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新华全媒+|村支书的年度“账单”

2022-12-31 18:54: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12月31日电 题:村支书的年度“账单”

  新华社记者史卫燕、柳王敏、余春生

  “来来来,大家坐下来,多吃点!一年忙到头,咱们今天也休息休息。”

  时值岁末,晚饭一过,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村民往村里活动中心赶。村支书彭育晚站在门口等候大家,手上拿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他总爱往村民家里跑,每次都要在本子上记录家里人的情况、产业发展状况等。

  村民们有说有笑,边吃边聊。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10万余人,带来餐饮住宿等消费1200万余元,甲鱼产值84万余元……彭育晚介绍完村里的发展情况后,抓了一把瓜子,和大家聊了起来。

  油溪桥村,在重峦叠嶂的大熊山脉中,属于偏僻中的偏僻者,加之石灰岩地貌,村里饮水、灌溉困难,“有女不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愁”这句歌谣远近闻名。

  而如今,全村有286户868人,成了四邻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受访者供图)

  “曹中云,今年家里怎么样?”

  曹中云在村里的农家乐做服务员,话不多,脸上总是带着笑,“今年挺好的”。

  近年来,油溪桥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开发峡谷漂流等产业,同时依托本地特点,实施“一村多品”“一户一特”“一户多业”,探索特色农业。彭育晚带着村干部出去拓展旅游市场,还一家一户上门指导农户因地制宜把种养殖产业做精。夏秋出现干旱,彭育晚急得睡不着,通过打通水果商等下游合作渠道,为村里保底收购橘子、柚子、桃子等。

  “咱们算算啊,你在村里办的农家乐做服务员,工资一个月3200元,七月份咱们村分红,你家分了4000元,柑橘村里按6元一斤保底收购,桃子3元一斤保底收购,加上稻田养甲鱼,种植养殖加起来大概2万元,那么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没错吧?”彭育晚说。

  “没错没错,支书算得准。”曹中云笑呵呵地说。

  “支书,咱村啥时候能成立一个大的牛交易市场啊,我想把草原牛接到南方来。”人称“彭老板”的彭建才说话中气十足。

  油溪桥村便民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史卫燕 摄

  43岁的彭建才正值壮年,前些年因父母疾病致贫,妻子也和他离了婚。2017年,在村里的发动下,开始搞养牛合作社。小牛变大牛,现在他家牛圈里养着150头牛,通过自动化、机械化经营,效益很好。在奋斗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样在创业的现任妻子,二人走到了一起。

  “这个想法很好,我去内蒙古看了,草原牛耐寒、体质好,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头牛能够挣4000元,在南方很有竞争力。”彭育晚说。

  “支书,咱们大家都能养牛吗?”不知谁问了一句,大家都安静下来。

  “当然,下一步咱们把牛交易市场做好,带动本村和附近村庄一同致富!”彭育晚说。听到这里,村民一起鼓起掌来!

  年年新目标,每年不一样。从省级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油溪桥村探索“村委+投资商+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做到振兴路上每个人都不掉队。

  彭育晚又看了看人群,问道:“阳叔,您家怎么样?”

  阳新和家过去在村里是有名的困难户。他今年70岁了,孙子孙女都在读书,几年前老婆得了乳腺癌,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在政策帮扶下,阳新和顺利脱贫。

  “党的政策好啊!今年家里通过养殖甲鱼,还有种柑橘、花生、黄豆,增收了1万多块钱。”阳新和说。

  一般户、富裕户、脱贫户,在彭育晚笔记本的“年度账单”上,每一户都有所发展。一山青黛、十里长堤、千亩桃园,2022年趁游客较少的时间段,村里升级了旅游基础设施。彭育晚相信,抓住机会修炼好“内功”,新年一定可以“开门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开始走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

    时间:01-01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送来新年祝福

      不久前从太空家园平安返回祖国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新年送来最美好的祝福。接续奋斗,再创佳绩,2023,中国载人航天加油!   记者:杨志刚   来源:载人航天新闻宣传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01-01
  •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三: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新华网 马若虎   设计 程媛媛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

    时间:01-01
  • 十年新年贺词,那些人和事总书记念兹在兹

      一年又一年,时光镌下通往未来的刻度。2022年已经过去,新的逐梦之旅开启了。   自2013年底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同亿万人民如约相守在每一个新年钟声将要响起的夜晚。   从国家前途命运到百姓民生福祉,总书记的新年贺词里,有时刻牵念的人民群众,有坚定自信的中国步履,有天下一家的国际责任,有面向未来的使命担当。   ...

    时间:01-01
  • 织牢织密:中国全力构筑民生保障网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织牢织密:中国全力构筑民生保障网   新华社记者   江苏泰州的胆囊恶性肿瘤患者周雨(化名)去年12月迎来一场意料之外的“及时雨”——一个化疗疗程用药花费从约2640元降到约480元。   “负担明显减轻了。”周雨是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受益者。   从2019年起,“4+7”11个城市集采药品试...

    时间:01-01
  • 聆听新年贺词,读懂相框里的故事

      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这是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第10次发表新年贺词。   人们聆听贺词,也关注着电视画面中书架上摆放的那一张张照片。   相框里承载光阴的故事,为非凡历程铭刻记忆。   新的征程,踔厉奋发   2022,见证极不平凡的历程。书架上新摆放的照片...

    时间:01-01
  • “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凝聚奋进力量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凝聚奋进力量   新华社记者   “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深情而坚定的话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传遍大江南北。人们聆听着奋进中国的时代之声,感受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

    时间:01-01
  • 这些金句,给你我以力量!

      出品:李俊   监制:常爱玲、齐慧杰、周宁   策划:焦旭锋、李丽洋   制作:刘思录、殷哲伦、卓越   终审:于卫亚、曹建礼   新华社客户端出品...

    时间:01-01
  • 更丰富更便捷更多元 新华网改版升级全新亮相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于1月1日全新改版上线。这是新华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次改版以加强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报道、做大做强融合传播平台、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内容+技术+...

    时间:01-01
  • 奔跑吧,向曙光

      零点时分,正是冬夜最深最冷的时刻,纪年在此刻辞旧迎新。   在已经过去的2022年,我们经历过365个黑夜,也满怀着憧憬迎来365缕曙光。我们在黑夜中从不彷徨动摇,因为我们对曙光的到来笃定自信。   这一年,奥运圣火再临北京。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44名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稚嫩的童声将带...

    时间:01-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