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时评:校准中美巨轮航向的三大航标——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二

2023-11-10 10:38: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校准中美巨轮航向的三大航标——推动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系列评论之二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海报:鲁豫

  近年来,中美关系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去年年底,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但此后美方在落实元首共识上出现严重“行动赤字”,甚至与共识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导致双边关系出现新的困难。最近几个月,美国政府高官多次访华,双边高层互动明显增加,关系回暖趋势逐渐增强。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访美,双方在深入、建设性、实质性沟通基础上,同意朝着实现旧金山元首会晤共同努力,向世界发出了稳定和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

  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一段时间以来,两国关系的变化牵动世界人心,其跌宕起伏的曲折历程,一方面表明了中美关系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确立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并非易事,其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扰动;另一方面,双方最终排除干扰达成“重返巴厘岛”“面向旧金山”的重要共识也再一次证明,只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彼此树立正确理性的认知,对改善关系抱持最大诚意,中美关系就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稳下来、好起来,回归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

  中美关系跌入低谷的原因是清楚的。无论是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歪曲,对话沟通的渠道被阻断,还是以所谓“战略竞争”的危险方式定义、影响中美关系,给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未来带来巨大变数,究其根本还是美方对中国、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出了偏差。关于中美如何正确相处,习近平主席早已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大原则,是审视中美关系半个多世纪风云跌宕得出的重要论断,是当今时代大国之间彼此交往的正确之道,是保证中美两艘巨轮不偏航、不失速、不相撞的重要航标。正如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所言,推动中美关系止跌回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最优路径”。

  10月24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没有尊重,就谈不上信任;没有信任,就无法避免冲突,也谈不上真正的合作。这是中美交往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双边关系重回正轨的基本前提。中美两国的差异过去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实际上,中美从接触第一天起,就知道是在和一个在政治体制、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很不相同的国家打交道,但这些差异的存在并没有妨碍两国打破坚冰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更没有妨碍双方为世界和平繁荣作出共同贡献。中美相处应承认并尊重彼此的不同,而不是强求一律,试图去改变甚至颠覆对方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14亿多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美国美国也无法依照自己的好恶改造中国,这就需要尊重彼此的选择。把自己的选择定义为民主,把对方的选择定义为威权,把成功定义为改变对方,不符合事实,更不现实。“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000多年前中国先贤以此概括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以更开阔的胸怀看待差异,以相互尊重的态度接受不同,这才是当今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守住和平底线,这是中美必须做出的正确抉择。中国人没有扩张胁迫、称王称霸的基因,“好战必亡”“国霸必衰”是中国人信奉的箴言。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坚持的是和平发展,对中美关系最基本的期待是和平共处。当前中美实现和平共处,最大的障碍是冷战思维。正如殖民观念在20世纪逐步被抛弃,冷战思维在21世纪也早已过时。模仿当年对苏联的遏制来打压中国,希望通过“印太战略”等地缘游戏来围堵中国,注定是徒劳的。因为,中国不是前苏联,世界也不是以前的世界。只有从冷战旧梦中及早醒来,才能以冷静、理性、现实的态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无意阻止中国科技进步——美国总统拜登曾作出承诺,美高官访华时也多次积极表态。当务之急是以行动兑现共识,在排除干扰、积累互信中为改善关系营造氛围。正如美国智库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所说,两国关系能不能改善,问题的关键“取决于美国”。

  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半个世纪以来的真实叙事,也是双方应当继续争取的共同目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具有高度互补性。无论经贸,还是能源、科技、教育、人文等诸多领域,中美都存在广泛合作空间,在恢复经济、应对气变、反恐、防扩散、解决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等全球性议题上承担着重大责任。双方还曾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合作办成了一件件造福世界的大事好事。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打交道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始终抱有与美国保持合作关系的意愿,但中国人民不能接受任何人剥夺自己追求发展、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会也不可能与世界“脱钩”。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同世界建立更紧密联系。中国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正在以更短的负面清单、更好的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合作机遇。中美关系不应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任何一方的成功不必以对方的失败为代价。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从巴厘岛一路走来,中美关系回暖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面向旧金山,双方应从过往汲取现实的启迪,汇聚相向而行的力量,共同探索构建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创造中美两国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这些年,总书记关心慰问受灾群众的温暖瞬间

      11月10日,北方入冬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相关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这些年来,总书记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对受灾群众的苦乐冷暖、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救灾英雄的安危健康时时放心不下。牵肠挂肚间,留下人民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一幕幕温暖画面。   关爱人民   衣食...

    时间:11-11
  • 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温暖民心、汇聚力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温暖民心、汇聚力量   新华社记者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殷切嘱托,让受灾...

    时间:11-11
  • 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记者范思翔、董博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白皮书进行介绍和解读。   “新时代西藏的发展与进...

    时间:11-10
  • 新华全媒+丨浙江,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观察

      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 题:浙江,不断扩展与世界的“对话”——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俞菀、朱涵、张璇   初冬的乌镇,古朴的青石板路上群贤毕至,共赴一场“十年之约”。   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   回望十年来路,乌镇峰...

    时间:11-10
  •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以量子科学为主题在京举办科普讲座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1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科普讲座,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陈武、王东峰出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潘建伟以“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为题作科普讲座。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地方政协委员、高校和中学学生、科研工作者等700余人参加。   “委员科...

    时间:11-10
  •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 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 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蔡奇陪同考察   新华社北京/河北保定11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

    时间:11-10
  • 记者手记丨行走黄河

    在黄河源头的牧民家做客 到“黄河九曲第一湾”感受大美无言 看昔日戈壁荒滩如何披上绿装 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当地面条 听沿岸百姓深情吟唱黄河谣 ……   今年9月 新华社启动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行进式报道 生动展示黄河两岸新变化 行走黄河 有哪些难忘体验和感悟 9位新华社记者为您讲述   水与光的舞蹈   黄...

    时间:11-10
  • 新华时评:加强法治建设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加强法治建设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华社记者姚均芳   在近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

    时间:11-10
  • 优化招考办法 推动改革平稳落地——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解读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优化招考办法 推动改革平稳落地——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解读   新华社记者王鹏   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下一步的工作...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