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第40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最极有远行——“雪龙2”号起航后的两三幕

2023-11-08 20:33: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8日电 记者手记:最极有远行——“雪龙2”号起航后的两三幕

  新华社记者周圆

  码头逐渐被压进海平线,视野里船只一艘艘减少。苍茫大海上,“雪龙2”号独自耕浪前行。

  成长、责任、求索,起航后船上的一幕幕,印证着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伍的本色。

  最年轻队员的渴望

  11月1日上午,随着两艘拖轮掉头回港,“雪龙2”号加速驶向出海口。飞行甲板上,队员们纷纷掏出手机,利用最后的信号与家人告别。

  “要吃早饭”“多穿衣服”“和大家好好处”……甲板一角,杜祥磊抿着嘴角不停点头,回应着家人的声声叮嘱。出生于2002年的他司职水手,是此次考察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其他队员见状,路过时总是不忘拍拍他的肩膀,是慰藉,也是鼓励。

  最极有远行,百感攒羁臆。航程约3万海里、历时5个多月,远离祖国与亲人,如何面对万千思绪、应对大海的磨炼,考验着每一名队员。

  两天后,再见杜祥磊时,他正在驾驶室值班。瞭望、执行驾驶员行船命令……条理清晰、应对自如,俨然一位经验老到的水手。

  “作为一名水手,没有比护航大家去南极更神圣的事了!”中国南极考察近40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水手。入职这1年来,杜祥磊听过无数关于他们的故事,也亲眼目睹过中国去南极次数最多的“水头”吴林指导大家装货、配货,娴熟的专业技能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令杜祥磊敬仰。

  杜祥磊毫不掩饰自己的壮志——渴望成为吴林那样的水手。

  但眼下他却有更为现实的目标,“这个航次多向搭班的大副学习操作技巧,以后还要向老水手学学除锈刷漆、装货卸货、查验安全……”他掰着指头细数着需要学习的技能,顿了顿,最后补了一句“要学的还很多”。

  所有人期待“圆满完工”

  起航后第二天,船身摇晃幅度增大。大部分队员不同程度出现晕船症状,迈出的脚不知会落在何处。

  “管道是半成品,还没组装,卸货后要抓紧”“做完一定要把水吹干,否则明年都冻住”……迂回晃荡的住舱内,时常传来类似的讨论声。

  “雪龙2”号上有60余名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队员,他们肩负着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的重任。目前,物资的定制加工、预拼装、检验查收等工作已经完成,只等12月中旬抵达南极,开展卸货和安装工作

  “预计60天左右完成建设任务,但是南极施工窗口期短,这是很大的挑战。”中铁建工“雪龙2”号带队队长王世明介绍说,新考察站所处的区域是南极气候环境最恶劣的地带之一,超强、超干、超冷的风,将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难度。频繁的气旋和漂移的海冰影响航行安全,也增加了航渡时间的不确定性。

  做最坏打算、谋万全准备。队伍稍事休整后,王世明就召开技术研讨会,针对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逐一讨论。

  “我们集团约20次远征南极都圆满完工,这次有信心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王世明话语笃定。

  所有人都期待又一个“圆满完工”。

  南极大学开班了

  “我们这所大学不收学费,向所有队员开放。”7日下午,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的一席话,拉开了南极大学“雪龙2”号分校正式运行的序幕。

  开办南极大学是我国南极考察的一项传统。历次南极考察队都汇聚着来自极地科研、技术、运行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南极大学通过专题报告、知识讲座、专题研讨甚至脱口秀等方式开展教学分享,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政治历史、实用技能等,旨在普及南极科学知识、传播南极文化。

  此次南极大学主校设在“雪龙”号,由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担任校长。在学习期末,出勤率达标的队员将获得具有纪念意义的“毕业证书”。

  南极大学还有一大作用是丰富队员们漫长的旅途生活。

  “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文娱活动,希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围。”“雪龙2”号综合队队长房吉闯介绍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白皮书:美丽西藏建设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说,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美丽西藏建设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白皮书介绍,2018年以来,西藏累计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资金49....

    时间:11-10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白皮书强调,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和睦...

    时间:11-10
  • 白皮书:西藏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说,西藏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白皮书介绍,西藏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2012年至2022年,国家累计投入西藏的教育经费达2515.06亿元,现有各级...

    时间:11-10
  • 白皮书:西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说,西藏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   白皮书显示,在西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构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西藏编写出版铸牢中华民族...

    时间:11-10
  • 白皮书:西藏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说,西藏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白皮书介绍,西藏基本建成自治区、市(地)、县(区)、乡(镇)、村(居)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市(地)有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县(区)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有综合文化活动站,村(居)有文化活动室...

    时间:11-10
  • 白皮书:西藏脱贫群众享有稳定的各项保障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指出,西藏脱贫群众享有稳定的吃、穿、住、学、医等保障,享有更加和谐的安居乐业环境、更加均衡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白皮书介绍,西藏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19...

    时间:11-10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持续安定向好、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白皮书指出,新时代党的...

    时间:11-10
  •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全文如下: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2023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

    时间:11-10
  • 秀我中国|方锦龙国乐世界巡演:与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共奏《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2023方锦龙国乐世界巡演西班牙格拉纳达站,方锦龙和西班牙吉他演奏家荷西·路易斯·莫利亚在阿尔罕布拉宫前进行街头快闪表演,共同演奏《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吸引众多外国友人观看。   编辑:李宗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10
  •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林波被依法决定逮捕

      新华社贵阳11月10日电 记者10日从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林波(正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贵阳市人民检察院日前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马林波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