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时评: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

2023-11-14 21:47:1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农历十月,标志着秋季结束、冬季开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粮陆续上市。要抓紧收购工作,装满“粮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稳定种地预期,做好冬季生产,为明年春耕及夏粮丰收打下扎实基础。

  据农业农村部门预测,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成果来之不易。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东北局地出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严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出台政策,组织广大群众抗灾自救,确保了秋粮丰收,夺得了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夯实了三农“压舱石”。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家里才算粮。“粮满仓”要变成农民手里的真金白银。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抓好秋粮收购工作,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企业是粮食收购主体,骨干龙头企业要发挥仓容、资金、渠道优势,把握收购节奏,发挥引领收购、稳定市场作用,带动社会企业积极入市;中储粮要履行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农历十月是众多作物种植收获季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瓜果之乡,油菜籽、花生、甜菜等油料、糖料作物收获收储,关乎百姓“油瓶子”“糖罐子”。从白菜、萝卜收获到牧草收割,涉及千家万户餐桌经济,涉及城乡冬季蔬菜市场肉奶禽蛋供应保障,只能抓紧,不可放松。

  秋末冬初,是很多作物播种管护关键期。小麦以及大蒜、大葱、洋葱、菠菜等进入种植期。各地有关部门要支持、组织农民,着手排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设,稳面积、稳水土、稳产量,为明年春耕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学青年说|烟民更易中招?警惕“沉默杀手”慢阻肺

    日常生活中 大家对于心脑血管堵塞 可能较为熟悉 您知道肺会“阻塞”吗? 慢阻肺 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 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 因此被称作是“沉默杀手” 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 医学青年说 来听北京朝阳医院青年医生怎么说 慢阻肺 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包括咳嗽...

    时间:11-15
  • 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5日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

    时间:11-15
  •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 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插下杂交水稻秧苗,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走进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田,外宾们捧起金黄饱满的稻穗仔...

    时间:11-15
  • 倔“匠”:三代长城人的守护与传承

      “我还能修多久啊?”这是在金山岭长城,一位修长城的老人的担忧。   在金山岭长城,有一位修长城的老人——林长友。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林长友的父亲林占山,退伍后,看到长城几乎成了当地的石料场,自发地保护起了长城。   林占山去世后,林长友辞去了月薪近万的瓦工工作,回到了金山岭长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新版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李恒、顾天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时间:11-15
  • 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十载通水改旧貌 千年运河焕新颜——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年扫描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周年。   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2019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

    时间:11-15
  • 新华全媒+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将覆盖35岁以上人群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记者15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部署深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记者:董瑞丰、李恒、顾天成   编辑:刘媛媛   设计:段崧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技术局联合出品...

    时间:11-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

    时间:11-15
  • 转扩!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个关键知识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其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广受关注。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哪些特点?相较成人,为什么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比例更高?哪些情况需要做“肺灌洗”?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没有后遗症?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个关键知识点,一起了解。     【相关阅读】     热点问答来了!...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