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2023“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 在京举行

2023-11-14 14:45:51

来源:央视网

  11月14日,2023“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4大慢病防治行动之一,糖尿病防治行动非常重要。糖尿病发生有低龄化、病程长、并发症多、健康危害大和医疗消耗大的特点。围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推动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糖尿病健康管理理念,多年来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对协同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提出几点期望。一是要结合今年的宣传活动口号“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继续做好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结合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推广,帮助人们获取正确信息,掌握支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知识。二是要更加关注健康公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落实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做好糖尿病长期处方服务、家庭医生随访履约服务等健康管理服务。三是要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中国行动深度融合,在健康城市、健康细胞建设中高质量推进慢病防控。让公众普遍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社会各界“一起来”共建共享,共促全民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处长黄欣在活动现场,与上海市闵行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两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代表连线,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地方实践。黄欣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达到20%,以此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

  慢性病的防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体防治工程,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卫生资源,关口前移为老百姓提供医防融合、以人为本的连续整合型服务,是目前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表示,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的国家,糖尿病会引起失明、肾衰、中风、心梗、截肢等健康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并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但糖尿病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超重肥胖等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若能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不得病或者晚得病,即使得了糖尿病也可以通过重塑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规范治疗,做好健康管理,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我国男性腰围只要超过90厘米和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就属于肥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周迎生表示,当空腹血糖达到7mmol/L,或随机血糖(全天任何时间检测)超过11.1mmol/L时,个人就要警惕有可能已经罹患糖尿病。腹部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周迎生提示,糖尿病预防和管理不仅需要控“糖”,还需要减盐。

  在圆桌对话“共担时代之责,绘就糖尿病防治新蓝图”中,与会专家与代表从家庭、政策、宣传和产业等多角度就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展开讨论。倡导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构建糖尿病防治共同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我国已将糖尿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我国已将糖尿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按规划,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及以上。近年来,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时间:11-14
  •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我国已将糖尿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我国已将糖尿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按规划,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及以上。近年来,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时间:11-14
  • 专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肺癌危险因素 早诊早治或达到治愈目标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记者 陈静)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每年6月15日为“世界呼吸日”。  中华肺癌学院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韩宝惠教授1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抽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在不同性别、不同病...

    时间:06-14
  • “安全TAVR中国行”上海启动 专家探索多种方法助患者摆脱并发症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8日获悉,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3)上,“安全TAVR中国行”启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28日接受采访时呼吁,TAVR作为非常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但医生永远要站在更加安全的角度去预防和管理并发症,向更安全TAVR手术迈进,这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时间:05-28
  • 护肤日 专家提示小心带状疱疹及并发症

      中新网广州5月25日电 (记者 蔡敏婕)5月25日是全国护肤日。带状疱疹会造成皮肤损伤,严重者还会致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科学科带头人刘玉梅表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防大于治”,除了要提高自身免疫力,还可注射带状疱疹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

    时间:05-25
  • 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数增加 与7个危险因素有关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强 通讯员陈霞琼 肖鑫)5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与类脑智能转化研究所、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节重点实验室熊利泽教授团队,首次针对全球缺血性卒中疾病死亡负担,及其可归因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回顾性总结和前瞻性预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国际期刊《...

    时间:05-24
  • “嫌贫爱富”的子宫内膜癌 这三个危险因素别忽视!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部分发达地区子宫内膜癌已逐渐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为什么有的人会不幸患上子宫内膜癌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专家王建六教授告诉您,正确识别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其也是可以预防的。 ...

    时间:05-23
  • 中国专家回溯过去30年全球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 总结7个危险因素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陈静 陈霞琼 肖鑫)脑卒中(俗称,中风)有两种亚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中风发病率70%。它是由于脑血管血栓形成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18日获悉,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与类脑智能转化研究所、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节重点实验室熊...

    时间:05-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