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

粤港澳携手探路大湾区“跨境养老”

2023-05-13 06:1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入住广州市南沙区养老院的老人们相互交谈。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摄

  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正成为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多港澳老年人选择来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大湾区内地城市,在绿水青山中享受舒适的退休生活。

  今年以来,粤港澳共同发布养老服务“湾区标准”;广州向港澳老年人开放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床位;集养老、医疗等于一体的“澳门新街坊”也即将建成……眼下,粤港澳三地正携手合作,为推动大湾区“跨境养老”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

  

  港澳老年人“中意”大湾区

  “我的房间有电视、冰箱,柜子里放满了零食和水果。闲时就会到大厅弹钢琴。”香港居民何锡麒今年92岁,他和妻子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养老院生活已近4年。说起在南沙养老,夫妇俩赞不绝口:“此前我们在香港对比过多家养老院,最终选择来这里养老,不仅环境好,每月开销也只需2000多元。”

  价格合理、配套齐全、服务贴心……何锡麒夫妇居住的养老院正是今年广州南沙探索港澳居民“跨境养老”的首个指定试点。在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院区里,医务室、康复室、阅读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宽敞的房间内还配有独立洗手间、呼叫系统和无障碍适老化家具。

  “我们养老院不仅注重长者的日常起居和养护服务,还会提供多种娱乐活动和文化课程,如书法、音乐、绘画等,为长者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和文化体验。”广州市南沙区养老院院长卢永红介绍,目前养老院已接到许多港澳长者的入住咨询,希望能为他们营造家的氛围,在这里享受幸福的退休生活。

  除了入住养老院,不少港澳老人也选择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居家养老”。今年70多岁的马老伯是香港人,目前和老伴在广州海珠定居养老。他表示,广州有着“花城”的美誉,空气和居住条件都很好,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很方便。“我们每天都去附近的茶楼吃早茶,晚上和街坊邻居到公园散散步、聊聊天,这样的退休生活,香港的朋友们都很羡慕。”

  “港澳老人‘北上’养老是未来的大趋势,也是更好的选择。”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表示,港澳社会的安老养老服务多年来都供不应求,价格也相对较高。以香港为例,现阶段政府资助养老院的轮候时间平均在2年左右,最长可达34个月。如果老人选择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不仅能大大缩短轮候时间,还可以同等价格享受到优质的照护服务和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优势互补提升服务水平

  “我每天吃了早饭就来服务中心,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今年66岁的澳门居民康阿姨2017年起跟随女儿到珠海横琴生活。几年来,她几乎每天都到家附近的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参加广场舞班、旗袍班等活动,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朋友”。

  康阿姨说,在服务中心的长者饭堂,只需3元就能吃到一顿午餐,还能报名成为中心义工队成员和社区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我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近年来,广东各地积极引入港澳优质养老服务机构和民间团体,学习借鉴港澳养老服务理念、特点和经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珠海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引进香港仁山优社、澳门街坊总会等港澳知名养老服务组织进驻,为在当地生活的港澳老年人提供帮助。

  “在养老服务方面,港澳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各有所长。”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副理事长黄洁贞表示,内地有优质的养老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港澳则在老年医疗和社会养老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彼此可以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加快探索养老产业发展

  随着“跨境养老”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在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衔接等方面加快合作探索脚步。

  今年4月,粤港澳共同发布110项“湾区标准”,其中《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等多项标准涉及养老服务领域,为建立大湾区养老服务标准规范提供指引。“湾区标准”还推动实现内地与港澳之间医疗机构设立、医疗服务互认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让居民更便捷地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深圳,“香港长者医疗券试点计划”的使用范围今年也进一步扩大。除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香港长者也可在该院设立于龙岗区的荔枝苑社康服务中心使用医疗券支付相关费用,就医更加便利。此外,深圳还多举措推动大湾区社会保险发展衔接,向港澳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服务。目前,在深圳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港澳居民已经超过4万人。

  大湾区在医疗养老产业方面的巨大市场和机遇,同样吸引着港澳企业和投资者加速布局,目前已有多家港澳企业在粤开设或运营养老服务机构。澳门投资者罗盛宗表示,大湾区交通便捷,许多内地城市也推出港澳人士参加医保的政策,“我十分看好大湾区养老产业的发展”。

