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守护清水北上 夯实国家水网

2023-11-15 08:06:22

来源:人民日报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累计抽引长江水400多亿立方米

  守护清水北上 夯实国家水网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供图

  核心阅读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来,累计抽引长江水400多亿立方米,缓解苏北、鲁北和胶东半岛缺水问题,惠及沿线超6800万人。南来之水汩汩北上,南水北调东线保障了受水区供水安全,为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

  南起江苏扬州的长江岸畔,北至天津,东抵胶东半岛,南水北调东线,宛如清水长廊,润苏北,济齐鲁。

  这是一条通江联河的水脉。一路牵手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缀连起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南水北调东线打通长江水北调大动脉,夯实国家水网主骨架。

  这是一条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南水北调东线与京杭大运河同行北上。通水系、增水深、拓航道,古老运河,千帆竞渡,“黄金水道”含金量更高。

  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至今,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累计抽引长江水400多亿立方米,缓解苏北、鲁北和胶东半岛缺水问题,惠及沿线超6800万人。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水利部推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不断扩大工程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受水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10年来,长江水入鲁61.4亿立方米

  “南水”入村,苦水村告别了苦咸水。“水垢少,口感绵,好水熬出的米粥又稠又香。”山东省夏津县北城街道苦水村村民王家国说。

  夏津县地处引黄工程末端,地表水少,地下水苦,用水曾是大难题。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长江水来到夏津县。“县里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铺设50多万米管道,让家家户户喝上长江水。”夏津县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王明军介绍。

  从城乡居民饮水到工农业生产用水,南水北调东线促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长江水成了“振兴水”“幸福水”。

  乡村产业有奔头。曾经,水是苦咸水,地是盐碱地,一亩地粮食产量只有四五百斤。苦水村党支部书记王宪宝说,清淤泥、开沟渠、挖排碱沟,用清水浇地,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村里种起油葵,每年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企业用水有保障。“供水稳定,水质优良,我们发展底气更足。”夏津县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水处理中心经理助理马宗鹏说。长江水有力支撑当地纺织服装、生态环保、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

  南水北调东线是发展保障线”。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魏军国介绍,江苏形成双线输水格局,实现江淮联调。在山东,调引长江水的渠道与胶东半岛供水干渠相互联通,构筑“T”形骨干水网。多水源协同配置,供水保障能力更强,10年来累计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受水区内城市的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80%提高到97%以上。

  10年来,水质断面达标率由3%提高到100%

  一条港河跨两省,一边是山东微山县西平镇,一边是江苏沛县大屯街道。

  港河汇入南四湖。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干线和天然调蓄湖泊。东线调水,成败在水质,关键是治污,治污重点又在南四湖。这里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区)的来水,主要入湖河流53条,水网交织,治理难度大。

  定期巡查港河,是西平镇六营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魏衍水的职责。一次巡河中,岸边覆盖的一层新土,引起魏衍水警觉,挖开后,发现了正在排放污水的暗管。“经现场查看,发现这是一处生活污水排污口。”魏衍水第一时间联系沟通,村干部入户做工作,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多部门研究整治方案,及时封堵排污口。

  边界河湖从“两不管”变成“合力管”。信息情况联通、矛盾纠纷联调、非法行为联打、河湖污染联治、防汛安全联保,微山县和沛县建立边界河湖治理五联机制,携手守好南四湖。“一旦发现问题,两地及时沟通,混合编组,共同执法。”微山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董瑞介绍。

  “水乡人家,环境变好,村民种水稻、葡萄,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魏衍水说。如今,微山县与周边8个区县签订补偿协议,明晰上下游水质保护责任。南四湖跻身全国优良水质湖泊行列。

  全线治污,护送一渠清水北上。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实施471项治污工程,相关地区多措并举开展水生态治理。通水以来,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入河总量减少了85%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由3%提高到100%。

  南水北调东线成为水清岸绿的“生态线”。“南水北调东线先后向南四湖、东平湖、济南小清河等累计生态补水7.37亿立方米,向大运河补水3.34亿立方米。江苏、山东受水区城区共关停地下水开采井6274眼,实现地下水压采量5.51亿立方米。”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井书光说。

  13级泵站提水爬升65米,工程安全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南水北调东线,总扬程65米。水往高处流,靠的是13级泵站,一级一级提水北上。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洪泽泵站,是第三梯级泵站之一,泵站加压提长江水入洪泽湖。洪泽泵站管理所运行员刘雨琦,每天巡检、记录、保养,确保“大块头”正常运行。“过去靠人盯,辨声音,找故障,20个人管一座泵站。如今用上数字孪生技术,泵站装上‘聪明大脑’,大数据诊断,管理效率大幅提高。”刘雨琦说。

  在位于南京市的调度中心,洪泽泵站的5台泵组数据实时显示。指着屏幕上跃动的声纹数据,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富佳说:“我们深度挖掘170多万条声纹数据,AI智能识别各种不同状况下的声纹。不管是轴承损坏,还是内叶片撞击外壳,我们都能及时锁定故障点。”

