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

香港金融科技发展迸发创新活力

2023-11-10 06: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由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以下简称“财库局”)与投资推广署主办的第八届香港金融科技周近日举办。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活动之一,本届金融科技周以“金融科技新定义”为主题,来自金融、科技企业和机构的代表人士围绕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和大湾区金融科技合作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秉持“稳步创新”理念

  为了配合“金融科技新定义”主题,香港特区政府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在科技周举办期间公布一系列新措施,对未来12个月推出的举措进行细化,以加强财富科技、保险科技、绿色科技、人工智能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等应用。

  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孙煜在金融科技周活动中表示,科技正在重塑金融业的服务模式。人工智能融入银行服务可以简化沟通、提高准确性,并提升机构的整体生产力。

  近年来,在不断更迭的科技浪潮中,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迅速扩张。创新公司、初创企业以及大型金融机构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和数字支付等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金融领域的效率,也赋予了消费者更多便利和选择。

  香港特区政府秉持着“稳步创新”的做事理念,使金融科技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香港金管局2021年就推出“金融科技2025”策略,鼓励金融业界在2025年前全面应用创新的金融科技,通过先进科技将银行监管过程数字化。金融科技要创新,离不开法律和政策护航。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更新法规框架等政策措施,为创新公司和初创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前瞻思维和政策支持为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植入更多创新基因,使香港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创新中心之一。香港投资推广署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已有超过800家金融科技公司和超过3900家初创企业,有超过10家独角兽企业在香港建立总部。在此前公布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数”中,香港位列亚太区第一及全球第九名。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周期间,财库局也公布了多项措施,旨在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加强它们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具体措施包括:推出新的综合基金平台;欢迎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访港内地旅客和前往内地的香港居民;促进虚拟资产和Web3.0领域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应用和创新,并进一步完善监管架构。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以来致力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以提升香港金融服务业及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赋能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和产品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并为市民提供更方便、更便宜、更普惠的金融服务。

  利用金融科技助推实体经济,是特区政府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今年4月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就曾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话题发表演讲。

  近年推出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正显示香港坚定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心。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介绍,从推出新的综合基金平台到欢迎更多数字人民币应用方案等举措,都将惠及实体经济并为发展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提供更强大动力。

  许正宇所说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方案,是指香港八达通公司与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合作,在深圳市罗湖区设置自助发卡机,以便香港居民使用八达通购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此外,中银香港也推出数字人民币服务,便利内地旅客在香港的购物时使用数字人民币。这些做法受到往来香港与内地人士的欢迎。

  湾区深化合作正当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出席金融科技周相关活动时说,中国人民银行将与香港金管局及澳门金融管理局签订三方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他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创新和科技中心。大湾区作为最开放、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集群之一,在发展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合作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同比增长了40.1%;跨境汇划金额同比增长4.1倍。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认为,随着大湾区互联互通的不断深化,消费者对于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深港两地银行间协同互补,打造类似“金融漫游”的潜力巨大。

  在毕马威中国华南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李嘉林看来,大湾区金融市场开放、区域产业链升级、科技创新进程加速、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及跨境金融产品需求增加的趋势,给金融企业带来庞大的市场发展机遇。这正是以金融业为“老本行”近年又锐意发展创科的香港最为看重的。

  时不我待。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本届香港金融科技周适逢金管局成立30周年,也是创科发展瞬息万变、崭新意念和机遇不断重塑金融科技领域的时代。“香港金融服务业需拥抱这些变化,让我们继续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前沿,并实现‘金融科技2025’策略订下的愿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香港都会大学进驻深圳虚拟大学园推动两地科研成果产业化

    人民网香港11月15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都会大学14日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举行入园签约仪式,这是首间进驻深圳虚拟大学园的香港自资院校。都大将于园内成立“香港都会大学深圳研究院”,致力推动两地在教育及科研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香港都会大学校长林群声表示,作为首间进驻深圳虚拟大学园的香港自...

    时间:11-15
  •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名作在香港亮相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团队共同检查及安装拉斐尔的《圣母子与施洗者约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供图人民网香港11月15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14日宣布,将于本月22日呈献特别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这是香港首次展出英国国家美术馆馆藏。香港故宫博物馆表示,展览的52...

    时间:11-15
  • 贺一诚发表澳门特区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特区政府新闻局供图人民网澳门11月14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14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题为“巩固提升,多元发展”的《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报告明确提出,2024年施政总体方向是:巩固复苏,聚力多元,优化民生,提升发展。报告指出,总体来看,澳门特区呈现疫后经济快速复苏、社...

    时间:11-15
  •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发表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新华社澳门11月14日电(记者刘刚、李寒芳)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14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2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题为《巩固提升,多元发展》。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澳门特区呈现疫后经济快速复苏、社会大局稳定祥和、各项事业稳健推进的良好态势。但也需清醒看到,复苏和发展不均衡,一些行业、企业和居民还未完全摆脱疫情冲...

    时间:11-14
  • 首届香港桂冠论坛举行 共话创科新机遇

      新华社香港11月13日电(记者谢妞)首届香港桂冠论坛13日在港开幕,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个领域的20余位邵逸夫奖得奖者与200余位青年科学家交流互动,分享研究成果及科研心得。  在开幕仪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

    时间:11-14
  • 聚焦大湾区丨融合创新添活力——粤港澳大湾区成创业就业“沃土”

      新华社深圳11月13日电 题:融合创新添活力——粤港澳大湾区成创业就业“沃土”  新华社记者王丰、王丽丽、陆浩  “在前海,我们可以借助香港的科研资源、风投资源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传统产业资源,并联合大湾区的人才辐射优势,加速产业发展与产品孵化。”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圳幻影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

    时间:11-14
  • 中央歌剧院澳门传唱中外经典

      新华社澳门11月13日电(记者刘刚 李寒芳)在两天的演出之后,中央歌剧院13日在澳门城市大学举办《用歌声讲故事》讲座活动,由大型原创交响组歌《古田颂》词曲作者分享作品创作经历。这是中央歌剧院连续第三年走进澳门校园。  澳城大校长刘骏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为师生和内地艺术家们近距离交流构建平台,增进师生对中...

    时间:11-14
  • 香港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发展高峰论坛 聚焦共商共建

    人民网香港11月13日电 (记者陈然)由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和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青年发展高峰论坛13日在香港举行。论坛以“由香港出发,联通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阿联酋、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香港本地近300名青年代表参与。 论坛主办方...

    时间:11-13
  • 丘成桐等7位科学家获颁2023年度邵逸夫奖

      新华社香港11月12日电(记者张雅诗)2023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1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包括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内共7位国际科学家分获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为120万美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颁奖典礼上致辞表示,得奖科学家的成就不仅体现他们对学术卓越的追求,也对全球科学...

    时间:11-13
  • “村超”到港,奔赴一场情谊之约

      新华社香港11月12日电 题:“村超”到港,奔赴一场情谊之约  新华社记者韦骅、陆敏  11日的香港大球场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贵州省榕江县的“村超”联队,正在这里迎战香港明星足球队。  一边是享誉世界的“东方之珠”,一边是曾经贫困的贵州山村,二者用主客场足球赛的对战方式接连擦出火花;一边是家喻...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