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公园更透气,风景零距离

2023-04-05 10:31:42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园有了新变化:围栏少了,入口多了。公园更加开放,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相连相融,让市民获得了更加开阔的观景视野、休闲空间,也让城市风貌变得更加通透美丽。

  ——编 者

  春意渐浓,碧空暖阳,行走在山东青岛海滨的马路上,迎着湿润的海风,不知不觉踏上一条崭新的木栈道,闯入一片绿色天地:栈道两侧,水杉高大挺拔,喷雪花、绣球花赏心悦目,晨练的市民往来如织。

  这片引人亲近的园子是青岛的中山公园。去年青岛启动城市更新行动,中山公园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此前,中山公园只开放3个门;到今年2月,仅西南一带就拆除了760余米的外墙和护栏,铺设了栈道和绿化带,增加了多个出入口,方便市民自由入园游览。

  不只是青岛,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许多公园去除了围栏,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让人们见绿便可拥绿,与自然风光撞个满怀。

  拆墙透绿

  自然风光触手可及

  历史超百年的中山公园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周边以住宅区为主。由于老城区道路绿化带宽度不够,难以满足市民对绿地的需求,加上此前公园开放程度不足,绕道入园成为很多附近居民的困扰。

  “以前公园有围墙,走在路上与公园有明显的距离感。”青岛市民李建国说,“现在好了,围墙拆了,进公园不用绕路,风景多了,走在路上就像已经进了公园。”

  在北京朝阳区的通惠河边,有一座庆丰公园依水而建,拆除围栏后24小时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周边居民来这享受户外活动,跳舞的、拉琴的、散步的、打球的,各得其乐。去年朝阳区试点打造无界公园,如今像这样实现开放管理的公园有43座。

  为何要建设无界公园?

  “有的公园比较大,如果存在围栏、入口数量少或者设置不合理,附近居民需要绕一圈才能进园,十分不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处处长彭强介绍,“这也不利于绿地相连,如果刺猬等小动物迁徙,会被围栏阻隔。拆除围栏可以更好地让公园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到街区,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开放共享的空间,让美景融入城市。”

  “有栏杆一隔,除非专门进去,里边的风景感觉和我们没关系。敞开了,哪怕挺远一片绿地,也能欣赏着了。”北京市民宋女士认为,除了全天候开放、易于穿行等便利,拆围栏还有助于去掉人们心理上那层边界。

  有界变无界,拉近了公园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拆除围墙,不仅让公园变身24小时开放的绿色会客厅,而且将园内的自然气息、人文氛围、艺术风情深深嵌入居民生活圈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界公园拆除的是物理隔断,联通的是现代生活与自然风光。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无界公园的建设也是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缩影。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不是文字顺序的简单调整,而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如果说城市公园是一个个都市绿洲,那么公园城市就是把城市变成大公园,让马路、建筑从公园里‘长’出来。”彭强说,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里多建几个公园,而是整个生态、生活、生产的系统要充满生命力,要有更多的百姓可以参与、共享,陪伴城市一起成长。

  提升服务

  城市生活更有韵味

  一堵堵围墙的消失、一条条进出通道的增设,通透了城市的生活、生态空间,也为市民打开了更多美好生活的可能。

  “北京首批试点拆墙透绿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和庆丰公园均为带状滨水公园,长度长,游客量大,公园门区相隔较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征求周边居民意见,进行了无界公园的设计。”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改造不仅拆除了围栏及大门,还在公园门区设计了艺术景观、植物组团、花箱等多种入口形式,并开辟出叶脉廊架、悦享小筑、绕树廊架等可供百姓休息、阅读、交流的休闲空间。

  站在四川成都市青羊区蜀都大道上向西南方向看过去,人民公园原来用绿色铁丝扎成的栅栏消失不见,园内的亭台流水与园外的繁华街景交织融合,仿佛置身于同一幅精致的工笔画中。“无界公园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一拆了之。人民公园去掉栅栏后,我们在临街处增加了绿化区域,削坡透景、铺装园路、优化植物景观,将公园景色和街道景观进行有机融合。”成都市人民公园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邱小兵说。

  公园的美不只在于生态,也在于人文。敞开大门的公园迎来了更多游客,这也对公园提供的活动、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公园将浓厚的茶馆文化和菊花文化融入公园活动中,让市民们熟悉的本土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焕发光彩。“3月,我们举办了‘春茶节’,开展一系列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比如沉浸式表演和长壶茶艺等。”邱小兵表示,川茶的味道镌刻在成都人的记忆中,茶香伴着花香,能让公园更有魅力和韵味。

  优化管理

  良好秩序多方共建

  实施“拆墙透绿”,一方面要考虑公园是否具备建设无界公园的条件,另一方面在拆除围墙后,公园要适时地转变管理模式,采用更加符合开放式形态的管理手段。

  彭强介绍,今年北京还将建设改造不少于20处无界公园,争取覆盖16个区,具体选择哪些公园,主要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会进行甄别,确实有管理安全防护需求的,围栏会予以保留;有碍观瞻且没有实际功能又给大家带来不便的,会优先拆除。比如有的公园在铁路旁,这样的公园就不适合拆除围栏。另外,历史名园以及需要保护文物的公园还需要保留围栏设置。”彭强说。

