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第40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最极有远行——“雪龙2”号起航后的两三幕

2023-11-08 20:33: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8日电 记者手记:最极有远行——“雪龙2”号起航后的两三幕

  新华社记者周圆

  码头逐渐被压进海平线,视野里船只一艘艘减少。苍茫大海上,“雪龙2”号独自耕浪前行。

  成长、责任、求索,起航后船上的一幕幕,印证着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伍的本色。

  最年轻队员的渴望

  11月1日上午,随着两艘拖轮掉头回港,“雪龙2”号加速驶向出海口。飞行甲板上,队员们纷纷掏出手机,利用最后的信号与家人告别。

  “要吃早饭”“多穿衣服”“和大家好好处”……甲板一角,杜祥磊抿着嘴角不停点头,回应着家人的声声叮嘱。出生于2002年的他司职水手,是此次考察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其他队员见状,路过时总是不忘拍拍他的肩膀,是慰藉,也是鼓励。

  最极有远行,百感攒羁臆。航程约3万海里、历时5个多月,远离祖国与亲人,如何面对万千思绪、应对大海的磨炼,考验着每一名队员。

  两天后,再见杜祥磊时,他正在驾驶室值班。瞭望、执行驾驶员行船命令……条理清晰、应对自如,俨然一位经验老到的水手。

  “作为一名水手,没有比护航大家去南极更神圣的事了!”中国南极考察近40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水手。入职这1年来,杜祥磊听过无数关于他们的故事,也亲眼目睹过中国去南极次数最多的“水头”吴林指导大家装货、配货,娴熟的专业技能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令杜祥磊敬仰。

  杜祥磊毫不掩饰自己的壮志——渴望成为吴林那样的水手。

  但眼下他却有更为现实的目标,“这个航次多向搭班的大副学习操作技巧,以后还要向老水手学学除锈刷漆、装货卸货、查验安全……”他掰着指头细数着需要学习的技能,顿了顿,最后补了一句“要学的还很多”。

  所有人期待“圆满完工”

  起航后第二天,船身摇晃幅度增大。大部分队员不同程度出现晕船症状,迈出的脚不知会落在何处。

  “管道是半成品,还没组装,卸货后要抓紧”“做完一定要把水吹干,否则明年都冻住”……迂回晃荡的住舱内,时常传来类似的讨论声。

  “雪龙2”号上有60余名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队员,他们肩负着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的重任。目前,物资的定制加工、预拼装、检验查收等工作已经完成,只等12月中旬抵达南极,开展卸货和安装工作

  “预计60天左右完成建设任务,但是南极施工窗口期短,这是很大的挑战。”中铁建工“雪龙2”号带队队长王世明介绍说,新考察站所处的区域是南极气候环境最恶劣的地带之一,超强、超干、超冷的风,将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难度。频繁的气旋和漂移的海冰影响航行安全,也增加了航渡时间的不确定性。

  做最坏打算、谋万全准备。队伍稍事休整后,王世明就召开技术研讨会,针对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逐一讨论。

  “我们集团约20次远征南极都圆满完工,这次有信心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王世明话语笃定。

  所有人都期待又一个“圆满完工”。

  南极大学开班了

  “我们这所大学不收学费,向所有队员开放。”7日下午,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的一席话,拉开了南极大学“雪龙2”号分校正式运行的序幕。

  开办南极大学是我国南极考察的一项传统。历次南极考察队都汇聚着来自极地科研、技术、运行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南极大学通过专题报告、知识讲座、专题研讨甚至脱口秀等方式开展教学分享,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政治历史、实用技能等,旨在普及南极科学知识、传播南极文化。

  此次南极大学主校设在“雪龙”号,由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担任校长。在学习期末,出勤率达标的队员将获得具有纪念意义的“毕业证书”。

  南极大学还有一大作用是丰富队员们漫长的旅途生活。

  “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文娱活动,希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围。”“雪龙2”号综合队队长房吉闯介绍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1视点丨习近平:让我们携起手来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1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总策划:任卫东   策划:邹声文   出品:孙志平 邬焕庆   监制:樊华   统筹:鞠晓燕 李琴 袁震宇   编导:徐宁 杨云燕   视频记者:姜赛 杨智翔 俞菀 宋立峰 徐中哲   摄影记者:李学仁   视觉:...

    时间:11-08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启程回国

      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小奇迹”当地时间8日上午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启程回国。   2000年底,“美香”和“添添”赴美,“美香”旅美期间先后诞下4只健康大熊猫幼崽,包括2020年出生的“小奇迹”。   记者:胡友松 邓仙来 许缘   编辑:李小卉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时间:11-08
  • 新华时评: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   在近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

    时间:11-08
  • 张国清出席“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新华社南昌11月8日电 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第四次会议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和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卡马罗夫共同出席。   张国清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方愿...

    时间:11-08
  • 新华全媒+丨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解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相关部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解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相关部署   新华社记者高敬   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专家认为,这将指引我们锚定203...

    时间:11-08
  • 共建创新之路 携手合作发展——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观察

      应对全球性挑战、增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生福祉、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科技合作正释放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科技合作是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   作为我国支持高...

    时间:11-08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即将启程回国

      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添添”“小奇迹”当地时间8日上午在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与媒体见面,即将踏上回国旅程。...

    时间:11-08
  • 第二十一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开幕 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西安11月8日电 第二十一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8日在西安开幕,会议主题是“检察机关在服务国家现代化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文清表示,法治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

    时间:11-08
  • 权威访谈丨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访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访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秋粮收获已近尾声,秋冬种正在各地抓紧推进。今年粮食生产收获形势如何?农业农村发展有何变化?农民增收形势怎样?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近日回答了记者提问。   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稳...

    时间:1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