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023-01-05 08:02:00

来源:人民日报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如何?不规范使用是否有风险?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解答。

“治疗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说,不仅是新冠病毒,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中东呼吸综合征、H7N9等病毒感染都没有特效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如小分子药物等,只是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不能起到救命的效果。

“抗病毒药物在感染后5天内使用有效,在2天内使用效果好。”童朝晖表示,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病毒进入人体就开始复制,当病毒量还没有很大的时候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轻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再通过人体自身免疫力的作用,阻止病情向重症、危重症方向发展。“如果病情已经发展到了重症、危重症,再使用抗病毒药物,就没有效果了。”

童朝晖说,世界卫生组织有条件推荐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推荐高龄、有基础疾病等脆弱人群在感染后症状处在轻型和普通型阶段使用,因为这类群体感染后向重症发展的风险较高,使用抗病毒药物后可以降低重症率。青壮年等没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无效。

“是药三分毒。抗病毒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说,这类药物不规范使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与患者平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要调整剂量,甚至不能服用,以免造成肝肾衰竭。使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在医生甚至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童朝晖提醒,有些年轻人给老人买了抗病毒药物备用。一旦老人感染,自己服药,不注意看说明书,也没有医生的专业指导,可能会出现用药安全风险。

“没有必要抢购丙种球蛋白。”王贵强说,第九版诊疗方案推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冠重症引起的炎症。重症、危重症患者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等情况,使用丙种球蛋白才有效果。丙种球蛋白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不适合在家里使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5日 07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 第757号 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央军委主席 国务院总理 习近平 李克强 2022年12月10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文职人员的管理,保障文职人员合法权益...

    时间:01-05
  • 固实体,产业体系塑优势(坚定信心开局起步)

    争分夺秒,研发按下“加速键”。1月3日,一辆搭载“原力智能增程”技术的白色长安深蓝SL03轿车,从云南香格里拉驶回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辆车刚刚完成一次不加油、不充电、不间断行驶1283公里的长距离实测挑战。从技术创新到量产落地,长安“原力智能增程”技术不仅实现了发电机95%的高...

    时间:01-05
  •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人民论坛)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2年,青春风采成为奋进中国的一道道风景。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展现出蓬勃向上的青春形象;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组装完成,一大批青年骨干挑起型号研制的大梁;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中国小匠在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收获优异成绩,技能领域的青春力量振奋人心;面...

    时间:01-05
  • 养老更贴心生活有盼头(深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为重点,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

    时间:01-05
  •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将工作重心逐步从防控感染转向防重症、保健康,是科学、及...

    时间:01-05
  • 我们将继续同中国团结在一起(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过去十年,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中国必将为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

    时间:01-05
  • “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大道之行)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是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这是我与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最好见证。”谈起习近平主席的回信,美国学者潘维廉难掩内心激动。 1988年,潘维廉从美国来到厦门大学学习中文,并成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外籍教师,从此在中国生活、工作。2018年,他整理了在中国30年间与家人的往来通信,并...

    时间:01-05
  • 希望各方避免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张远南)针对近期美方涉中国防疫政策的相关言行,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方始终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希望各方专注抗疫本身,避免任何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毛宁说,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

    时间:01-05
  • 瑞士巴塞尔大区欢迎中企投资发展

    新华社日内瓦1月4日电 (记者陈斌杰)瑞士巴塞尔大区招商创新局(简称招商创新局)亚洲区负责人安克·霍尔纳格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巴塞尔大区在生命科学和创新领域享誉全球,欢迎中国企业来此投资发展。 霍尔纳格尔表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殷建国近期率团访问招...

    时间:01-05
  •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于1月5日至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谢尔达尔·库尔班古力耶维奇·别尔德穆哈梅多夫,1981年9月22日出生于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市,土库曼族。2001年毕业于...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