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 近来北方地区为何这么热?

2023-06-27 08:45:10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华北、黄淮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为何6月北方地区就出现如此迅猛的高温天气?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往年热?气象专家进行了解析。

  京津冀地区近日仍将出现高温天气过程

  气象监测显示,6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两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分别在6月14—18日和6月21—24日,区域平均高温日数达9.5天。6月21—24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最高气温在38—41摄氏度。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介绍,22日,北京市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1.1摄氏度,突破6月历史极值。23日、24日,观象台最高气温均超40摄氏度,这是观象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连续3天气温突破40摄氏度。

  2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并持续至23日、24日。23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今年6月以来(截至24日),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中西部以及新疆大部等地,京津冀鲁豫平均高温日数为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3天,北京达到9.8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25—2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的范围和强度明显减小。27日起,华北、黄淮等地仍将出现高温天气过程。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预计27日,华北平原大部有37摄氏度以上高温,28日高温明显减弱,29日起,华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将再度出现37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多种因素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维持

  据张芳华介绍,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第一,在低层受到暖气团的控制,而且暖气团比较强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第二,这一带高空在高压脊控制的情况下,天空的云量较少,太阳辐射较强,非常有利于气温的升高。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盛行的下沉气流,也会造成下沉增温效应,使气温升高;第三,目前刚刚进入夏至节气,白天光照时间较长,有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持续和维持;第四,华北、黄淮地区白天的相对湿度比较低,空气比较干燥,也有利于气温的升高。

  “从平均情况来说,6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当,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气候极大值来看,北方大于南方。”张芳华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方处于多雨时段,副热带高压还没有控制南方地区,不利于出现很强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而在北方地区,这段时间容易受到大陆暖性高压脊的影响,云量少、太阳辐射强、空气干燥,相较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

  高辉介绍,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天气在6月也比较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

  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高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

  预计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今年夏天我国南北方是不是都很热?高辉分析,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为受厄尔尼诺影响。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高温更为极端,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同时,已有的科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初夏北方高温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温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尤其是大陆高压脊影响,这和盛夏时段北方湿热高温的影响因子有所不同。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也高于常年同期。但南北方出现高温天气的集中时段不一样,南方地区一般在盛夏时间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间段。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研究员柳艳香建议相关地区居民高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随时补充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户外工作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射的最热时段,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本报记者 李红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7日 第14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温天气持续 人社部要求做好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针对近日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人社部门表示,用人单位要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用人单位要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加强劳动者身体健康检查,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科学确定劳动强度,全面改善劳动条件。  同时,湖南、山东、陕西等省份也出台了相关保障措施。其...

    时间:06-26
  •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有所减弱 西北地区东南部有强降水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6日消息,预计2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的强度和范围将有所减小。27日至7月1日,华北、黄淮、汾渭平原等地将再度出现高温天气。6月27日至7月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淮南部、江淮、贵州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大...

    时间:06-26
  •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有所减弱 西北地区东南部有强降水

      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26日消息,预计2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的强度和范围将有所减小。27日至7月1日,华北、黄淮、汾渭平原等地将再度出现高温天气。6月27日至7月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华北、黄淮南部、江淮、贵州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或暴雨,局地大...

    时间:06-26
  • 新一轮40℃超高温天气27日上线 局地气温或破极值 高温为何难熄?

      京津冀地区40℃的酷暑高温,终于止步在了“三连击”。对比看今天和昨天15时同时次气温实况,华北、黄淮一带高温范围和强度都已明显缩减,尤其山东不少地方昨天还是接近40℃的酷暑,今天就已不到30℃了,一下凉快不少。  回顾6月以来北方的两轮高温,21-24日这轮高温呈现极端性特点。今天中央气象台也对此...

    时间:06-25
  • 应对高温天气 铁路部门多举措保出行

      央视网消息:近期,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为保障铁路列车正常运行,多地铁路部门加强对线路、列车空调设备的检修力度,确保旅客安全舒适出行。  记者在郑州车辆段看到,列车检车员正顶着烈日,在距离地面5米多高的铁皮车顶,对列车空调进行检修作业。高温天气下,列车空调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旅客出行的舒适度。在太阳炙烤下,车...

    时间:06-25
  •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有所减弱 江南华南降雨26日后减弱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4日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强降雨,京津冀、山东、内蒙古等地出现高温天气。未来三天,安徽南部、湖南南部、广西东部、四川东部、吉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灾害中风险,局地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今明两天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的强度和范围将...

    时间:06-25
  • 江南华南仍有大范围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持续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4日至25日,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等地仍有大范围强降水,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24日,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高温天气,25日至26日,高温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小;27日-30日,将再度出现高温天气。  江南华南仍有大范围强降水  24日至25日,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等...

    时间:06-24
  • 北京连续两天最高气温超40℃ 时隔9年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3日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截至当天16时,代表“北京温度”的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0.3℃,这是该观象台自1951年建站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天最高气温超40℃。自2014年5月29日以来,北京时隔9年再次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信号。6月23日,北京什刹海,游人在烈日下...

    时间:06-23
  • 北京市教委:在高温天气时,学校不安排学生参加大型室外活动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2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温天气下要合理调整学生室外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课或停课措施。  详细内容如下:关于做好应对高温天气有关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6月23日07时00分升级发布高温...

    时间:06-23
  • 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已达40℃!观象台建站62年来首次连续两天超40℃

      针对京津冀地区持续高温天气,23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高温天气新闻通气会。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表示,截至今天14时,南郊观象台气温已达40℃,出现在13时36分;全市556个气象监测站中有305个测站最高气温在39℃以上,158个测站最高气温在40℃及以上;“这是观象台建站以来(1951年)首次出现了连续两...

    时间:06-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