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港中大研究指肠道微生态失衡为帕金森病早期风险因素

2023-07-06 21:14: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7月6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6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帕金森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有关发现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帕金森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中大医学院表示,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常见的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及早介入可减轻病征对患者的影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简称RBD)为帕金森病先兆期常见的病征。

  为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团队共招募441人参与研究,包括健康人士、RBD患者的直系亲属、RBD患者和早期帕金森病患者。

  结果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肠道会出现与帕金森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有健康促进作用的细菌减少,和促进炎症及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增多。

  研究团队指出,此发现揭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帕金森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甚至早于RBD症状的出现,因此通过检测肠道微生态,有望找出高风险演变为帕金森病的个案,及早预防、介入及治疗帕金森及其他脑退化病。研究结果已刊载于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通讯》。

  经进一步分析后,团队发现12个微生物标记物可有效将RBD患者与健康人士区分,日后有望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筛检,以辨别特异性的肠道微生物特征,找到患有RBD和处于帕金森病先兆期的个案,及早介入以减低他们演变成帕金森病的可能性。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认为,今次跨学科研究进一步确定在帕金森病发病,甚至是其先兆期的RBD出现前,患者已出现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有机会可及早干预、预防或治疗帕金森及其他脑退化疾病。(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定期评估器官损伤

      中新网广州7月6日电 (记者 蔡敏婕)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多位专家近日在线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红斑狼疮总体疾病控制情况在临床实践下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疾病活动、反复复发和药物毒性,患者常存在多器官系统不可逆损伤的风险,需多管齐下做好器官保护。  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发于15岁至45岁育龄期女...

    时间:07-06
  • 探访老年医学科 患者:就医体验感好

      中新网海口7月6日电 题:探访老年医学科 患者:就医体验感好  作者 陈英清  “阿婆,如果一顿吃不了太多,我们就少吃多餐。”“最近恢复不错,继续加油。”“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有利于恢复。”这是记者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里听到的温馨对话,类似的对话在老年医学科中还有许多。  《...

    时间:07-06
  • 中国专家善用外科机器人 最大限度为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保留器官功能

      中新网上海7月5日电 (陈静 王根华)近年来,中国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前列腺癌、肾癌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生和患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肿瘤切除,而是更加关注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  记者5日了解到,中国的专家们率先探索将机器人/单孔腹腔镜...

    时间:07-05
  • 新型角膜供体材料 助致盲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汪心海  角膜病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病的唯一手段。虽然角膜捐献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但是捐献量仍远远少于等待复明的患者。如何化解这一难题?  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新型角膜供体材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项...

    时间:07-05
  • 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 你的腰还好吗?

      26岁,我腰突手术了   25岁的最后一天,我从医院拿到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要手术,或许还得打钉子。”看着诊室里拄着拐杖的中老年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提早经历了50年后的命运。  “25岁的身体75岁的腰。”在花了几天消化这个残酷事实后,我把...

    时间:07-05
  • 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 你的腰还好吗?

      26岁,我腰突手术了  25岁的最后一天,我从医院拿到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要手术,或许还得打钉子。”看着诊室里拄着拐杖的中老年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提早经历了50年后的命运。  “25岁的身体75岁的腰。”在花了几天消化这个残酷事实后,我把自己的腰突就诊经历分享到了社交...

    时间:07-05
  • 辽宁沈阳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中新网沈阳7月4日电(记者 王景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日发布消息称,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

    时间:07-04
  • 辽宁沈阳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中新网沈阳7月4日电(记者 王景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日发布消息称,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

    时间:07-04
  • 中国企业掌握血清检测关键技术 自主研发产品造福中外患者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陈静 王根华)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于器官移植、血液系统肿瘤、艾滋病等人群,死亡率极高,其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廖万清4日接受采访时直言:“在血清学检测技术方面,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全国各大医院用的基本都是中国...

    时间:07-04
  • 辽宁省沈阳市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中新网7月4日电 据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消息,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

    时间:07-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