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水土保持久久为功(美丽中国)

2023-01-12 08:13:0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冬日暖阳铺洒在漫山果园,追肥、浇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园当村果农马雪梅悉心侍弄着果园。“等到下半年,第一批脐橙就能上市了。”马雪梅说。

曾经,水土流失问题困扰着长汀。经过多年植树造林、生态修复,长汀水土流失率从1985年的31.5%降至2022年的6.57%。

变化,不仅发生在长汀。从长江岸畔的坡耕地,到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再到黑土地上的侵蚀沟,各地栽树铺绿,整治水系、固土防沙,把更多水和土留给大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哪些重点任务?各地如何落实?

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崩岗,南方山丘的“疮疤”。流水冲击,山体崩塌,土不成形。

崩岗上的脐橙园喜获丰收,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上塘村果农谢小路难掩喜悦。眼下,他正忙着喷洒防冻液,“只要管得好,产量还能更高。”赣县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参与,大力开展崩岗治理。“挖、填、种,干了5年多,崩岗变了样。”谢小路说。

“好政策出台,保持水土有底气,我们继续以崩岗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重点,护山保水,恢复生态。”赣县区水土保持中心主任邱欣珍介绍。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7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局部地区严重的状况依然存在,防治任务仍然繁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一级巡视员张新玉介绍。

经过多年努力,剩下的多是“硬骨头”。接下来如何如期完成任务?“要在全力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的同时,持续巩固治理成果,特别是在降低水土流失的强度上不断努力。”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生态环境处副处长王治国介绍,目前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实施综合治理。

重点治理大江大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

东北粮仓,良田连绵,土质肥沃。但因受水冲风吹、过度耕作等影响,平坦田野上留下道道沟壑,侵蚀沟成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的集中表现。

“小沟越冲越大,黑土被冲走,大农机没法开,看着都心疼。”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八五五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尚龙江说,“这些年下了大力气,先在沟底放置秸秆捆,再铺上50多厘米厚的土,水能透下去、土能留得住。”

“保护黑土地,多部门应形成合力,对6度以下坡耕地,重点采取深耕、免耕、秸秆还田、休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6度以上坡耕地,实施综合治理,有条件时适度新修梯田,并完善排水措施。”王治国介绍。

黄土高原是最早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地区之一。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吕家河村村支书吕增荣说:“退耕还林,1000多亩山地全部栽核桃树,防风固沙,村民亩均收入3000元。”“针对沟道密布、山峁相连、植被稀疏的特点,我们修田筑坝、人工绿化、封山禁牧,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累计实施完成两轮退耕还林工程102.63万亩。”延川县退耕还林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马宝勤介绍。

《意见》提出,以减少入河入库泥沙为重点,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黄土高原高标准淤地坝建设。王治国介绍,在水土流失严重、入黄泥沙影响较大的地区,继续通过机修梯田的方式,治理坡耕地;对老旧梯田加宽并配套田间道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苹果、梨、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张新玉介绍,在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上,要重点治理大江大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三峡库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上,要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推进黄土高原旱作梯田建设,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废弃矿山变成‘聚宝盆’,80多亩脐橙,一年能挣15万多元。”赣县区韩坊镇迳里村村民赖金富说。

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水润林、林固土、土保田、田养人,保持水土关乎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

《意见》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水土保持领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地应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中国水利学会正高级工程师李贵宝介绍,“特别是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产业化。”

有资金、有队伍,更要有制度。水土保持工作要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2日 14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项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丁怡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1部门近日印发《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存量农房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方案》提出了继续实施农...

    时间:01-13
  • 通报7起“四风”问题典型案例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张洋)1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了各地查处的7起“四风”问题典型案例。  通报的问题来自四川、广西、西藏等7个省份,涉及的问题包括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违规发放津补...

    时间:01-13
  •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民论坛)

      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东方超环装置运行时间破千秒,为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群山之中,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边界;上海张江科学城,科研人员潜心攻关新药研发,在研药物...

    时间:01-13
  •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权威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据介绍,水土保持率指标已经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2021年底,全国水土保持率是72%。  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

    时间:01-13
  • 无声送餐有爱伴随(点赞新时代)

      临近春节,室外寒冷,来去匆匆的外卖骑手都戴着厚厚的手套骑行送餐。而外卖骑手刘钊却露着手指,哪怕手冻得通红,因为他需要不断敲手机屏幕打字。  听不见声音,也无法说话,却能跑出河北省石家庄市当日“饿了么”最高单量——这是发生在石家庄聋哑骑手刘钊身上的故事。  自信、落落大方,是刘钊给人...

    时间:01-13
  • 北京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张璁)线索发现难、监督工作碎片化、监督实效不明显,这些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常常遇到的难题。北京市检察院不断强化数字治理效能,提升检察履职能力,依托覆盖各检察业务领域的“数据池”,构建起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70个,发现线索、监督立案8024件,制发检察建议1072份,实现了...

    时间:01-12
  • 航空货运持续发力(经济聚焦)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民航局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航空货运克服不利影响,持续发力,实现稳步复苏,货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面向未来,要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完备的保障体系、构建精准协同的治理体系,加快推...

    时间:01-12
  • 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座谈会召开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王比学)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座谈会11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立足国情实际,大大丰富妇女权益保障内容,有力回应社会关心和关切。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

    时间:01-12
  • 落实“乙类乙管”做好文旅业疫情防控通知发布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郑海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11日发出关于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自通知印发之日起,《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等文化和旅游行业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同时废止。 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结合当...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