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年终经济观察|坚持扩大内需 提振投资消费“双引擎”

2022-12-28 13:49:52

来源:新华社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稳投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据统计,前10个月,我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3.1%,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2%。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今年以来,政策加力促消费加速恢复,线上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发展方向。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行稳致远。


  出品:孙志平

  制片:樊华

  统筹:秦大军

  主编:关桂峰

  编导:畅舒婷

  动画:杲均丰

  记者:卢鹰、刘海、吕泽、张梦洁、岳文婷、邓浩然、屈彦、金剑、冯开华

  配音:胡函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韩正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2月29日在北京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通电话。   韩正表示,当前中新高水平合作蓬勃发展,前瞻性、战略性、示范性更加凸显。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同李显龙总理在曼谷线下会晤,就两国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战略沟通,为下阶段中新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是深化...

    时间:12-29
  • 回眸2022|数字记录奋进的中国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亮相、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胜利完成……   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十四亿多人取得的伟大成就,回眸2022,奋进的中国不断实现新的飞跃。   ...

    时间:12-29
  • 这是最近医生护士的朋友圈

    这是最近 医生护士们的朋友圈 急诊医生高佳敏 坚守了又一个急诊夜班后发圈 “容许我当两天逃兵” 她给自己的病假设定了 一个期限:两天 急诊医生金鑫,短暂病假后返岗 虽然心里放不下家中97岁的姥姥 但还是一头扎进 “人潮汹涌”的急诊大厅 放射CT量急剧上升 孙军主动请缨返岗,投入战斗 骨科的管医生 跑去“发热门诊”支援...

    时间:12-29
  • 权威快报丨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发布

      国家文物局12月29日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从31家申请评定、62家申报立项单位中,最终确定19家评定单位和32家立项单位。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2010年启动以来,逐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大型古...

    时间:12-29
  • 新华全媒+丨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在四川雅江开工建设

      新华社成都12月29日电(记者薛晨)29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的重点项目,两河口混蓄项目是四川省首个抽水蓄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   29日上午,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仪式现场。新华社...

    时间:12-29
  • 陕甘宁有了高铁环线

      新华社兰州12月29日电(记者李杰)29日,银(川)兰(州)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迎来了首条高铁环线,老边区凝聚起发展新动能。   银兰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京呼银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终于甘肃省兰州市,与已通车的宝兰高铁、银西高铁相接,构建起了陕甘宁高铁环线...

    时间:12-29
  • “数字资产创新探索计划”发布首批成果 “数元”多模态数字资源综合平台正式上线

      12月29日,“数字资产创新探索计划”在第六届可信区块链峰会上正式启动。该计划由中国信通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下简称“国物平台”)、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简称“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深圳证券通信、上证所信息...

    时间:12-29
  • “乙类乙管”了,这些事还要提个醒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乙类乙管”之后,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12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给出了权威解答。 ( 编辑:王莹   设计:程媛媛 )...

    时间:12-29
  • 新华全媒+|2022,致人海中的那个你

      2022这一年,你我也许曾在人海相遇,却又不止于擦肩;2022这一年,奔波的路上不只有辛苦,沿途也有美景;2022年的旅途上,曾有他们送过我们一程。   2022年,有这样一瞬间,他们仿佛是一束光;2022年,总有这样的善意,也许只是一瓶水、一餐饭、或是白衣执甲的千里驰援,陌生人的善良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致人海中的那个你,2022年,感...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