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张桂梅老师的新年来信:即便暂时迷茫,也要努力发光

2022-12-31 14:19:03

来源:新华社

  新的一年要来了。张桂梅老师受邀,为新华社微信夜读栏目写了一封信,现刊出,分享给广大读者。

  信中,张桂梅老师分享了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故事:曾经在寒冷中,她感受到了别人给予的温暖,她铭记一生,并努力想把它传递下去。

  2023,她寄语大家:即便暂时迷茫,也要努力发光。

 

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张桂梅。

  新的一年快来了,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你们说说心里话,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温暖的事。

  过去这一年,我的工作生活变化不大,和以往许多年一样,每天陪女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姑娘们上课、自习,陪她们唱着歌赶赴高考考场,寒暑假去学生家家访……这一年,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们又努力送走了100多名毕业生,姑娘们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

  过去一年,有开心,也有烦恼。我65岁了,身体积累了不少老毛病,因为脚部的类风湿,还坐了一段时间轮椅,这让我十分懊恼,经常在心里抱怨自己“太不争气”。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一年肯定也各有各的不容易吧?其实我和你们一样,每天为了女高的各种事情着急上火,哪个班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状态又不对了,都会让我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回想起来,这样不那么“舒服”的状态,在我大部分的人生中似乎都是常态。

  我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老幺,原本拥有全家人的宠爱。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青年时期,父亲又离我而去。本以为来到大理后,有一份稳定的教书工作,遇到爱我的丈夫,就能过上平淡安稳的生活了。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破了我的人生计划,我的丈夫被查出重病,尽管全力筹钱治疗,但坚持了一年后,他还是离开了我。

  那时候的我,心像被抽空了一样,感觉大理的山不美了,水也不绿了……后来,我要求调岗到了偏远的丽江华坪。说是“调岗”,其实就是想找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不会让我记起生命中任何美好的地方,躲起来,把自己“流放”了。

  那时的我心想,我都无欲无求了,命运还能奈我何呢?但命运有时就是这样,不会因为你的自我放逐,就停止对你的打击。到了华坪后没多久,我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摸上去就像里面有一块石头。当时,我带的毕业班即将中考,我哭了一整晚后决定,不治了。

  直到几个月后中考结束,我才把得病的事情告诉学校。让我没想到的是,县里专门帮我联系医院去昆明做了手术。学生在得知我生病后,还去山上给我采野核桃,剥了满满一大盆核桃仁,两手被核桃染得黑乎乎的。还有学生家长去山上采野灵芝,磨成粉,让我拌在饭里吃。他们说,吃这些能治病。

  当时的我,对未来几乎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但这座小城的人们用最朴实的爱温暖了我,照亮了我原本十分黯淡的人生。从那之后,我对自己说,好好活下去,活着还可以还还人情债。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总会在某一个瞬间觉得自己真的扛不住了,真的无路可走了,似乎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我很庆幸,在我人生最黯淡的时刻,有人为我照进了一束光。

  当我决定“放弃”人生的时候,人生并没有“放弃”我。我也告诉自己,从今以后,要努力地发光,照亮自己的人生,照亮身边的人。

  朋友们,给你们写下这封信,并不是想和你们一起再咀嚼一遍我曾经历的苦难,或者给你们指出一条通往幸福彼岸的捷径。

  我只能靠自己有限的经验告诉你们,人生是一段必然充满不易、也处处暗藏希望的旅程。我们无法预测前路还有多少荆棘曲折,就像我们不知道自己身上还藏着多么巨大的潜力。

张桂梅在陪学生们做课间操(2022年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每个人的旅途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许你正在拼命学习准备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也许你正在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四处奔波,也许你正经历着孤独、困惑、怀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向着心中的目标,即便暂时迷茫,也要努力发光,照亮脚下的每一步路。

  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必将引领我们走向心中的远方。

  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张桂梅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中)。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出品:李俊、李银

  监制:齐慧杰

  统筹:李瑜、张书旗、李永锡

  终审:周年钧、姜晨

  记者:庞明广、周磊

  主播:吴炜玲

  编辑:雷雯雯、伍越、王宜玄、卿珊、马骁驹、徐步云、张欢、聂毅

  美术设计:赵丹阳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云南分社

  新华社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些金句,给你我以力量!

      出品:李俊   监制:常爱玲、齐慧杰、周宁   策划:焦旭锋、李丽洋   制作:刘思录、殷哲伦、卓越   终审:于卫亚、曹建礼   新华社客户端出品...

    时间:01-01
  • 更丰富更便捷更多元 新华网改版升级全新亮相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于1月1日全新改版上线。这是新华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次改版以加强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报道、做大做强融合传播平台、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内容+技术+...

    时间:01-01
  • 奔跑吧,向曙光

      零点时分,正是冬夜最深最冷的时刻,纪年在此刻辞旧迎新。   在已经过去的2022年,我们经历过365个黑夜,也满怀着憧憬迎来365缕曙光。我们在黑夜中从不彷徨动摇,因为我们对曙光的到来笃定自信。   这一年,奥运圣火再临北京。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44名山里娃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颂》,稚嫩的童声将带...

    时间:01-01
  • 钟华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2023年新年献词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2023年新年献词   钟华论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这是挥别的时刻,也是前进的起点。   “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凝聚起坚定信心、共创未来的强大正能量。   时光无言,在人心深处镌刻...

    时间:12-31
  • 人民日报社论:锚定奋斗目标 创造新的伟业——元旦献词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人民日报1月1日社论:锚定奋斗目标 创造新的伟业——元旦献词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

    时间:12-31
  • 国风创意视频|时光之辰

    十二时辰,昼夜更替,奔流不息; 四季之辰,循环往复,造就历史;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汇聚十载。 十载之辰,风雨兼程,气象万千; 十载之辰,潮头掌舵,破浪前行。 十载之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新征程上,14亿多中国人民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 今朝盛景,明日更可期!   出品:孙志平   制片:樊华   统筹:杨咏、...

    时间:12-31
  •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圆满落幕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12月31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圆满闭幕。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联合主办,9月27日开幕以来,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观,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展览紧扣“奋进...

    时间:12-31
  • 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元旦春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日前,中央文明办印发《关于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为主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真情服务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   通知强调,...

    时间:12-31
  • 驻村新观察|农业新手亲历农村新变化

      今年9月,记者来到重庆市垫江县,脱掉鞋子、挽起裤脚、在田间地头行走,开启了一段驻村新生活。从前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此次在这里亲历了农村的新发展。   记者:杨仕彦...

    时间:12-31
  • 驻村新观察|记者驻村札记:从点滴中体会村庄之变

      新华社石家庄12月31日电(记者杜一方)今年6月,记者来到冀南平原上的新河县寻寨镇南杜兴村,开启为期4个多月的挂职锻炼。   记者在挂职蹲点调研期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瓜农街头卖瓜、开拖拉机收玉米、摊晒秸秆喂牛羊……   走访脱贫户是驻村第一件事。33户脱贫户家家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他们说得最多的还是:“不愁吃...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