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多家医院携手组建联盟 助更多出生免疫缺陷患儿及早得诊治

2023-04-25 19:1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陈静奚晓蕾)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也叫出生免疫缺陷(IEI),是免疫组份缺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严重致死性感染、自身炎症、自身免疫、过敏等多种表现。误诊、漏诊是该疾病诊疗难题。

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牵头,8家单位25日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儿童医学暨临床研究中心IEI联盟”。

该联盟旨在通过搭建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的诊疗和学术水平,改善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预后,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据悉,8家单位包括3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2家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等。

联盟单位获授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副书记、临床免疫科专家孙金峤教授强调,随着医学发展,基因检测以及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成熟应用,越来越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可以获得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有机会重返正常的健康生活。因此,及早发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及早诊断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的机会,减少并发症。

联盟首任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主任王晓川教授当日对记者介绍,目前,非免疫专科医生和基层医生在免疫缺陷疾病相关诊断、治疗及疾病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误区,从而导致不少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被误诊、漏诊,导致延误病情而影响预后。

他指出,此外,大众对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认知也非常有限。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诊疗水平的同时普及公众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疾病管理。这位专家认为,该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第9个全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关爱周主题日活动同期举行。除联盟单位授牌外,主办方还举办了一系列专题研讨讲座,邀请国内相关领域顶尖专家,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历史、精准诊治、大数据及新发现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探讨和交流。

此外,主办方举办了患者关爱活动,为患儿提供体检及答疑,并组织患儿家庭前往广富林参观,放飞纸鸢祈福安康。(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专家获得中药抗肿瘤新成果:揭秘黄芩素治疗早期肺癌的关键靶点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上海专家在中药抗肿瘤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率先证实黄芩中的黄芩素可以通过相关作用机制抑制炎症驱动的肿瘤发生,并明确了黄芩素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靶点——cGAS(DNA受体环状GMP-AMP合酶)。  据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范理宏教授告诉记者,黄芩素是黄...

    时间:04-25
  • 2023鹭岛BNCT技术交流会聚焦肿瘤治疗前沿趋势

      中新网厦门4月23日电 (杨伏山 郑君宏)2023鹭岛BNCT技术交流会22日在厦门举办,来自BNCT一线临床、药物研发及核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BNCT前沿趋势和热点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蓝图。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国际快速发展的尖端肿瘤治疗技术,兼具生物靶向与重离子效应,可以在细胞尺度...

    时间:04-23
  • 调配优质医疗资源,全力救治长峰医院火灾事故伤病员!目前在院治疗39人

      “4·18”火灾事故伤病员转运入院后,本市紧急成立现场医疗救治指挥部,加大医护力量调配和ICU床位供给,抽调精干力量,迅速组建救治专家组。截至4月21日14时,在院治疗伤病员39人。其中,危重4人、重症17人、病情平稳18人。  4名危重伤病员平均年龄82.3岁,多患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

    时间:04-22
  • 变态反应治疗任重道远:过敏浪潮已至,我们准备好了吗?

      过敏“浪潮”已至,我们准备好了吗?  过敏患者增多,但我国有变态反应科的医院不到百家,变态反应学科建设亟待完善   两年半,二百多针。自2020年起,安吉开始了“脱敏治疗”——定期向体内注射花粉、尘螨两项过敏原。  这是目前唯一能够阻止过敏进程的治疗方法。最近...

    时间:04-21
  • 千里修“心”之旅——青海黄南州先心病患儿赴津接受免费救治

      中新网西宁4月20日电 题:千里修“心”之旅——青海黄南州先心病患儿赴津接受免费救治  作者 孔一权 戴枭翔  日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2名先心病患者及家长,在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火车抵达千里之外的天津。  患儿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15岁……他们都是在最近的免费先心病筛查...

    时间:04-20
  • 中国专家发现心衰治疗新靶点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心衰的重要病因之一。多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心衰,由于缺乏有效药物,患者确诊后两年内的生存率不到60%。  中国医学专家发现,有特殊功能的蛋白分子Jmjd4,可有效赋能心肌细胞、维持细胞能量代谢的稳态,有望成为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其他...

    时间:04-19
  • 肝癌辅助治疗有新选择 最新研究结果:“T+A”疗法可大幅降低复发风险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是肝癌大国,患者人数众多。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根治性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是肝癌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  记者19日从在此间举行的“IMbrave050研究中期分析成果暨肝癌辅助治疗进展媒体沟通会”上了解到,在复发风险高的肝...

    时间:04-19
  • 西藏芒康21名先心病患儿分批在广东重获“心”生

      中新网4月17日电(李林)记者从昌都市芒康县委宣传部获悉:在广东省中医院,西藏昌都芒康县9名先心病患儿近日达到康复出院标准,重获健康。在医院门诊大厅,康复出院的先心病患儿为医护工作者敬献代表吉祥如意的哈达表达重获“心”生的喜悦、感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芒康县始终坚持把儿...

    时间:04-17
  • 上海援藏医生八年接力 高原血液病治疗能力显著提升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60岁的藏族老人扎平(化名)刚刚结束治疗——两根软管扎在两条手臂上,一根抽血、一根输血,血液经过血细胞单采仪的分离,其中红细胞的浓度大大降低。上海援藏医生江传和站在床边,观察病人的情况。  江传和介绍,扎平所患的“高海拔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群众的高发疾病,过去的治疗方法一般只能...

    时间:04-17
  • 缓解心肌持续损伤 可注射水凝胶或成心衰治疗新方案

      减小心肌应力、缓解心肌持续损伤、促进组织再生  可注射水凝胶或成心衰治疗新方案   随着新型生物材料及器械的快速发展,将水凝胶等生物材料精准植入心衰患者心肌壁内,可减小心肌应力,缓解心肌持续损伤,促进组织再生,有望成为心衰的新型治疗方案。将可注射水凝胶以...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