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褒奖好奇与热情,菠萝科学奖评出“有趣而严肃”的研究

2023-11-13 15:25:38

来源:新华网

  11月11日在浙江温州拍摄的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颁奖现场。新华社发

  新华社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朱涵、郑梦雨、魏一骏)“为什么头发拔得越多白得越快”“气味影响颜色感知”“每天多活动两小时不影响学习”……11日晚,10项风趣幽默又不乏严谨的科研、科普成果在浙江温州获得了菠萝科学奖。

  和传统的科研成果表彰会相比,菠萝科学奖所评出的成果显得格外活泼有趣。

  获得菠萝科学奖医学奖的是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博士后孙祺及其团队,他们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项“拔毛实验”,揭示了拔毛会加速白色毛发产生的背后机制。

  “我们使用活体细胞成像详细记录毛囊细胞变化的过程,用基因技术研究毛发变白的原因。我们发现,毛发生长时,毛囊内提供黑色素的干细胞要完成一套变化,其中包含位置移动,但是,总有一些干细胞没能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于是也就不能产生足够的黑色素,这就是毛发变白的原因。”孙祺在现场视频连线时表示。

  获得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的是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在读博士瑞安·约瑟夫·沃德及研究团队,他们发现人的感官可以相互影响。

  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在一间干燥无味的房间里放置了一个可以释放多种不同香气的香薰,被试者闻着气味,手动将电脑屏幕上的色块调色。研究团队发现,在闻到焦糖味时,人们调节出来的颜色偏向褐色和黄色,咖啡味则是暗褐色和红色,樱桃味带来了粉红色和紫色,薄荷让人想起蓝色和绿色,但闻到薄荷后,调整的色块却偏向粉色。

  “这是一项很有趣的研究,我们只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觉’感知世界,但显然这‘五觉’不太可靠,很容易‘受骗’。”台湾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孙维新在颁奖时表示。

  菠萝科学奖不仅面向科研成果,也同样嘉奖科普工作者、关注重大科学事件。中国15所大学100多位师生参与的“中国科学家用科学回应《科学》”事件获得科学事件奖。

  此外,“手抛硬币的正反面概率不是五五开”“不会挂壁的马桶”“昆虫也爱玩游戏”“逆风说话传得更远”“数字敦煌”“每天多活动两小时不影响学习”等科研、科普成果获得数学奖、发明奖、生物学奖、物理学奖、可持续奖、关心下一代奖和科学插画奖。

  据介绍,菠萝科学奖每个科学奖项都来自科研工作者认真研究后,在正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预印本,其中不乏含金量很高的学术成果。例如,华中科技大学苏彬教授带领的团队凭借“不会挂壁的马桶”获得今年发明奖。这项研究是中国在材料学上的前沿突破,这种全新涂料不仅光滑不沾油不沾水,而且比已有的特氟龙涂料更加耐磨,在生产生活上都有广泛应用前景。

  11月11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菠萝科学奖颁奖现场,华中科技大学苏彬教授(右)演示“不会挂壁的马桶”。新华社发

  “菠萝科学奖通过‘有趣而严肃’的科学解读和传播,让公众了解科学,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科学家苏纪兰在颁奖现场表示。

  菠萝科学奖创立于2012年,从2019年开始成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科学之夜版块。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华全媒+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将覆盖35岁以上人群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记者15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深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记者:董瑞丰、李恒、顾天成   编辑:刘媛媛   设计:段崧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技术局联合出品...

    时间:11-15
  • 我国2023年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

      记者11月15日从国家电影局获悉,截至11月14日,我国2023年电影总票房为500.01亿元,总观影人次为11.79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19.89亿元,国产影片市场份额为83.98%。票房过亿影片58部,其中国产影片39部,进口影片19部。(记者王鹏)...

    时间:11-15
  • 胡春华会见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外方参会代表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15日在北京会见出席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的外方参会代表,双方围绕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时间:11-15
  • 时政镜距离|世界期待中国声音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这是在美国旧金山拍摄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的海报。 2023年11月12日,记者在美国旧金山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工作。 2023年11月12日,在美国旧金山,记者经过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的一幅海报。 亚太经济合作组...

    时间:11-15
  • 怕冷的赶紧转走!实用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

      近期,受冷空气持续影响,多地降温明显,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尤其重要。冬季人体抗寒能力下降,头部、背部、腰部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暖身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都有哪些暖身秘诀,一起来看这份实用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编辑/视频剪辑:冯文雅 终审:陈竞超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天气网等媒体报道内容)...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周年

    2023年11月15日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 10年来 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 2019年以来 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向冀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从江都水利枢纽起步 用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 一级又一级 托举长江水 一路向北流 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 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持续推进 防洪排涝...

    时间:11-15
  • 枫桥旗正红——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这是一项发端于基层的治理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萌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溪江畔的“枫桥经验”享誉全国,并迅速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面一代代传承的光荣旗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60年来,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

    时间:11-14
  • 红色晋剧《战地黄花》在新华社总社展演

      11月13日,为庆祝新华社建社92周年,庚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华精神,红色晋剧《战地黄花》展演活动在新华社总社举行。   《战地黄花》讲述了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40余名新闻战士英勇牺牲在太行山上的真实故事,其中黄君珏同志为解救躲在山洞中的战友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舍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在太行山...

    时间:11-14
  • 专家提醒:重视糖尿病早期筛查 降低并发症风险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记者央秀达珍)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专家提醒,开展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副主任医师宋康介绍,糖尿病常见分型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半数以上的...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