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多措并举城乡宜业更宜居(美丽中国)

2022-12-22 08:05:0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多地多部门加大城乡建设力度,提升城乡社区绿化水平、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精准管理,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公园是附近不少居民喜爱的好去处。园内自然景观与休闲设施兼具,适宜散步健身、休闲放松。不过,近年来,除了泽州公园这样的综合性公园,不少家门口的小公园、小花园也成了晋城市民休闲活动的新选择。

在泽州公园旁的凤台社区,居民邢永爱摆摆手说:“以前邻居们喜欢去泽州公园,现在我们社区里自己就有了小花园!”

为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平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乡村“四旁”植树15亿株以上,全面巩固提升国家森林乡村,绿化一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居住点,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乡村、绿美乡村,乡村自然生态得到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不仅是山西晋城,在福建福安、重庆北碚等地,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都在有序推进。

建设“口袋公园”、进行城市绿化,增强群众幸福感

凤台社区位于晋城市中心,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翻看凤台社区当年的照片,映入眼帘的是坑坑洼洼的小区路面,泥水与垃圾混在一起,违章建筑旁杂草丛生,“蜘蛛网”电线满天飞。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马阳光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晋城市已改造完成130个老旧小区。

蓝红色相间的跑道,整齐的绿篱,在凤台社区,新建的“小公园”成了居民休闲好去处。“可漂亮呢!现在环境这么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园的风景。”邢永爱笑着说。

小区里有公园,出门亦是公园。在晋城高平市,一个个“口袋公园”让居民的幸福感“直线上升”。“我们建设了众多不同主题的‘口袋公园’。”高平市委书记原健介绍:“我们利用老旧小区周边的边角地、废弃地,结合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增加绿植游园、景墙雕塑等。今年打造了50个‘口袋公园’,让群众推门见绿、移步入园。”

今年,晋城市推出“云赏花”活动,一个月时间里共吸引500万人(次)在线上参与互动。晋城市市长薛明耀介绍:“我们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进行城市绿化,为‘康养晋城’持续蓄能。”

目前,晋城市城市绿色生态建设项目已完成种植法桐、紫薇、玉兰等各类苗木14万余株,绿篱及地被植物160万平方米,观赏类作物515万平方米。全市已建成396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圈、270公里城市绿道,城市绿化覆盖率45.8%,城市绿地率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平方米。

据介绍,山西还扎实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和雨污分流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天222.5万立方米,基本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

整治黑臭水体,提升城乡水环境品质

提起门前那条河,缪宜武有说不完的话。缪宜武家住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石马街。门前有条河名为穆阳溪,自古就是穆阳镇人民的母亲河。“家家户户沿河而建,洗衣做饭都在河边。小时候我还常下河游泳呢。”缪宜武回忆。

然而,随着城镇的发展,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穆阳溪污染日益严重。

2014年,福建省全面启动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2015年,福安市启动穆阳溪水系治理。2016年,穆阳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被列为福建省首批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之一。

清理垃圾,整治河道,截污清淤,腾退沿河工厂……2017年,在治水的基础上,当地又结合穆阳溪自然景观,补植绿化,建设休闲步道、亲水亭台等。如今的穆阳溪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饭后,缪宜武常沿着河边散步。爱好摄影的他,走走拍拍,如今,手机里已存了近百张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穆阳溪美景。

近年来,福建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开展“点线面”攻坚、宜居环境建设、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等行动。2021年,全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4.06%,实现园林城市全覆盖;所有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消除。同年,全省累计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5400个。今年又实施6900个项目,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今年,在穆阳溪生态安全水系工程的基础上,穆阳镇重点打造穆阳溪生态夜景工程,让居民能赏沿岸灯光秀,看一场水幕电影……“如今,穆阳溪沿岸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还发展为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穆阳镇党委书记阮贵章说。

科学处置生活垃圾,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积极性

刚吃过晚饭,陈德玉就要去工作了。每晚6时,是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梅家湾附近村民集中投放垃圾的时间。作为本院落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陈德玉要到现场指导。“以前垃圾要么堆在房前屋后,要么堆在田坎上,堆多了就一把火烧掉。不仅不好看,还对环境有害。”陈德玉说,“现在进行了人居环境改造,我们眼里可容不得垃圾了。”

如今的梅家湾,一幢幢农家小楼整洁美丽,房前屋后都是花草和绿树。

“我们梅家湾院落的农房风貌改善采取‘财政投入+农户自筹’的形式。村民尝到了甜头,参与劲头很足。”东升村党总支书记江洪流介绍,村民的房屋外立面改造资金由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公共环境的改造资金由财政解决。“梅家湾24户人家的房屋改造中,政府和村民出资比例约为1∶2。”江洪流说。

农村垃圾收运和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怎样解决?梅家湾设有一个垃圾回收点,共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四类。除有害垃圾每周定时清运外,其他垃圾每日清运。村干部、党员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引导村民正确投放垃圾。

对于污水处理,当地采用了“集中+分散”的方式解决。在人员密集场所利用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在较为分散的院落则安装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器。像梅家湾这样的分散式院落,就在村民集中处地下安装了小型污水处理器,有的七八户共用一个,较为分散的人家一两户共用一个。生活污水进入设备后直接净化,最后生成清水和有机肥,同时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和粪便人工清掏两大难题。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全国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比2012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

(综合本报记者乔栋、王崟欣、蒋云龙、丁怡婷、寇江泽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2日 17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

      农业文化遗产——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核心阅读   今天,在中国广大的农牧区,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在传统农耕生态系统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农田和牧场,到处都有守护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动人篇章。   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先民的智慧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的...

    时间:12-24
  • 2023年中央广电总台春晚标识和吉祥物发布

      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为主题,正式发布官方标识和吉祥物形象“兔圆圆”。   据介绍,“兔圆圆”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春晚吉祥物IP。其整体形象在中国白兔的特征基础上,融入了传统中国工笔审美风格,采用3D...

    时间:12-24
  • 平凡的岗位 奋斗的故事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岁末将至,本版推出特别策划,走近5位普通人的生活,致敬平凡中蕴藏的蓬勃力量。他们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

    时间:12-24
  • 微视频|深情系农事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一眼望不尽的苹...

    时间:12-23
  •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冬季天气寒冷,又面临疫情风险,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作出解答。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12-23
  • 民政部要求做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药保障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高蕾)民政部22日召开全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就全力推动疫情防控中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用药优先保障工作进行专项部署。   会议指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用药优先保障有明确部署。各地民政部门要立即开展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

    时间:12-23
  •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赓续传统再建新功——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赓续传统再建新功——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   新华社记者王琦、范思翔   “民盟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我继续担任民盟中央主席,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可辜负。”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3日在京闭幕,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顺利完成。在接受新华社...

    时间:12-23
  • 丁仲礼同志简历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像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丁仲礼,男,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   1978年-1982年 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   1...

    时间:12-23
  • 回首·2022丨上天入海、乘风破浪……纵览2022那些国之重器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2 中国在装备制造、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 我们制作了精美海报 图说一年来各领域走过的壮阔征程 此为第一期 纵览2022那些国之重器   上天入海、乘风破浪、贯通聚能、极目远眺、御风翱翔!   统筹:焦旭锋 殷哲伦 设计:殷哲伦 编辑:张铎 卓越 终审:于卫亚 陈知春 记者:马知遥...

    时间:12-23
  • 权威快报丨我国8个民主党派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12月7日至23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北京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此次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1531名、中央常委365名,中央委员平均年龄约为54.5岁,...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