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坚持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大道之行)

2023-01-13 08:33:00

来源:人民日报

  “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深邃的思想、开阔的思路和广阔的胸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忆起2017年访问中国并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的情形,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记忆犹新。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120多个国家的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600多名中外方代表与会。“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世界政党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主旨讲话放眼世界、指引未来。”法赫米表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做到3个“一如既往”——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中国共产党广交天下朋友,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持续作出贡献。”法赫米说。

  有感于此次高层对话会取得的丰硕成果,法赫米专门在伊拉克媒体撰文,谈及与会感受:“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进行平等友好的对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与各国政党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这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法赫米曾两次到访中国。置身于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法赫米对中国发展成就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体现在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上,体现在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中,体现在人们自信从容的精神面貌里”“这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维护安全稳定、加快发展重建、改善民生福祉等是当前伊拉克亟须解决的问题。“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法赫米高度评价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全球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法赫米表示,在全球贫困人口因新冠疫情、气候危机和地区冲突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关国家更应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

  “中国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以自身发展世界带来机遇。”法赫米说,伊中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两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例证。目前,两国合作项目涵盖石油工业、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对推进伊拉克国家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疫情发生后,中方向伊方派遣抗疫专家小组,提供多批抗疫物资和疫苗援助,对我们树立抗疫信心发挥了关键作用。”法赫米表示,中国广泛开展国际抗疫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到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法赫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说到做到,为世界做出了榜样。”

  法赫米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祝贺。“伊拉克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钦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感谢中方一直以来对伊拉克提供的无私帮助与支持,愿持续深化两党交流和合作,推动伊中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法赫米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3日 03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瑞士卫生部门:无须要求中国旅客接受强制新冠检测

      据新华社日内瓦1月11日电 (记者刘曲)瑞士联邦公共卫生局11日发表声明说,当前在中国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对瑞士人口及卫生系统构成的风险很小,无须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接受强制新冠病毒检测。  声明说,瑞士联邦委员会当天讨论了欧盟关于对乘飞机进入欧盟人员采取措施的最新建议。委员会决定,目前瑞...

    时间:01-13
  •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临甲7号沙龙”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任彦)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临甲7号沙龙”1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多位医疗卫生专家围绕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等问题同中外记者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在吹风会上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因时因势...

    时间:01-13
  • 弘扬传统友谊深化互信合作(大使随笔)

      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安哥拉总统洛伦索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中安两国是真实亲诚的好兄弟、好伙伴。40年来,两国始终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支持,坚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发展之路。  近...

    时间:01-13
  • 广西开行新年首趟南宁始发中欧班列

      1月12日上午,广西新年首趟中国(南宁)—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重型机械中欧班列发车。   南宁国际铁路港货运员(右)正在为中欧班列客户办理跨境运输业务。  本报南宁1月12日电 (记者庞革平)1月12日11时30分许,X9132次中欧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启程开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是广西今年发出的首趟重...

    时间:01-13
  • 这里是个美丽的地方

      1月8日至11日,世界知名伊斯兰宗教人士和学者代表团一行30余人,到新疆参观访问。他们来自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叙利亚、阿曼等14个国家。  世界穆斯林社区理事会主席阿里·拉希德·努埃米说,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新疆在反恐和去极端化、整体性消除贫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新疆的穆斯...

    时间:01-13
  • 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国际论坛)

      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近期,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一调整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对世界...

    时间:01-13
  • 乡村大集欢乐多(记录中国)

      人们在大集上品尝特色小吃。   顾客在大集上挑选衣服。  1月12日,天津市蓟州区的西路庄大集一派繁荣景象,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不少周边村镇的居民前来赶大集、办年货。  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3日 02 版) ...

    时间:01-13
  • 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权威访谈)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征程上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记者:2022年,上海经济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龚正: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

    时间:01-13
  • 稳物价保民生,多措并举有信心(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物价运行总体平稳,顺利实现年度调控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如何看待当前物价形势?如何做好2023年稳物价工作?如何保障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