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乡村行·看振兴丨山东烟台:苹果再迎发展黄金期

2023-11-14 17:24: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11月14日电 题:山东烟台:苹果再迎发展黄金期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张武岳

  初冬时节,阳光依旧明媚。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北洛汤村的一处果园中,行行苹果树排列有序,红彤彤的果实在阳光下散发着成熟的光彩。

  “这片果园经历了‘更新换代’,正逐步进入产果黄金期。”北洛汤村党支部书记李森对记者说,目前果园亩产已达6000斤,进入盛果期后,预计亩产可以超过8000斤。

  因口感脆甜、保存时间长、较适合长距离运输,苹果是很多中国人心目中的“第一水果”。中国现代苹果的种植历史不过150多年,其发源地就在山东烟台。自1871年美国人在烟台建起“广兴果园”,到1913年前后“青香蕉”“红香蕉”“小国光”等品种陆续引进,当地苹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果农在分选苹果。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1949年后,烟台苹果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农技人员和果农研究总结出丰产管理、乔砧密植早期丰产技术等,烟台苹果因质量好产量高而闻名全国。20世纪80年代初,红富士品种引进烟台试栽成功。时至今日,富士系列依然是各苹果主产区主栽品种。

  然而,随着种植技术创新和物流仓储能力突飞猛进,民众可选择的水果越来越多。“近些年苹果总体需求减少,但总产量不断增长,供过于求。”烟台长运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门长运分析,加上红富士产量占全国苹果总产量七成以上,晚熟品种过于集中,产量过剩、品种单一成为普遍问题。与此同时,在烟台等苹果主产地,人老、树老、品种老“三老”并存,也制约着苹果产业发展

  从2020年起,当地共投入市级以上各类资金2.3亿元用于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改造老劣苹果园132万亩,“树老、品种老”问题基本解决,“土地散、种植散”等状况逐步改善。

  在山东烟台栖霞市的一处果园中,果农在采摘苹果。 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支持下,莱州琅琊岭苹果基地试验成功免套袋苹果技术和生物疏花疏果技术,开创苹果栽培新模式。

  苹果套袋技术在烟台已经应用20余年,对苹果品质改善起到很大作用。但套袋产生高昂成本,1亩果园平均要套1万个袋,每个袋的成本就达到了0.2元。“我们的苹果从育果期就没有纸袋遮挡,沐浴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光照时间长,香味、硬度以及糖度都要比套袋苹果高。”琅琊岭苹果基地负责人王景波如数家珍,免套袋苹果最大优势还在于成本低,每亩地可节约人工、纸袋等成本约6000元。

  在2023年8月发布的《2022年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上,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52.94亿元,连续14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榜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陈文清在广东调研时强调 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重要要求 推进政法机关高质量开展好第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3日至15日在广东调研时强调,广东政法机关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锻造政法铁军、维护安全稳定、推进法治建...

    时间:11-15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方案将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防治起到推动作用

      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这两个方案都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的目标任务,将会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记者:卢佳   编辑:张南琦   新华社音视...

    时间:11-15
  • 赤道海域:乘船前往南极的“必经之海”有何特点?

      新华社上海11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北京时间11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成功救援一艘求救船只和4名船员,在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又留下一段佳话。   赤道海域是我国南极考察队乘船前往南极的“必经之海”,那片海域有何特点?风光怎样?   赤道海域的黄昏风光...

    时间:11-15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存在年轻化趋势

      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确实存在。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定期接受规范化的体检,都是预防疾病发...

    时间:11-15
  • 倔“匠”:三代长城人的守护与传承

      “我还能修多久啊?”这是在金山岭长城,一位修长城的老人的担忧。   在金山岭长城,有一位修长城的老人——林长友。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林长友的父亲林占山,退伍后,看到长城几乎成了当地的石料场,自发地保护起了长城。   林占山去世后,林长友辞去了月薪近万的瓦工工作,回到了金山岭长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新版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李恒、顾天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时间:11-15
  • 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   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2019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将覆盖35岁以上人群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记者15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深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记者:董瑞丰、李恒、顾天成   编辑:刘媛媛   设计:段崧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技术局联合出品...

    时间:11-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