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岸边治沙忙

2023-11-10 14:58: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0日电 题:黄河岸边治沙忙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眼下,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紧抓植树造林的黄金期,在“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区内开展防风固沙、乔灌木造林等工作,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11月8日,临河区新华林场工作人员进行冬季造林。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初冬时节,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场工作人员一边用打坑机挖树坑,一边栽树苗。林场副场长葛文斌说:“现在正是冬季造林的好时机。我们给树苗浇水后土壤表层会封冻,树根周边的水分不会蒸发,保证树木有足够的水分过冬。今年冬天我们计划造林100亩,每亩栽种80株直径为4厘米左右的新疆杨,边挖坑边栽树,确保成活率达到90%以上。”

  记者走访发现,经过60多年的发展,新华林场实现了从人工种植到机械造林的跨越,并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等现代科技造林,完成沙地锁边治理后,还扩大防护林辐射区域。葛文斌说:“经过林场三代人不懈努力,我们累计造林3.9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65%,周边生态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周边的耕地、村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墙’。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当好‘绿色卫士’。”

  11月9日,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职工设置沙障。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铺设沙障,开沟、铺草、压沙,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管护中心主任杜永军说:“我们抢抓秋冬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利用石头、稻草、麦秸等材料进行工程固沙,计划完成灌木造林1500亩,持续巩固绿进沙退的良好势头。”

  记者现场看到,经过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职工的连续作业,网格状沙障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铺展开,犹如一张巨网紧紧锁住流动的沙丘。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局长苏俊说:“为防止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两大沙漠汇合,我们实施‘工程固沙+造林’系统治理,持续巩固管护区域内荒漠化沙漠化面积减少、危害程度降低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乌拉特后旗既是我国北方防沙治沙重点区域,也是阴山北麓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入秋以来,乌拉特后旗加快实施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人工造灌木林、退化草原改良等项目,加强恢复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植被。苏俊说:“我们实施规模化防沙治沙、退化林分修复等重点工程,综合采取乔木灌木造林、种草、封育飞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治沙质量和效果。”

  11月8日,临河区新华林场工作人员进行冬季造林。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拥有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200多万亩。过去,这里的广袤农田一度饱受风沙侵扰。40多年来,巴彦淖尔市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已建成80多万亩农田防护林,基本构建起乔灌草相结合的风沙综合防护林体系,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响后,内蒙古河套地区全面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加大科技治沙力度,推广荒漠原生树种造林、梭梭接种肉苁蓉等治沙模式,降低造林成本,延长造林时间,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部署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王鹏)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对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加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优化招考办法,推动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更加科学规范。   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

    时间:11-10
  • 黄河内蒙古河段近日将进入流凌阶段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水利部10日发布汛情通报,黄河内蒙古河段预计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水利部门正有序开展黄河防凌工作。   通报称,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内蒙古、宁夏等地持续降温。据预测,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将于11月13日前后出现流凌,首凌日期可能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7天左右。   水利部门高度重视黄河防凌...

    时间:11-10
  • 中国空间站动态丨“17”探索太空吧!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空间站的两周时间里做了哪些工作?他们适应得还好吗?第六季第一话,让我们“17”来追太空里最闪耀的星吧!   记者:杨志刚   来源:载人航天新闻宣传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0
  • 课间10分钟从“静悄悄”到“有活力”要多久?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课间10分钟从“静悄悄”到“有活力”要多久?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10月3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11月3日,教育部明确表态: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

    时间:11-10
  • 轻松飙外语,AI视频翻译“走红”背后

      新华社广州11月10日电  题:轻松飙外语,AI视频翻译“走红”背后   新华社记者胡梦雪、熊嘉艺   近日,“知名相声演员用英语表演”“Taylor Swift讲地道中文”等一批由人工智能(AI)翻译软件生成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视频翻译流畅,足以“以假乱真”,刷新了人们对AI应用边界的认知。   如何看待此类视频的走红?技术可...

    时间:11-10
  • 国家疾控局印发2023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项目计划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顾天成)记者10日从国家疾控局获悉,国家疾控局近日印发2023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项目计划,要求包括中国疾控中心在内的各项目负责单位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标准管理制度要求完成标准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审查等工作。   此次公布的项目计划包括诺如病毒胃肠炎诊断标准、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时间:11-10
  • 黑龙江桦南县悦城体育俱乐部坍塌事故11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0日电(记者戴锦镕)记者10日从“11·6”悦城体育俱乐部屋顶坍塌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警方已对以吴某迁为首的造成此次坍塌事故的11名重点人员,采取了强制措施。   目前,佳木斯市、桦南县两级纪委监委正在开展调查工作。事故调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事故无论涉及谁,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时间:11-10
  • 四季看新疆之走进口岸看新疆丨通商道 增友谊 融民心——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见闻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0日电 题:通商道 增友谊 融民心——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见闻   新华社记者苟立锋、张瑜   在新疆塔城流传着这样一句推介语:“我们塔城‘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人好得要命’。”   立冬时节,记者来到这座边境小城。11月的塔城,寒冬还停留在远方的群山雪线之上,色彩格外丰富耀眼,天幕好像加了蓝色...

    时间:11-10
  • 四部门部署开展电视收看“明白卡”提示工作

      记者11月10日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获悉,根据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部署要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决定开展电视收看“明白卡”提示工作。自2023年11月起,各电视机生产厂商要将制作完成的《电视收看“明白卡”》装入电视机包装箱内的说明材料中,同时在电商销...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