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时评: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2023-11-13 13:16: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汇聚中美交流合作的正能量——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五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前不久,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获奖致辞中说,“我一生中的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尽管中美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遭遇严重困难,但如基辛格般坚持不懈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人并不少,支持中美交流合作的力量从未缺席。正如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所说,美中关系近来获得改善,两国民间纽带依然牢固。在美中关系面临挑战时,更应看到两国关系中“光明的一面”。

  中美虽远隔重洋,但中美人民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追忆往昔,中美民间的友好交往从没有中断,两国人民也在交往中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期间,中美为抗击法西斯并肩作战,飞虎队的佳话承载着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友谊。50多年前的“乒乓外交”至今令人津津乐道,中美运动员的真诚友好互动,传递了人民友好的积极信息,以“小球转动大球”,拉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的历史序幕。中美建交后的40多年里,两国民间和人民的交流合作更为频繁密切,覆盖文化、教育、科技、媒体、旅游、卫生等多个领域。自1979年缔结第一对友城关系至今,中美已经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40多年来,两国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密切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中美民间交流互利共赢,不仅是两国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持续不断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合作尤显珍贵,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众多美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寻求扩大合作;中美直航航班进一步增加;中国恢复赴美团队游;中国江南珍宝展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展出;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举办访华50周年纪念演出;中国舞剧《花木兰》在美巡演……横跨太平洋的航班越多、货轮越多、游客越多、学生学者越多,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越厚实,空间就越广阔,动力就越强劲。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加强民间交流是中美双方将机遇和共同需求转化为积极合作与建设性关系的可靠方式。要推动两国关系止跌企稳、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没有比加强民间交流更好的药方了”。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高级顾问卡拉·季尔利科夫·卡纳莱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美中关系回暖,从彼此倾听开始》的文章指出,在美中关系这样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双边关系中,像音乐这样的人文交流可以搭建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美都应该本着对两国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从两国人民的福祉出发,处理好、管控好、发展好两国关系,为两国人民继承和弘扬珍贵友谊遗产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筑牢两国友谊与合作的民意基础。中国一直鼓励中美两国各界人士以及民众之间多往来,支持地方层面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以及青年交流等广泛领域的合作。今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加强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从在京会见美国各界人士,到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等活动致贺信,再到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史迪威将军后人、飞虎队老兵等友好人士,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各界人士多次真挚互动,推动中美民间友好续写新的篇章,为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希望美方顺应民意,同中方相向而行,用行动排除障碍。近期中美关系“大气候”回暖,越来越多的中美各界人士为两国扩大交往合作鼓与呼,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四处奔走,传递出中美民间友好的积极信息。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中国友好委员会主席丹·斯泰恩说:“在两国关系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更要多来中国,加强民间往来、增进了解和互动,把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下去。”

  面向未来,中美友好的薪火将由青年一代传承。加强中美青年一代的交往交流、相知相亲,有助于他们树立对彼此更加客观理性的认知,为中美友好播撒新的希望,为中美关系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中美关系眼下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稳定和改善两国关系任重道远。所幸的是,从历史中走来的这些根基性民间纽带仍在,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正能量正在不断聚集。基辛格说,“正如我50年前所相信的那样,我们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出路”。有理由相信,在中美各界的齐心协力下,两国关系发展将向着符合两国人民共同福祉的方向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让产业合作的桥越筑越牢、和平发展的路越走越广——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贺信振奋两岸企业界   新华社记者赵博、尚昊、陆华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岸经济合作开辟广阔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   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时间:11-15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聚焦“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史竞男)记者从15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版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王志成介绍,本届版博会以“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结合新时代新征程...

    时间:11-15
  • 教育部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记者11月15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据介绍,咨询委员会在教育部领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询、监测、评估、科学普及、引领指导等职责。   咨询委员会实行“一体+片区”组织机制,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和东北片区、华东片区、华中和华南...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关口前移 共建共享——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新华社记者李恒、顾天成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威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

    时间:11-15
  •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15日在京举行,11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开放 发展 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交流。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

    时间:11-15
  • 陈文清在广东调研时强调 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要要求 推进政法机关高质量开展好第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3日至15日在广东调研时强调,广东政法机关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锻造政法铁军、维护安全稳定、推进法治建...

    时间:11-15
  • 扭转药价虚高,医保改革如何破题?——“深化医改新观察”系列报道之三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扭转药价虚高,医保改革如何破题?——“深化医改新观察”系列报道之三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9批国家药品集采“团购”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多款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医保,加上报销后累计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近年来,我国医保改革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聚...

    时间:11-15
  • 非洲多国官员在三亚插秧致敬袁隆平

    11月14日,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外宾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时,在袁隆平铜像前插下水稻秧苗,致敬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论坛期间,非洲多国官员对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表示钦佩。布基纳法索农业、动物和渔业资源部副部长高苏·萨努表示,“袁隆平确实是农业方面的偶像,正是有他的发明创造,我们有了不...

    时间:11-15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下阶段要推广癌症早诊早治 强化筛查长效机制

      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张勇介绍,下一阶段要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   记者:卢佳   编辑:张南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5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方案将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防治起到推动作用

      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这两个方案都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的目标任务,将会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记者:卢佳   编辑:张南琦   新华社音视...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