  “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交流培养方面,粤港两地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内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可以来香港参与相关培训,香港从业者也期待到内地交流,将智慧养老的先进经验带回香港。”陈志育表示,香港安老服务协会目前与多个大湾区内地城市保持紧密联系,为在大湾区发展港式安老服务的企业搭建平台。

  在黄洁贞看来,澳门企业可与内地企业合作完善养老、康复等产业链,不仅能带动更多港澳老年人在内地养老,还能激活澳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她介绍,位于横琴的“澳门新街坊”预计将于今年内建成,这项综合民生项目集住房、养老、医疗和社区服务等于一体,有望为大湾区“跨境养老”提供新的示范和经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全球人才峰会在澳门举办

    人民网澳门5月13日电 (记者富子梅)2023全球人才峰会日前在澳门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育、2023 ChatGPT/Open AI给人才培养及规划带来的挑战等热点话题展开对话交流,推动澳门多元转型发展中的人才市场开放建设,助力更多人才在大湾区建设中自我成长、展现才干。本次峰会是2023澳门 BEYOND 国际科技...

    时间:05-13
  • 同向协力、同频共振——香港加速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新华社香港5月12日电 题:同向协力、同频共振——香港加速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考虑到内地访港客流增大,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博物馆取消了休馆日,并均在4月30日创下开馆以来的单日访客人数最高纪录。据统计,“五一”假期约171万人次入境香港,其中内地访客约62.5...

    时间:05-13
  • 香港今年首季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

    新华社香港5月12日电(记者王茜)香港特区政府12日发表2023年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修订数字显示,香港第一季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统计数字显示,在访港旅游业和香港本地需求强劲复苏的带动下,香港经济在2023年第一季度明显改善。经季节性调整后实质本地生产总值环比上升5.3%。同时,经季节性调整后第一季度失...

    时间:05-13
  • 2023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在澳门闭幕

      新华社澳门5月12日电(记者李寒芳 刘刚)秀出前沿科技成果,搭建科技金融对接平台,共话产业发展与变革……为期三天的2023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12日在澳门落下帷幕,创新科技正成为澳门的崭新名片。  近10万平方米的展区热闹非凡,约600家展商充分展现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消费科技三大子品牌的科技产品,同期还...

    时间:05-13
  • 逾万名澳门青少年参与国情知识竞赛

    新华社澳门5月12日电(记者刘刚 李寒芳)记者12日从国情教育(澳门)协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该会主办的“第十五届青少年国情知识竞赛”吸引10836名来自澳门数十所中学和高等院校的学生参赛。本届比赛以“科技创新·现代中国”为主题,总决赛将于5月25日举行,届时30支晋身总决赛的队伍将竞逐中学和大学各组别的冠军。国情...

    时间:05-13
  • 第八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一带一路”地区邀请赛在澳门决出奖项

    新华社澳门5月12日电(记者李寒芳 刘刚)创意脑洞巧妙无限、创新模式精彩纷呈、创业火花激情迸发……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第八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一带一路”地区邀请赛12日在澳门决出奖项。46支参赛队伍分为初创组、天使组及成长组,进行分组路演。最终评选出初创组7强、天使组10强、成长组7强以及6个初创组优胜奖、1...

    时间:05-13
  • 渝港高层会晤启动渝港合作会议机制

    新华社重庆5月12日电(记者赵佳乐、陈青冰)渝港高层会晤暨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11日在重庆举行。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会晤共商加强全方位渝港合作,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并共同见证合作备忘录签署。袁家军表示,重庆和香港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两地交...

    时间:05-13
  • 外交部驻港公署正告美方:威胁制裁吓不倒中国人民,以港遏华终将自食其果

    人民网香港5月12日电 (记者陈然)针对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发表所谓“报告”,肆意抹黑香港国安法和特区司法制度,叫嚣对香港国安法法官实施无理制裁,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发言人指出,司法机构、法官与司法人员独立且不受干预地行使司法权力,是全球法治社会的基石,更是香港法治的名片。香...

    时间:05-12
  • 香港青年团体发表倡议书冀完善人口政策

    人民网香港5月12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青年·专业网络和香港青年联会12日发表《香港人口政策与措施倡议书》,就香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行调查及研究,呼吁特区政府完善相关人口政策。两个团体于4月就人口政策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收集市民对工作发展、生育政策及退休计划的看法。在收回的961份问卷当中,逾七成属...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