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2023-11-15 16:07: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

  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2019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从江都水利枢纽起步,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逐级“托举”长江水北上。10年来,东线不断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推进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发挥防洪排涝效益,畅通南北经济循环,工程文化作用凸显。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南水北调 优化水资源配置

  南水北调东线从江苏扬州市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兵分两路”:一路输水北上穿越黄河到达鲁北,一路输水向东抵达胶东半岛,调水主干线全长1467千米。

  “东线增强了受水区的供水保障能力,实现了多水源协同配置,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补充水源,初步构筑了东部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井书光说,东线同时完善了苏北调水工程体系,联通了山东调引长江水的渠道与胶东半岛的供水大动脉。

  东线打通了长江干流向北方调水通道和奠定了地方水网基本布局,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则有力地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它将供水范围扩展至河北、天津,为保障津冀地区春灌储备水源,为雄安新区等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南水北调东线之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环保治污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副司长袁其田表示,东线通水10年来,为解决受水区水生态和水环境长期性、累积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水源,为沿线环保治污工作发挥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

  东线通水前有“酱油湖”之称的南四湖,通过治理,水质已由当初的V类和劣V类升至Ⅲ类,跻身于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已重返南四湖定居。

  统计显示,东线通水以来,共向沿线生态补水约11.9亿立方米,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水域面积由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5万平方公里。

  在强化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向京杭大运河补水3.34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次实现百年来全线水流贯通。

  南水北调东线台儿庄泵站。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黄金水道 畅通南北经济循环

  “东线打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堵点,解决了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痛点,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袁其田说,东线发挥水资源战略配置作用,解放京杭大运河运力束缚,释放山东、河北等地潜在优势资源要素生产能力,实现南北之间各类资源和经济要素的优势互补、畅通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东线对水源区和沿线地区投资数百亿元进行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促使沿线地方政府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一批新型生态环保产业。

  航运方面,据统计,受益于东线的水量保障,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已达877公里,大大提高了区域水运能力。

  同时,大运河文化经济得到相互促进。江苏境内注重水利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水利文化传承与发展,打造了一批水利风景名片,促进了沿线旅游资源质量提升;山东境内组建了台儿庄等6处南水北调文化建设试点基地,把地域文化与水利工程有机融合。

  “南水北调正在激活千年运河文化,东线工程与文化融合持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井书光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 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了202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和储存变化量调查。全国地下水质量总体稳定,华北平原地下水储存量增加28.62亿立方米。   据介绍,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地下水战略...

    时间:11-16
  • 四川着力提升竹产业品牌——谱写“以竹代塑”兴业富民新篇章

      “卖竹子,纯利润都二十来万元!”冬日暖阳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天池村,种植大户李开明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斑布一号”竹材……收割后,这些竹材将被统一运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加工成竹浆纸。   从园区走向全国的竹浆纸“斑布”,已占据全国本色生活用纸30%的市场份额。眼下,园区正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布局竹纤维...

    时间:11-16
  •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   加强监测预警 做好健康防护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流感、登...

    时间:11-16
  • 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   今年年底前将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构建事前...

    时间:11-16
  • 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两岸企业界   新华社记者赵博、尚昊、陆华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岸经济合作开辟广阔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   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时间:11-15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聚焦“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史竞男)记者从15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版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王志成介绍,本届版博会以“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结合新时代新征程...

    时间:11-15
  • 教育部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记者11月15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据介绍,咨询委员会在教育部领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   咨询委员会实行“一体+片区”组织机制,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和东北片区、华东片区、华中和华南...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威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

    时间:11-15
  •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15日在京举行,11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开放 发展 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交流。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

    时间:11-15
  • 陈文清在广东调研时强调 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要要求 推进政法机关高质量开展好第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3日至15日在广东调研时强调,广东政法机关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锻造政法铁军、维护安全稳定、推进法治建...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