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乡村振兴丨安徽:让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入口”

2023-11-16 18:07: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11月16日电 题:安徽:让民宿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入口”

  新华社记者刘美子、汪海月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石亭村是徽州传统古村落,在村中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中,一家由明代老宅翻新修建而成的特色民宿成为很多住客了解徽文化的“窗口”。

  “这边是莲花门、迎霭门,窗棂和楹柱上的木雕就是著名的‘徽州三雕’之一。”“拾庭画驿”民宿主理人黄智勇正在给刚入住的客人讲解徽州建筑的构造之美。

  庭院杂草丛生、房屋年久失修、墙体部分坍塌,和当地很多徽州古民居一样,这座老宅也曾面临保护与利用的困境。2012年,返乡创业的黄智勇买下老宅,并聘请当地50余名传统工匠参与修缮。他坚持用老材料,保留原风貌,修旧如旧。

  绘鱼灯、看徽剧、品香茗、打食桃……民宿内组织的徽州传统民俗活动让很多住客印象深刻。“住在这里像住在水墨画中,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徽文化。”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女士已是第二次前来。

  “今天的民宿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人们选择住民宿,就是要体验特有的风俗民情、在地文化。”在黄智勇看来,想要真正依托民宿产业盘活闲置资产,带动乡村振兴,需要挖掘、活化、利用好在地资源,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民宿主理人黄智勇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石亭村创办的特色民宿。(资料图片)

  “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赋予皖南民宿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也是打造特色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在相距百公里外的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溪村,“90后”民宿主理人陈然有着同样的坚持。

  石头堆砌的拱门、质朴的徽式木屋、竹藤编织的吊桥,民宿的庭院中,客人们或嬉戏玩耍、或围炉煮茶,各享其乐。

  今年初,陈然的民宿获评2022年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在带动村民就业、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也让地处大山深处的小村子逐渐“活起来”。

  “利用在地资源,把民宿打造成山野乡村的‘流量入口’,让乡村振兴有了‘新赛道’。”这些年,陈然不断推动当地民宿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引导村庄向民宿集群方向发展

  将民宿与古民居保护相结合,活化在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地标;利用好山好水优势,创新发展“农舍经济”……一场“农房变民宿、农品变商品、农民变房东”的美丽蝶变正在安徽的山山水水间悄然发生。据统计,全省民宿总量已达6000余家。

  “民宿之于乡村,就像一扇窗户,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涌向乡村。”黄山市市长何毅介绍,黄山市现有各类民宿3100余家,2022年全市民宿接待游客超330万人次、综合效益达65亿元。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的民宿建设前后对比图。(资料图片)

  闲置农房改造成的民宿、牛栏改造成的咖啡厅、破旧石屋改造成的露天烧烤地……在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隐于青山绿水间的云里安凹民宿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了一方田园乐土。

  很难想象,这里在几年前还一片荒凉。彼时,散落在山坳里的13栋农房只有一户有人居住,其余废弃闲置。

  2018年,庐江县人民政府开始通过多渠道融资将闲置的农舍进行集中收储,并邀请专业设计团队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将其改造成民宿。

  “我们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和农舍布局,民宿的员工很多都是当地的村民。”民宿负责人马凤余说,这一占地142亩的民宿自今年3月起,一直保持着约80%的入住率,也带动了周边旅游业发展

  将农房打造成民宿是当地发展“农舍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据庐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苏荣介绍,当前,全县利用乡村闲置农房资源,已建成精品民宿25家,在建28家,引导200多户农民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发展大众民宿、农家餐馆。

  “发展‘农舍经济’有效解决了农村的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等问题,实现了‘农房变客房’‘创意变生意’。”苏荣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在京举行 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王宾)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1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刘国中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

    时间:11-16
  • 我国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记者刘诗平)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6日表示,我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各地水利部门要准确把握省级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省级水网建设。   李国英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说,先导区省份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强力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目前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

    时间:11-16
  • 纪录电影《象行记》项目在云南西双版纳启动

      新华社昆明11月16日电(记者赵珮然)纪录电影《象行记》16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影片以2021年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事件为故事切入点和线索,将首次把云南亚洲象的故事搬上全球院线银幕。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致辞中表示,《象行记》是一次中国、加拿大、新加坡三国影视机构合作...

    时间:11-16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李晓明)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16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中国国防部代表团出席第十届东盟防长扩大会   张晓刚介绍,11月16日,中国国防部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第十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中方大会发言强调,面对变乱交织、冲突频发的国际形势,中国坚定不移...

    时间:11-16
  • 科技“上新” 机器人“玩转”高交会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15日在深圳开幕,是史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高交会。在高交会福田展区,仅用两分钟就能绘出一张人像图的绘画机械臂、灵活转圈“打招呼”的机器狗、提供配送巡航服务的机器人等,引得参观者驻足与之互动。   记者:杨淑馨、熊嘉艺、李思佳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6
  • 李强在黑龙江、吉林调研时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长春11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11月14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黑龙江、吉...

    时间:11-16
  • 新华全媒+丨仁心仁术书写大爱无疆——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事迹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仁心仁术书写大爱无疆——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事迹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   远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用中医药为当地人民带去健康、父子两代接续医疗援非、护士长被非洲孩子们唤作“中国妈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与...

    时间:11-16
  • 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现场救援结束 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控制

      新华社太原11月16日电(记者梁晓飞、原勋)记者16日从山西省吕梁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16日7时许,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经过现场救援,8时35分许现场明火扑灭,13时45分现场救援结束,共疏散转移职工64人。截至20时,事故已造成26人不幸遇难,38名伤者正在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救治,其中3名重伤。事故相关责任人已被警...

    时间:11-16
  • 肖捷率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山西、四川调研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为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率调研组分别于11月6日至9日、11月13日至16日在山西、四川调研。   肖捷指出,审议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职能,目的是支持政府更好...

    时间:11-16
  • 山西省吕梁市永聚煤矿火灾事故现场救援结束 已致26人遇难38人受伤

      11月16日7时许,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记者16日从山西省吕梁市政府新闻办了解到,现场救援工作已结束。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6人不幸遇难,38名伤者正在接受救治。   记者:原勋、梁晓飞、李紫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