  数字技术让调水更精细。以前开几台机组、叶片运行频率如何调,技术人员只能靠经验做判断。如今,大数据构建起智能调控模型。“输入调水流量,模型就能给出最优解,用最低的能耗精准提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黄富佳说。

  数字赋能,南水北调东线运行更智慧。打造数字孪生洪泽泵站、邓楼泵站先行先试项目,构建智能调度、工程安全监测、水质监测预警等智能应用场景,工程安全运行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

  持续调水,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达877公里

  11月7日,船长徐卫驾驶货船,从山东济宁市任城区的龙拱港,驶向梁山港。

  “这条水路如今越来越好走,两港之间只需一天左右。搁以前,水浅河窄,遇上堵船,少说得一周以上。”徐卫说,这几年梁济运河水位变深,航道更畅通,过去只能通过1000吨的运输船,如今两三千吨的运输船畅通无阻。

  梁济运河是京杭大运河通航航道的最北段。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运行期间,抬高水位,保障主航道水深。目前梁济运河达到二级航道运行条件,2000吨级运输船从梁山港直达长江,成为通江达海新通道。

  运河畔,一座新港口拔地而起。从一片水洼地,到一座18个2000吨级泊位的现代化港口,梁山港仅用两年时间建成通航。“向南开挖17.5公里航道,连通京杭大运河;向北建设9.18公里铁路专用线,连通瓦日铁路,梁山港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综合办事务员孔泽凯介绍。

  曾经,济宁内河航道中,三级以下航道占比接近七成。孔泽凯介绍,近年来,通过开展京杭大运河航道升级、南水北调东线持续调水,主航道水深从3.5米增加到4.2米,济宁通过大运河可抵达长三角、珠三角,物流成本降低10%至30%。

  南水北调东线重塑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井书光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打通了京杭大运河东平湖至南四湖航道,增加里程62公里;通过持续补水,改善京杭大运河济宁至长江段的航运条件,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目前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达877公里,运河水运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畅通南北经济循环。(记者 王浩 李晓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时政镜距离|世界期待中国声音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这是在美国旧金山拍摄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的海报。 2023年11月12日,记者在美国旧金山的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工作。 2023年11月12日,在美国旧金山,记者经过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内的一幅海报。 亚太经济合作组...

    时间:11-15
  • 怕冷的赶紧转走!实用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

      近期,受冷空气持续影响,多地降温明显,如何做好防寒保暖尤其重要。冬季人体抗寒能力下降,头部、背部、腰部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暖身方法,针对不同部位,都有哪些暖身秘诀,一起来看这份实用暖身指南,教你从头暖到脚。(编辑/视频剪辑:冯文雅 终审:陈竞超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天气网等媒体报道内容)...

    时间:11-15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南水北调东线通水10周年

    2023年11月15日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 10年来 调水入山东61.4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人 2019年以来 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向冀津调水5.87亿立方米 从江都水利枢纽起步 用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 一级又一级 托举长江水 一路向北流 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 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持续推进 防洪排涝...

    时间:11-15
  • 枫桥旗正红——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这是一项发端于基层的治理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萌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溪江畔的“枫桥经验”享誉全国,并迅速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面一代代传承的光荣旗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60年来,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

    时间:11-14
  • 红色晋剧《战地黄花》在新华社总社展演

      11月13日,为庆祝新华社建社92周年,庚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华精神,红色晋剧《战地黄花》展演活动在新华社总社举行。   《战地黄花》讲述了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40余名新闻战士英勇牺牲在太行山上的真实故事,其中黄君珏同志为解救躲在山洞中的战友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舍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在太行山...

    时间:11-14
  • 专家提醒:重视糖尿病早期筛查 降低并发症风险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记者央秀达珍)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专家提醒,开展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副主任医师宋康介绍,糖尿病常见分型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半数以上的...

    时间:11-14
  • 新华时评: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抓紧秋粮收购 做好冬季生产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农历十月,标志着秋季结束、冬季开始。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粮陆续上市。要抓紧收购工作,装满“粮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稳定种地预期,做好冬季生产,为明年春耕及夏粮丰收打下扎实基础。   据农业农村部门预测,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成果来...

    时间:11-14
  •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聚焦城市信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郑州11月14日电(记者翟濯)11月14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围绕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11月14日,以“信结天下...

    时间:11-14
  • 中国潜水救捞协会:已推动协调5000多名潜水员上专属意外险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林红梅、叶昊鸣)“可下五洋捉鳖”的潜水员,从事着高风险工作。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14日向记者介绍,为加强潜水员职业健康管理,截至今年10月底,协会已经推动协调5062名潜水员购买了“潜水员统一保险”项下的个人专属意外险。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潜水员越来越多。潜水员在水下作...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