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2023-11-16 08:07:51

来源:人民日报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制造农业地膜新生产线,抢占市场先机。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让竹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二的四川看到了竹产业延链强链的新机遇。

  “忙坏啰!没想到竹旅产业会这么火”

  “12万元贴息补助,最快本月就能到账!”一见面,四川清竹源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朝林就向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局长唐廷俊“报喜”。

  曾朝林账算得清:“按照目前每月每平方米两块多的物业费算,12万元贴息补助相当于减免了36个月的物业费,压力一下子小了。”

  以探路竹产业发展路径为例,泸州市纳溪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纳溪明确“一根翠竹带动多个产业、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经济、一根翠竹致富全域百姓”的发展思路,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竹产业+”理念,纳溪区把竹产业发展融入全区乡村振兴规划,出台了《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等文件,将政策红利送到企业,累计解决企业用地、用水、用电、交通、物业管理等问题20余个,并对未解决的问题建立台账,落实专人跟踪解决。

  “忙坏啰!没想到竹旅产业会这么火……”中秋国庆假期,纳溪区白节镇赵坪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聂志君又忙又开心,村里的竹文旅基地开业不到两个月,第一个长假就爆满,“销量翻了不止一番!”

  竹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纳溪尝到了甜头:当地已建成省级森林人家、竹林人家、森林康养人家、森林康养基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花卉产业园区、竹林名镇等文旅品牌20个,每逢节假、周末,游客慕名前来。

  趁热打铁,纳溪逐步推行“基地种植—深度加工—生产废料—林下种养—回归竹林”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竹荪、木耳、中药材、林下鸡等竹下生态种养殖业,兴业富民。

  “关键要让从事竹产业的老百姓切切实实富起来。”纳溪区委相关负责人给出一组数据:当地已建成林下生态种养基地3.45万余亩,预计亩产值增加4000元以上。

  “过去一个人一天只能采1吨,现在靠机械,能采6到8吨”

  “准备怎么改造?”11月14日上午,泸州市叙永县,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调研组来此调研。调研组最关心的是今年秋冬造林季,叙永能否完成竹林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统计显示,四川全省竹林面积达到1835万亩,居全国第二。不过,长期以来,四川竹林单位面积竹材产出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全省仍有约200万亩低产低效林,品种较差、灌溉等设施不足,导致竹林生长慢;二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采伐成本高,农户“不愿采、不想采”。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每年四川有1/3的竹材处于闲置状态。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鹏介绍,竹材生长时间超过两周年,就进入了过熟期,生长速度变缓、竹纤维老化,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在孙鹏看来,想要抓住“以竹代塑”机遇,四川最大的优势是资源,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充分利用资源。

  如何激活闲置竹材?

  “把路修通,把种植基地标准化,采竹子人工开支能减少一半。”广安市天池国有林场把2250亩竹林划分成15个小班,逐个小班核定标准行距、修通作业通道,让竹林采伐逐渐向机械化过渡。“过去一个人一天只能采1吨,现在靠机械,能采6到8吨。”林场负责人说。

  今年10月,宜宾市江安县仁和镇开通了“竹林专列”,让采伐后的竹材“乘坐”单轨山地运输车下山,让每吨竹材减少人力开支80%,过去上万亩无人采收的竹林一下成了“香饽饽”。

  “把竹产业加工列入四川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范畴”

  “距离成功,一步之遥!”11月14日,广元艾竹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人声鼎沸……公司总工程师乔官芳牵头的清洁环保制纤工艺攻关项目,已经完成了实验,距离试产“指日可待”;按照新工艺,不仅可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还能把“一根竹纤维用出两根的效果”。

  消息传到成都,正在召开竹浆加工新工艺研讨会的专家们直接改变了会议主题。在大家看来,“以竹代塑”,四川必须要攻克竹材加工新技术、拓展竹材应用新场景。

  今年9月,《四川省竹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要广泛启动生活用竹制品技术攻关,扩大竹材替代范围。

  一些案例已被反复研究。2018年,宜宾市兴文县开发出酒店、餐饮、长途客运、家居等四大系列上千种竹制品。眼下,“兴文竹品”入选“天府旅游名品”,助力当地建成全国首家最全面的竹日用品交易平台——“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

  “我们把竹产业加工列入四川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范畴,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四川还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强化企业品牌培育,鼓励开展原产地认证和公用品牌申报,着力提升“川竹”品牌。(记者 宋豪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公示三山五园地区首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郭宇靖)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北京为三山五园地区展示“历史名片”。11月16日起,三山五园地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区政府网站上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共包括圆明园等421处地名。   三山五园始建于辽金、形成于清鼎盛时期,是以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

    时间:11-16
  • 乡村振兴丨湖北柴岗村:花椒成为“致富树”

      新华社武汉11月16日电 题:湖北柴岗村:花椒成为“致富树”   新华社记者闫睿   11月中旬,在地处湖北中部的荆门沙洋县沈集镇柴岗村,丘岗地上成片的花椒树丛中,三五村民一组给花椒树喷洒防冻营养液,细心呵护着这些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致富树”。   “别看这一茬新栽种的花椒树苗只有二三十厘米高,3年左右就能挂果有收成...

    时间:11-16
  • G60科创走廊着力打造“创新廊道”新标杆

      新华社上海11月16日电 题:G60科创走廊着力打造“创新廊道”新标杆   新华社记者姜微、姚玉洁、龚雯   11月8日,随着一声发车指令,一列满载39标箱输配电设备及工程机械、光学仪器等货物的列车缓缓驶出,沿着中老铁路驶向老挝和缅甸。第六届进博会期间,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举行,近千名参会者...

    时间:11-16
  • 上吐下泻,可能感染了这种病毒!防治攻略请收好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 感染诺如病毒后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应怎样治疗? 儿科专家为大家进行科普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万方 张志龙 统筹:吕放 执行策划:袁晗 编导:陈硕 秦来玲 摄像:闫燊 剪辑:闫燊 动画:张哲 鸣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山东分公司 联合出品...

    时间:11-16
  • 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李强作出批示

    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李强作出批示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11月16日7时许,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38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

    时间:11-16
  • 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李强作出批示。...

    时间:11-16
  • 习近平推动中美民间外交的故事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加强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并与美国各界人士多次真挚互动,推动中美民间友好续写新的篇章,为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注入强劲动力。一起来看习近平推动中美民间外交的故事。 ——————【故事】—————— 习近平...

    时间:11-16
  • 习近平推动中美民间外交的故事|百岁飞虎队老兵的“友谊地久天长”

    【习主席说】 ——————【故事】—————— 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这段历久弥坚的“飞虎情谊”。 2023年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在这之前,格林和莫耶、麦克马伦共...

    时间:11-16
  • 习近平推动中美民间外交的故事|美国青年难忘的中国印象

    【习主席说】 ——————【故事】—————— 今年7月,美国华盛顿州斯特拉孔中学学生钱西·威廉姆斯随学校其他师生到中国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其津津乐道。 威廉姆斯和其他人一道,以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名义致信习近平主席,祝愿中国举办世界大...

    时间:11-16
  • 习近平推动中美民间外交的故事|把鼓岭故事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主席说】 ——————【故事】—————— 鼓岭故事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1901年,在襁褓之中的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随父母来到中国福州生活,1911年全家迁回美国。加德纳先生一直想要再回中国故园看一看,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在中国留美学生帮助下,加德纳夫人终于了解到丈夫魂牵梦萦的...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