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1.1万多家公立医院如何强化公益导向?——“深化医改新观察”系列报道之二

2023-11-14 17:09: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1.1万多家公立医院如何强化公益导向?——“深化医改新观察”系列报道之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田晓航、黄筱、袁全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

  我国1.1万多家公立医院如何彰显公益性?公立医院改革怎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研。

  让患者“看得起病”

  降低老百姓看病的成本、让更多患者“看得起病”,是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础。

  今年1至9月,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51.1亿,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年诊疗量占全国医院80%以上的公立医院,如何更好满足百姓就医需求?

  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解决过度诊疗、超标收费等问题,有关部门不断“出招”——

  各省份全面建立并运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出台,促进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的监督与管理;持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药品平均降价超50%。

  福建省三明市强化“三医”协同,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11次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湖南省湘潭市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到今年8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35.03%……一些地方在动态调价基础上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合理体现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实惠。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我们将督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优先调整治疗、护理、手术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薛海宁说,还要发挥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获得合理收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我国要在对5个试点城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开展评估总结推广基础上,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省级试点;同时,继续组织做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落实功能定位。

  让患者享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全国万余家公立医院中,大城市的三甲公立医院常常“一号难求”。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较少、区域分布不均,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让拥有人才、技术和设备等优势资源的三甲公立医院,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努力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

  2023年10月25日,浙江省人民医院与仙居县人民医院专家健康宣讲团在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开展义诊、疾病筛查。(仙居县人民医院供图)

  得益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儿童人数下降63.1%,住院人数下降51.3%。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举措补齐地方诊疗短板,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面对大量疑难罕见疾病、急危重症的诊疗诉求,公立医院必须在提升诊疗能力上“下苦功”。

  除了每周四“雷打不动”的罕见病多学科会诊以外,北京协和医院今年新设立罕见病联合门诊,每天十来个专业“组团式”出诊,让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从以往的4年缩短至不到4周。为了让更多患者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医院还不断优化日间手术流程。

  “以往一两个小时的全麻肺结节切除手术,现在只要半小时左右。”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单青说,对于高风险的胸外科手术,开展日间手术对手术技术、麻醉手术室配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却能给予患者创伤小、功能损失小、风险小的治疗体验。

  发展临床重点专科,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当前,许多公立医院正从人才、技术、学科、管理等多方面发力提升诊疗水平,以期造福更多患者。

  “我们要继续做公立医院排头兵,做国家医改的主动参与者和坚定执行者,肩负起推动医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办院方向,维护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说。

  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坚持公益性,还要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挂号付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预约时间长、看诊时间短——“三长一短”,曾长期是群众就医的“槽点”。如何才能让患者“不堵心”?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实施全门诊、全时段、全号源预约诊疗管理,四川多地试点“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多家公立医院实现影像检查后数据资料12小时内“云端”共享……在深化医改过程中,多地公立医院推进预约诊疗、改进就医流程,努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发展互联网诊疗、建设智慧医院,大大提升了公立医院惠民服务的能力。

  在广东省中医院,“智慧药房”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缴费、等待煎药的麻烦。院长张忠德介绍,每天5000多名患者享受中药代煎配送服务,在广州市内可实现上午处方当日送达,患者取药更便捷。

  截至2022年底,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88.2%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92.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目前,超过八成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持续提质增效。

  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与分级评价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再作部署。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目标是解决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薛海宁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推动公立医院为群众提供流程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卫生健康服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

    时间:11-16
  •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

    时间:11-16
  •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流感、登...

    时间:11-16
  • 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

    时间:11-16
  • 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两岸企业界   新华社记者赵博、尚昊、陆华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岸经济合作开辟广阔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   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时间:11-15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聚焦“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史竞男)记者从15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版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王志成介绍,本届版博会以“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结合新时代新征程...

    时间:11-15
  • 教育部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记者11月15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据介绍,咨询委员会在教育部领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   咨询委员会实行“一体+片区”组织机制,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和东北片区、华东片区、华中和华南...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威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

    时间:11-15
  •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15日在京举行,11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开放 发展 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交流。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

    时间:11-15
  • 陈文清在广东调研时强调 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要要求 推进政法机关高质量开展好第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3日至15日在广东调研时强调,广东政法机关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锻造政法铁军、维护安全稳定、推进法治建...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