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2023-11-15 15:01: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指出,一是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文章指出,二是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前,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文章指出,三是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

  文章指出,四是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

  文章指出,五是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对于传统行业,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微视频丨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亚太合作不断发展。   建设和平稳定的亚太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在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区,中国积极参与建设,促动当地的发展。   中国坚持走...

    时间:11-16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 题:从“风沙地”到“赛江南”——山东聊城位山灌区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凉风起,芦苇摇曳,水鸟展翅飞起又落下,激起片片水花。山东聊城位山黄河公园的这幅景象,宛若江南。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今年45岁的顾官屯镇莲湖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尚龙感慨颇深。他说:“我小时候,这一片就是‘沙窝窝’,...

    时间:11-16
  •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

    时间:11-16
  •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

    时间:11-16
  •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流感、登...

    时间:11-16
  • 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

    时间:11-16
  • 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两岸企业界   新华社记者赵博、尚昊、陆华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岸经济合作开辟广阔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   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时间:11-15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聚焦“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史竞男)记者从15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版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王志成介绍,本届版博会以“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结合新时代新征程...

    时间:11-15
  • 教育部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记者11月15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据介绍,咨询委员会在教育部领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   咨询委员会实行“一体+片区”组织机制,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和东北片区、华东片区、华中和华南...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威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