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2023-11-10 23:19: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记者范思翔、董博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白皮书进行介绍和解读。

  “新时代西藏的发展与进步,充分证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持续安定向好、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中宣部副部长王纲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西藏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先后召开中央第六次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指明了方向。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深刻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明确提出‘十个必须’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王纲介绍,围绕“十个必须”,白皮书重点介绍西藏进入新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取得的发展进步。“新时代西藏的发展与进步,充分证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完全正确的。”王纲说。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将其作为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过程引领,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西藏做好各项工作的根和魂。”严金海说,西藏将不断推进四件大事向纵深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把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落到实处。

  “人民幸福就是最大的人权”

  “人民幸福就是最大的人权。”王纲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发展能让老百姓生活变得幸福,西藏人民活得幸不幸福,在西藏人民的脸上可以看到。

  王纲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西藏人民跟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发展成果。今天的西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全方位地保障西藏人民的生活质量。

  白皮书显示,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我们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这在雪域高原实属难得。”严金海表示,西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呈现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新气象,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实施160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确保各类事项都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严金海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践不断深化,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介绍,西藏在全面改善农牧区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采取措施,让绝大多数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生活。“这充分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各族人民才能更充分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汪海洲说。

  在宗教信仰自由方面,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徐志涛说,西藏的信教公民与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权利,宗教组织的代表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参与政治生活。

  各族群众成为发展的受益者

  “西藏始终坚持推进有利于民族地区优秀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传承。”汪海洲说,西藏现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多项,建设非遗工坊173家,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由个体到群体的飞跃。

  汪海洲介绍,西藏基本建成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市(地)有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同时,组建了5492个文艺演出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白皮书指出,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

  “西藏坚守生态安全底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徐志涛介绍,西藏作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等重大部署,颁布实施10余部地方性环保法规,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同时,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加强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和退化湿地治理,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新时代以来,西藏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新气象。”严金海说,西藏生态环境的红利不断释放,各族群众正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文旅新探丨寻迹浙江雁荡山的人文印记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北宋文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这样描述他心中的雁荡山。   位于温州乐清的雁荡山,东临浩瀚大海,因而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江南渐凉时刻,记者沿着历代文人的足迹,在山水交汇之间感悟“海上名山”蕴藏的人文印记。   位于温州乐清的雁荡山。 新...

    时间:11-14
  • 应急管理部:将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叶昊鸣、魏弘毅)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刘为民14日表示,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将于16日在北京举办。届时将宣布正式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刘为民是在应急管理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此表述的。他表示,本次部长论坛将...

    时间:11-14
  • 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组14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执法检查工作,研究讨论执法检查报告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郑建邦、彭清华出席。   在听取有关汇报和意见建议后,王东明指出,这次执法检查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的重要举措,自7月份启动以来取...

    时间:11-14
  • 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开幕式在南京举行 王沪宁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致辞

      新华社南京11月14日电 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开幕式14日在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致辞。   王沪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阐明了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和道理,宣示了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时间:11-14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记者11月14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   据介绍,试点学校试点周期结束后,评估合格的将授予“全国急救教育学校”称号。   通知一并发布《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两个方面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指南提出,各试点...

    时间:11-14
  • 我国已探索形成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特色模式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舰载机飞行学员驾驶战机飞赴预定空域,开展飞行训练(2023年8月23日摄)。新华社发(姜涛 摄)   新华社青岛11月14日电(记者黎云、孙鲁明)海军招飞工作会议14日在山东青岛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在招收范围、选拔手段、培养模式上不断拓展优化,逐步形成舰载机飞行学员招收选拔特色模...

    时间:11-14
  • 黄河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记者恩浩)记者从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受冷空气影响,14日上午8时,黄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标志着黄河自即日起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   凌汛是黄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黄河部分河段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冬春时期易出现汛情。今年黄河首...

    时间:11-14
  • 李鸿忠会见巴拿马主义党高级干部考察团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14日在京会见由巴拿马主义党主席布兰东率领的高级干部考察团。   李鸿忠表示,建交6年来,中巴关系实现快速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珍视同巴拿马主义党传统友谊,愿密切政党、立法机构交往,深化治国理政交流,推动中巴关系...

    时间:11-14
  • 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聚焦“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新华社重庆11月14日电(记者周思宇)14日,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的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重庆举行。   据悉,202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在各地陆续开展。各地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形式和途径,广泛开展了主题阅读、数字阅读分享、线上社会大讲堂、“社长(总编)荐书”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学校、进...

    时间:11-14
  • “少食多餐”未必健康 专家支招糖尿病防治

      新华社武汉11月14日电(记者邓楠)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专家提醒,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及早预防,通过身体症状和体检报告的血糖指标,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许多常见的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并不一定有利...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