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

大湾区:以“软联通”促进“人才通”

2023-02-16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即将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让6类人才可以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由此获得1到5年内不限次数往来港澳、每次可停留不超过30天的便利。这是以“软联通”促进“人才通”的创新尝试,对推动大湾区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要让大湾区超级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9+2>11”的联动效应,打造互联互通的环境是先决条件之一。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硬联通”,方便的人才签注政策就属于“软联通”。而在“软联通”中,“人才通”又至关重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建设的主体。只有能引得来、留得住人才,让他们有宜居宜业的环境和施展拳脚的空间,大湾区建设才会有不竭的动能。

  打造世界级高水平人才高地,本就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目前,内地赴港澳从事商务、学术交流等活动的人员,可申办3个月或1年多次赴港澳商务或其他类签注,其中商务签注每次逗留时间不超过7天,赴港澳个人游签注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过7天。新的人才签注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相关行业人士已纷纷给出好评:“较目前赴港澳个人游签注‘大大放开’,促进湾区人才交流与合作”,“大大提升了大湾区人才来港的意愿”,“一次签证,多次往来,省却很多时间”“一旦开始实行会马上去办理”。

  除了便利性,签注新政还可提升交流合作的效率。一些科学研究项目需要长时间交流研讨,内地在港澳的一些投资或合作项目周期较长,相关人才可以一次在港澳逗留足够时间,就能更好地参与研讨、开展合作业务。如国家出入境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所说,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湾区人才、技术等要素便捷高效有序流动,更好满足湾区内人才之间交流交往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内地和港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推进大湾区“人才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港澳律师执业试点,再到如今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一项项民生举措不断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助力大湾区提升人才一体化水平。

  春回大地,潮涌珠江。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内地和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进一步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时机已经到来,高水平谋划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富有创造力的新政策将持续推进大湾区的“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一个拥有巨大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将加速呈现在世人眼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海南自由贸易港推介会在港举行

      本报香港2月15日电(记者冯学知)海南自由贸易港推介会15日在香港举行。  本次推介会以“新时代新开放新商机”为主题,采取“1专场+3专题”形式,向在场嘉宾宣介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投资机遇。首先由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进行专场海南自贸港综合推介,之后海口、三亚和儋州洋浦聚焦专业服务业、旅游业与高新科技、环...

    时间:02-16
  • 答谢中资企业赋能香港经济发展

      本报香港2月15日电(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与香港中国企业协会14日合办中资企业酒会,答谢中资企业对香港经济作出的贡献。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酒会并致辞表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香港已是外资进入内地市场以及内地企业投资世界各地的重要双向平台。香港正全力对接国家“十四五”...

    时间:02-16
  •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申请人数破万

      新华社香港2月15日电(记者谢妞)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15日表示,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推行7周后申请人数破万,申请者一半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孙玉菡在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后向传媒介绍,目前已处理的申请约8400宗、已批出的申请约7700宗。申请者以年轻人居多,30岁以下的申请者约占申请总数...

    时间:02-16
  • 央行将在香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票据

      本报香港2月15日电(记者陈然)香港金融管理局15日发出公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透过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总值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公告显示,总值100亿元的3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和150亿元的1年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可供合资格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成员以利率为标的,通过中央结算系统债券投标平...

    时间:02-16
  • 香港旅发局:1月访港旅客约50万人次

      新华社香港2月15日电(记者谢妞)香港旅游发展局15日公布数据,2023年1月访港旅客约50万人次,是2022年12月的3倍,相比2019年全年日均游客数量恢复约一成。除了以过夜停留中途站、探亲、商务等必要出行外,休闲旅客的比例也有增长。  数据显示,1月到港旅客中约28万人次来自内地,比2022年12月增加超过21万人次;非内地旅客...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