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五子”联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权威访谈)

2023-01-11 08:14:0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北京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将如何推动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殷勇。

以“质”的扎实提升,带动“量”的稳步增长

记者:2022年北京经济发展成效如何?进入新的一年,北京推动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殷勇:2022年极不平凡,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取得新成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万美元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35万元/人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7%;1至11月全市新设企业23.1万家,平均每日新增科技型企业293家,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继续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从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安排。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五子”联动如何带来首都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殷勇:“五子”联动,紧扣“质”的扎实提升,带动“量”的稳步增长。

第一“子”,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维度来考虑的。将以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高标准建设在京国家实验室,持续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巩固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着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

第二“子”,是“两区”建设。这是从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维度来考虑的。将牢牢抓住“两区”建设重大机遇,推动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2.0方案,积极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积极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桥头堡。

第三“子”,是数字经济。这是从用好数据这个最新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的维度来考虑的。目前,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7%。将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抓手,更大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子”,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这是从把握好供给和需求这对宏观关系的维度来考虑的。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第五“子”,是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从更大视角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和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来考虑的。将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统筹用好腾退空间和地下空间资源增补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高水平推进首都“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建设,携手津冀共同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记者: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如何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殷勇:过去一年,首都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布局中谋划,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关村、昌平、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全面运行,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率先形成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8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接近80%的“双80%”发展格局。目前,北京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前三名,进入全球创新型城市前列。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主抓手,塑造首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契机,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创新取得更多基础原创成果和底层技术突破。

二是深入开展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去年,部市联动推出了中关村新一轮24条先行先试改革政策,以解决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目前实施成效十分显著。今年,我们将推动24条扩大到示范区全域,在金融、人才等领域滚动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同时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持续巩固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势。将聚焦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方向,深入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不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是面向全球招贤引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人才之都。

数字经济是新领域、新赛道,也是新动能、新消费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北京如何落实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殷勇: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强调量稳质优,2022年投资超过8000亿元,1至11月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6%、58.5%。消费供给能力和品质显著提升,北京环球影城等消费新地标不断涌现,线上消费保持活跃,2022年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39.6%,创历史新高,直播电商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元。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同时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记者:数字经济是北京的优势,2023年将重点推进哪些领域?

殷勇:数字经济,是新领域、新赛道,也是新动能、新消费。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数字经济上更好发力,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区块链算力平台、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推动北京数字贸易港建设,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更加突出以数据驱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3.0等新标杆工程,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1日 02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据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伍岳、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历史检验。 “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避开了德尔塔等毒性较大的毒株,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率和死...

    时间:01-11
  • “带来新机遇的利民工程”

    数艘大型观光游轮整齐停靠,往来货轮进出络绎不绝……进入旅游旺季,位于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圣约翰市的圣约翰港异常繁忙。安巴位于东加勒比地区,圣约翰港是一处天然深水港。2022年9月,由中国援建的圣约翰港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从此该国拥有了东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客货混装码头,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助力...

    时间:01-11
  • 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成欣)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0日面向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与会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对中方积极支持和帮助国际社会应对疫情挑战表示赞赏,表示当前中方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是因时因势作出的决定,相信调整后的防疫措施不仅会促进中国自身发展,也将惠及国...

    时间:01-11
  • 书写发展中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故事(国际论坛)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与许多国家的航天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是国际航天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1988年,巴西和中国启动了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范例,被誉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的典范。30多年来,巴中地...

    时间:01-11
  • “不断追求进步的政党”(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展现了极大的勇气与魄力。”法国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皮埃尔·洛朗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现在又向着共同...

    时间:01-11
  • “村里的土特产越来越受欢迎”(新春走基层·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软软糯糯的衡阳扁粑,正宗儿时家乡味……”1月6日,暖阳高照,湖南省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党的二十大代表,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主任朱霞面对直播镜头,向网友介绍年货大礼包中的“土特产”——用自家种植的优质大米混合中草药发酵而成的扁粑。 “变卖产品为卖品牌,效果就是不一样!”直播间里,两名大学生...

    时间:01-11
  •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

    时间:01-11
  •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

    时间:01-11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纪委委员127人,列席207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 全会...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