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2023-11-09 08:11:51

来源:人民日报

  截至今年9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

  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近年来,新修订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顺利实施,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专利审查政策标准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23年9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480.5万件、4512.2万件,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制定实施,专利开放许可等制度加快落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持续加强。

  据介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通过建立高标准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启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等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方面,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均超99%,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此外,我国还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设立中国办事处和上海仲裁与调解中心,合作建设101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实现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履约,促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我国是数据资源和数字经济大国。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并开展了相关试点。目前,已有8个省市开展了地方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上线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累计向经营主体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超过2000份。各试点地方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已超过11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局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在提升审查质量效率方面,申长雨说:“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一支2万多人的审查员队伍,建成了国际先进的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构建了多种审查模式,专利商标审查周期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的国际先进水平,审查质量稳步提升。”

  2021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启动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并审结两批12件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说:“今年,我局针对受理的第二批10件涉及信息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的案件,依法依规开展审理,最终涉案双方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案件依法结案。这种通过行政途径推动当事人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达成专利交叉许可的处置方式,高效定分止争,促进互惠共赢,为相关行业解决专利纠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版权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达8.4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41%。在加强新业态版权整治方面,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汤兆志介绍,今年以来,各级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删除网络侵权链接25万余条、处置侵权账号4万余个,推动建立新业态保护版权良好秩序。通过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等,加强对网络视频、音乐、文学等重点领域和直播、电商等传播平台的版权重点监管,为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申长雨说,2022年以来,已有22个省份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已达成许可近万项。目前还在进一步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盘活存量专利,向民营企业匹配推送专利技术,促成技术供需对接和成果转移转化。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全国布局建设了10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备案企业超过12万家。

  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为助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950.3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融资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质押项目占71.6%,惠及中小企业1.8万家,同比增长41.7%。

  申长雨表示,下一步,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将从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国际合作4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谷业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学青年说|烟民更易中招?警惕“沉默杀手”慢阻肺

    日常生活中 大家对于心脑血管堵塞 可能较为熟悉 您知道肺会“阻塞”吗? 慢阻肺 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 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 因此被称作是“沉默杀手” 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 医学青年说 来听北京朝阳医院青年医生怎么说 慢阻肺 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包括咳嗽...

    时间:11-15
  • 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5日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

    时间:11-15
  •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 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插下杂交水稻秧苗,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走进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田,外宾们捧起金黄饱满的稻穗仔...

    时间:11-15
  • 倔“匠”:三代长城人的守护与传承

      “我还能修多久啊?”这是在金山岭长城,一位修长城的老人的担忧。   在金山岭长城,有一位修长城的老人——林长友。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林长友的父亲林占山,退伍后,看到长城几乎成了当地的石料场,自发地保护起了长城。   林占山去世后,林长友辞去了月薪近万的瓦工工作,回到了金山岭长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新版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李恒、顾天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时间:11-15
  • 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   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2019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将覆盖35岁以上人群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记者15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深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将覆盖35岁以上人群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记者15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深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记者:董瑞丰、李恒、顾天成   编辑:刘媛媛   设计:段崧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技术局联合出品...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记者:董瑞丰、李恒、顾天成   编辑:刘媛媛   设计:段崧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技术局联合出品...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