • 全国妇联启动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化推荐报名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黄玥)记者14日了解到,全国妇联即日起启动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化推荐报名工作。   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化推荐将采取本人自荐、他人举荐、单位推荐的方式。凡符合评选条件的优秀女性均可通过社会化推荐渠道参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报名不设名额限制。经资格审查、组织审查、评委会评审...

    时间:11-14
  • 新华全媒+丨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龚雯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如何应对挑战?社区诊疗能否支撑慢病防治网?怎样告别“甜蜜...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