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贯彻——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十

2022-12-29 09:51: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贯彻——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十

  新华社记者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览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一词出现20余次。

  贯就是串,彻就是通;上下贯穿,通达至底。从这个词,可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令出如山、言出必行,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的作风和品格。

  贯彻之源——中国共产党在狠抓落实中锻造出强大政治执行力

  10月25日下午,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正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党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话语掷地有声。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善于把远大理想、最高纲领同脚踏实地、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这正是“贯彻”二字的力量所在。

  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新的胜利,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抓贯彻落实: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决定了要做的事,就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福建宁德工作时,用了两年时间清理干部非法占地建私房,不达目的不罢休;在浙江抓“三农”工作,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向基层干部宣讲……

  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总是亲自调研、亲自督促、反复去抓——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就主持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并始终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严格执行,十年如一日,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深入。

  以钉钉子精神抓扶贫,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先后6次就“秦岭违建”作出批示指示,直至千余栋违建别墅被整治、相关人员被查处,彰显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一以贯之,方得始终。坚定不移执行、不折不扣贯彻,中国共产党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贯彻之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2020年4月21日下午,雨后初霁,陕西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里,满山绿意,茶香扑鼻。

  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向正在工作的茶农们迎面走来。在他身旁的,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从党的总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出现在产业扶贫第一线共抓脱贫攻坚,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上下贯通、一贯到底的密码。

  这个组织体系,贯彻的意志坚定不移——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

  在一个拥有9600多万名共产党员、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不折不扣、充分彻底地将党中央意志转化为每名党员的实际行动,至关重要。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因而更加团结统一。

  这个组织体系,贯彻的制度严密系统——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共同构成的科学组织体系。

  横到边、纵到底,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在无数个险要关头、关键时刻,这一严密组织体系发挥出了强大的组织力量。

  从血火交织的硝烟战场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从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到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党的组织肌体“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因而创造了一项项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贯彻之要——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视域中,讲政治从来不是抽象玄虚的,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执行力。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以强大执行力将马克思主义变成行动。

  秉持一贯到底的作风,向着光荣和梦想开启新的远征,“贯彻”二字,依然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关键密码。

  新征程上看“贯彻”,要铺开“全面覆盖”的广度。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二十大所作出的决策部署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需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谋划和推动地区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新征程上看“贯彻”,要推进“彻彻底底”的深度。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施工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新征程上看“贯彻”,要秉持“贯穿始终”的态度。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就更需要我们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攻坚克难,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魄能力开拓进取,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回首来时路,我们始终以一以贯之的态度披荆斩棘,攻克前进之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站上新起点,我们仍要秉持一贯到底的作风,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向着更伟大的胜利进发。(记者林晖、胡浩、王鹏、徐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韩正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2月29日在北京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通电话。   韩正表示,当前中新高水平合作蓬勃发展,前瞻性、战略性、示范性更加凸显。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同李显龙总理在曼谷线下会晤,就两国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战略沟通,为下阶段中新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是深化...

    时间:12-29
  • 回眸2022|数字记录奋进的中国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亮相、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胜利完成……   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十四亿多人取得的伟大成就,回眸2022,奋进的中国不断实现新的飞跃。   ...

    时间:12-29
  • 这是最近医生护士的朋友圈

    这是最近 医生护士们的朋友圈 急诊医生高佳敏 坚守了又一个急诊夜班后发圈 “容许我当两天逃兵” 她给自己的病假设定了 一个期限:两天 急诊医生金鑫,短暂病假后返岗 虽然心里放不下家中97岁的姥姥 但还是一头扎进 “人潮汹涌”的急诊大厅 放射CT量急剧上升 孙军主动请缨返岗,投入战斗 骨科的管医生 跑去“发热门诊”支援...

    时间:12-29
  • 权威快报丨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发布

      国家文物局12月29日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从31家申请评定、62家申报立项单位中,最终确定19家评定单位和32家立项单位。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2010年启动以来,逐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大型古...

    时间:12-29
  • 新华全媒+丨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在四川雅江开工建设

      新华社成都12月29日电(记者薛晨)29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的重点项目,两河口混蓄项目是四川省首个抽水蓄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   29日上午,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仪式现场。新华社...

    时间:12-29
  • 陕甘宁有了高铁环线

      新华社兰州12月29日电(记者李杰)29日,银(川)兰(州)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迎来了首条高铁环线,老边区凝聚起发展新动能。   银兰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京呼银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终于甘肃省兰州市,与已通车的宝兰高铁、银西高铁相接,构建起了陕甘宁高铁环线...

    时间:12-29
  • “数字资产创新探索计划”发布首批成果 “数元”多模态数字资源综合平台正式上线

      12月29日,“数字资产创新探索计划”在第六届可信区块链峰会上正式启动。该计划由中国信通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下简称“国物平台”)、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简称“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深圳证券通信、上证所信息...

    时间:12-29
  • “乙类乙管”了,这些事还要提个醒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乙类乙管”之后,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12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给出了权威解答。 ( 编辑:王莹   设计:程媛媛 )...

    时间:12-29
  • 新华全媒+|2022,致人海中的那个你

      2022这一年,你我也许曾在人海相遇,却又不止于擦肩;2022这一年,奔波的路上不只有辛苦,沿途也有美景;2022年的旅途上,曾有他们送过我们一程。   2022年,有这样一瞬间,他们仿佛是一束光;2022年,总有这样的善意,也许只是一瓶水、一餐饭、或是白衣执甲的千里驰援,陌生人的善良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致人海中的那个你,2022年,感...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