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

香港科学家陈清泉:中国电动汽车“领航员”

2023-05-15 09:14: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香港5月14日电 题:香港科学家陈清泉:中国电动汽车“领航员”

  新华社记者陆敏 张雅诗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颁奖词说,“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

  2023年3月,香港科学家陈清泉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5月8日,香港科学家陈清泉接受记者访问。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我得过国际上很多大奖,但这个奖意义特殊。我深感荣幸,这也是一种鞭策,提醒我分秒必争,老当益壮。”他说。

  陈清泉是香港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轮值主席。自20世纪80年代把研究方向聚焦于电动汽车,他在这一新能源赛道已经驰骋了40多年。

  “漂亮的汽车能不能不冒烟?”

  走进陈清泉在香港大学的办公室,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幅电动车设计图,车牌号为“U2001”。

  这是1993年陈清泉原创设计的第一款电动车。“U表示联合,2001表示展望21世纪。”他介绍说。

  汽车采用集成动力、高能量电池和智能化的驾驶辅助系统,百公里加速6.3秒,最高速度11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达到180公里。

  “我当时提出了动力集成概念,可以减少体量,提升性能,现在已成为业界主流。”他说。

  因其跨时代的科技理念,这款车在香港一经亮相,便引起了业界的瞩目。鲜为人知的是,那个时候,陈清泉在电动车领域已默默耕耘了十年之久。而他与电动车最早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儿时。

  1937年,陈清泉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他的父亲在当地经营一家公交公司,车辆包括出租汽车、中巴和小巴。公司每次买来新车,陈清泉都争着要陪乘“试驾”,新款式、新性能让他着迷。但一进入维修车间,汽车立刻变得“很丑”,“维修工身上手上都是油污”,他想,“漂亮的汽车能不能不冒烟呢?”

  1953年,16岁的陈清泉考入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机电系。当时有门课程叫“矿井电机车”,课上提到矿井用车不用内燃机,而是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这再次启发了他的思考:“这样的原理可不可以用在汽车上?”

  后来,为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陈清泉南下香港,并在港大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1982年,他博士毕业留校任教。

  通过大量学习研究,陈清泉预判出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决定以此为研究方向。他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为现代电动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他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创新作出突出贡献,成为中国电动汽车技术的领航员。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同年,陈清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香港迎来科学的春天

  “落后就要挨打,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我感受很深。”从回到祖国开始,陈清泉就立下了科技报国的宏愿。

  86岁的陈清泉思维敏捷,记忆力过人,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历程,如数家珍。

5月8日,香港科学家陈清泉接受记者访问。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我总结了三个‘空前未有’——国家对科技的迫切需求空前未有,国家对我们科学家的爱护和期望空前未有,作为科学家为国家为世界贡献的机遇空前未有。”他说。

  2017年6月,包括陈清泉在内的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

  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这说明香港的科技发展牵动着中央的心。”陈清泉说。

  如今,国家科研资金可以“过河”到港,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申报参与国家科研项目。一系列支持香港创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已陆续出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去年6月30日,习主席来到香港科学园考察,同在港两院院士和科研人员、青年创科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

  “当时我就在现场,内心十分激动。”陈清泉说,“我感到,香港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汽车革命进入下半场

  电动汽车与普通人的日常出行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它不但科研上要有创新突破,还要能“落地”成产品,不仅要解决材料、工艺、成本问题,还要考虑用户需求和市场接受度等,才能实现商品化,进而达成产业化。

  以“U2001”为例,陈清泉当时提出的电机、电控、电池“三合一”的集成概念,因为符合市场需求,很快成了主流,现在已发展到了“多合一”。同样,他提出用半导体来制冷,以替代有污染的冷却剂,但由于半导体成本比较高,即便理念好,至今仍没有实现产业化。

  “从科学变成技术,从技术变成产品,市场要能接受,才能一步步地向前推进。”陈清泉说。

  一直以来,香港的基础研究较强,而应用研究较为薄弱。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深圳有鹏城实验室、有众多创科企业,东莞有完备的配套加工,可以优势互补,深度对接。

  “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科创竞争力,就要建立大湾区科研生态链,重点是资源共享、强化协同。”陈清泉说。

  在陈清泉看来,汽车革命的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

  “上半场是电动化,现在要进入下半场,核心技术是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他说,未来汽车不再是单一的汽车产品,而是由传统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动出行空间转变,实现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和人文网的融合。

  接受采访时,陈清泉正忙着为本月下旬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准备发言稿,继续宣讲他的汽车革命理念。

  “科学家就是要找出自然界的规律,造福人类。搞科研,首先要有前瞻性的思维,”他说,“找准了方向就要坚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袁隆平就是我的榜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5月16日正式生效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任沁沁)为更好促进粤澳两地交流发展,今年2月,公安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互认换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协议》,实现内地与澳门驾驶证免试互认换领。记者15日从公安部获悉,该协议于2023年5月16日正式生效。  根据协议,内地与澳门承认对方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一方准许持有对方...

    时间:05-15
  • 澳门为78位护士颁发“长期服务奖”

    人民网澳门5月14日电 (记者富子梅)2023年度国际护士节之际,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于12日、13日分别举办“长期服务奖嘉许典礼”和“国际护士节护理专业研讨会”。56位护士获得澳门特区政府颁发的二十年长期服务奖、22位护士获颁三十年长期服务奖,赞扬和表彰他们为护理工作做出的贡献。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副部长田小平...

    时间:05-15
  • 2023澳门国际博物馆日嘉年华开幕

    人民网澳门5月14日电 (记者富子梅)为响应5·18国际博物馆日,澳门二十座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23澳门国际博物馆日嘉年华”14日开幕。活动现场设有舞蹈表演、摊位游戏、体验活动、工作坊及线上游戏等,内容丰富多彩,绽放文博魅力,吸引了市民踊跃参与。澳门国际博物馆日嘉年华活动现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供图)本年度国际...

    时间:05-15
  • 香港已有逾119万市民签名支持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

      新华社香港5月14日电(记者韦骅)香港各界撑完善地区治理大联盟14日公布,5日至13日,共有超过119万名市民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签名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  特区政府5月初公布了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据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介绍,这一方案按照3个指导原则进行,即国家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全面准确...

    时间:05-15
  • 同向协力同频共振

      图为一辆从香港开往珠海的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入境珠海。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考虑到内地访港客流增大,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博物馆取消了休馆日,并均在4月30日创下开馆以来的单日访客人数最高纪录。据统计,“五一”假期约171万人次入境香港,其中内地访客约62.5万人次。  “...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