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用硼中子对抗癌症,明年底可投入使用

2023-11-16 15:56:53

来源:南方日报

  11月15日,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高交会展会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属历史上规模最大。

  本届高交会继续沿用“一展两馆”模式,在深圳会展中心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别设立展区,来自国内各地以及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家参展商参会参展,高端制造、先进医疗器械等成为“关键词”。

  展示高端制造产业创新成果

  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节能环保高性能非充气弹性支撑轮、数控机床用编码器及电主轴等系列产品……在2号馆,广东展团重点展出了高端制造产业创新领域中一批突破技术瓶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攻关力量和技术成果,有包括15家高校院所和21家企业的58个项目参加。

  记者在广东省科学院的展区看到,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利用人工智能高光谱传感技术,自研高光谱无损检测装备,解决陈皮、橘红、葡萄等中药材、农产品的在线品质分选问题,提升农产品数字化和品质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位于8号馆的中国科学院专馆,一台被称为“科学之眼”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引人关注。这是由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分辨率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突破至0.9纳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实现产业化,有效解决了前沿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尖端仪器“卡脖子”问题。

  “当前电动汽车存在的冬季续航缩水和低温启动难等问题,以后可能不复存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研究员唐永炳介绍,其团队研发的超宽温域铝基电池,通过电池铝基负极材料创新和电解液体系创新,将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大大拓宽,在-70℃条件下仍能保持室温下60%的容量。

  先进医疗器械成果集中亮相

  “这是目前具有全球最高工作频率的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中心频率达到90兆赫,最高可达120兆赫,意味着图像分辨率提高了近1倍。”深圳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腾介绍,由深圳先进院牵头研发的超高清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及介入导管,被命名为“心宿空间站”,已顺利通过三类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并成功完成在体大动物试验,现注册临床试验阶段进展顺利,有望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治疗效果。

  今年高交会上,一批尖端医疗器械和科研成果集中亮相,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硼中子俘获治疗是利用中子与肿瘤内硼元素发生核反应产生的重离子来摧毁癌细胞的精准疗法,能精准打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被认为是目前脑胶质瘤、头颈癌、黑色素瘤治疗的理想手段之一。

  在高交会现场,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目前首台装置已进入东莞市人民医院硼中子治疗中心大楼,正进行设备总装和联调联试,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展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系统药物,干细胞来源为业内首创的尿源性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会造成创口,且诱导分化效果稳定,未来能用于自闭症、脊髓损伤、小脑共济失调、青光眼等疾病的治疗。

  可从科学卫星逛到水下机器人

  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参与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的模型也在现场展出。“力箭一号”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发射方式灵活、快速的特点。今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空间生命科学仪器、干细胞新药开发及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检测……在8号馆,中国科学院展出的500多项成果涉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科学仪器、电子与信息、海洋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让科技爱好者和展商们一次“逛个够”。

  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广目”地球科学卫星,作为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于2018年7月立项,是中国科学院和我国第一颗空间地球科学卫星。

  “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联合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6000米级光学探测水下机器人,突破了海底图像大场景拼接及目标识别、近海底自主避障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可作为我国深海科考的探测装备,实现声学及近底光学精细调查。

  南方日报记者钟哲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特点?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权威解答来啦!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特点?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秋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权威解答来啦!  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请看专家权威解答!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特点?  它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  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北方地区在秋冬季流...

    时间:11-17
  • 为什么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引发其他疾病吗?怎样预防传染病……权威解答来了!

      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  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每年秋冬季高发,  儿童和青少年易感。  为什么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感染后会引发其他疾病吗?  怎样预防传染病……  权威解答来了!  01  为什么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比例更高?  儿童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有多个原因。第一,儿童免疫系统发...

    时间:11-17
  • 提高宠物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

      近年来,我国宠物市场发展迅速,宠物经济不断升温,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民众养宠理念的升级推动宠物行业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是宠物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创新活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实现宠物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为提高我国宠物行业的科技创新...

    时间:11-17
  • “铲屎官”发热不退,竟是“撸猫”惹的祸

      近年来,“撸猫”“吸猫”成为爱宠一族的招牌动作,与此同时,人畜共患疾病的暴露及发病风险随之增加。近年来“猫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极高。那么“猫抓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  新任“铲屎官” 一个多月,发热且全身多处肿块  34岁的朱先生是一个水产销售老板,每天与水产打交道,也时常有...

    时间:11-17
  •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癌症防控之路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癌症防控之路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汤钊猷的“我一生做成两件半事”人生分享会暨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93岁的汤钊猷院士现场分享了自己从医70年走过的人生之路。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的源泉。大家不妨学一...

    时间:11-17
  • 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疗 浙江诸暨实践“健康共富”

      中新网绍兴11月17日电 (方堃 郑蒙蒙)要培养一名具有及格诊疗能力、并且愿意深扎基层的医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浙江省诸暨市最南端的偏远山区梅坞村做了30多年基层医生的凌光远对此感受颇深。  为了解决更多“凌光远们”的痛点,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健康共富”的战略引领下,以“人工智能辅助基层诊疗”为切口,推出“浙里智...

    时间:11-17
  • “控糖奶茶”被罚,“健康骗局”当破

      据澎湃新闻报道,针对某茶饮品牌推出的“控糖奶茶”,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日前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对该茶饮品牌虚假宣传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后对涉案品牌商进行了约谈,要求其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并依法对其罚款32万元。  奶茶普遍含糖量高,被称为“热量炸弹”...

    时间:11-17
  • 中新真探:起床后立马叠被子不健康

      中新网11月17日电 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会排出大量的汗液和皮屑,这些汗液和皮屑就附着在被子上。如果一起床就把被子叠起来,汗液和皮屑都留在被子里,微生物会就着被窝里体温的余热繁衍生息。时间一长,不仅被窝捂出了汗臭味,这些微生物还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来源:@科学辟谣 @中国新闻网 )...

    时间:11-17
  • 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防,怎么治?

      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治疗?又如何让更多普通人能够知晓、了解健康的预防常识?《新闻1+1》本期节目,白岩松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

    时间:1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