  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开放后,市民一天24小时都能入园游览,公园将加强与所在地城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组织联合执法,维护良好的游园秩序与环境,同时借助志愿者的力量,请“文明引导员”等与公园管理者共同引导市民文明游园,维护公园安全舒适、干净整洁、优美宜人的环境。

  据介绍,拆除围墙后,成都不少公园开启了“24小时营业模式”。为保障夜间安全,人民公园还增设了摄像头,增加了夜间巡逻人员,同时对园区内的夜间功能性照明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有些保护措施其实暗藏在设计施工中。青岛在对中山公园等进行改造升级的时候,就对公园内功能布局及游人需求展开分析,力图最大限度满足游人使用需求及习惯,减少踩踏绿地行为。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园林和林业建设处二级调研员吴海利说:“拆除围栏是对公园设计和管理的考验,栈道要便利,无障碍通道得建好,照明、监控等辅助设施也不能少。建成后,我们也通过加强公园日常管理、强化市民游园劝导、在外围设计绿篱等软隔离形式,对游客展开引导、分流,提高游客文明游园意识。”

  眼下,青岛中山公园内智慧园区项目正加紧建设,接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预计9月启用。届时,中山公园将成为安全防控主动化、游客服务便捷化的智慧公园。

  -延伸阅读

  公园开放不代表随心所欲

  公园的开放性增强,给予市民更多信任,也对市民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个别无界公园出现了乱扔垃圾、骑单车轧草坪、带着宠物入园等不文明现象。

  公园无界不等于无规则,开放不代表随心所欲。市民入园应自觉做到: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不插队;保护生态环境,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乱喂动物;爱惜公共设施,不踩踏座椅,不涂抹、刻划公园设施;不携带被禁止入园的宠物;等等。

  公园是展示城市气质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体现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平台。文明游园,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提升文明素养,共同维护美好环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药王山”上种青蒿 广州中医药大学沉浸式国情教育课受欢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亲手种植青蒿 许青青 摄  中新网广州3月22日电 (许青青 廖晓键)挖开土壤,将嫩绿的青蒿幼苗根部放入土中,再将土壤回填,浇上清水,一株青蒿就这样种植完成。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与学校中医学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走出教室,在学校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药王山”种植了三垄...

    时间:03-22
  • 广东新增多家“蓝马甲教育示范基地” 沉浸式助老反诈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 (郭军 黄爱弟)“一边骑自行车健身,一边学反诈知识,这样反诈方式真的绿色环保;没想到现在的反诈还能穿梭‘二次元’,能学、能玩,能打卡,太有趣了。”……这些沉浸式助老方式已经“长”进了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办事大厅。  3月20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暨“蓝马甲教育...

    时间:03-20
  • 广东打造节水体验实验室 让民众沉浸式感受节水科技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记者 王坚)记者20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广东省节水体验实验室于19日开馆。其通过多种体验形式让民众沉浸式体验节水乐趣,感受广东节水成效及节水科技进步。  广东省水利厅介绍,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首个节水的实验体...

    时间:03-20
  • 澳门青年沉浸式体验上海电竞产业链 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加速建设“全球电竞之都”“游戏创新之城”。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在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事务局(以下简称:澳门劳工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以下简称:横琴民生局),上海电竞企业英雄体育VSPO(以下简称:英雄体育)的共同推进下,为期4个月的第一期《澳...

    时间:03-20
  • 北京亮马河今年首航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杜燕)2023年亮马河游船今晚开启,市民可沿着6公里航线泛舟河上,游览二十四桥十八景,欣赏美轮美奂光影秀。当天,朝阳区发布亮马河文旅地图,启动亮马河IP形象设计征集活动。即兴戏剧、潮流运动、灯光大秀也一一上演,沿岸数十家优质商家齐亮相,展示特色产品。3月18日晚,2023年亮...

    时间:03-18
  • 四川阆中:数万游客汇聚古城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中新网阆中3月18日电(王爵)18日,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阆中汉服纪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丝绸广场启幕,全国各地传统文化爱好者及游客数万人汇聚阆中古城,共襄汉服文化盛举。传统文化爱好者汇聚阆中古城。 许建军 摄  本次活动以“袍行阆苑·汉服中天”为主题,以汉服服饰展演、非遗为主要特色,并包含...

    时间:03-18
  • 北京拓展绿色空间 今年将建设改造不少于20处“无界公园”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目前已有各类公园1050个。为持续提升首都市民的绿色获得感,今年全市将再建设改造不少于20处“无界公园”,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绿色开放共享的空间。  16日,“春色满园 文明共享”2023年文明游园宣传暨公益“形象大使”巡游启动仪式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办,这是记...

    时间:03-16
  • 沉浸式旅游发展论坛举行 夜间旅游成新消费趋势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孔任远) 近日,在中国旅游协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夜间经济专业工作委员会、中漫(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漫北京公司”)承办的沉浸式旅游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夜间经济将成为疫情之后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并从多角度提出夜间旅游开发设想。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佘小殷表示,过去...

    时间:03-16
  • 博物馆“研学”推陈出新 强调体验感、沉浸式

      日前,广州博物馆在馆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预备于五一假期期间进行的最新研学产品“从广州城到湛江湾”。这是广州博物馆第一次展开跨地市范围的研学活动。此外,记者发现,随着博物馆“研学热”的日渐升温,各馆的研学项目不仅逐渐走出了馆所在的城市范围,进入更广阔空间,跨学科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而在产品...

    时间:03-15
  • 北京将健全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 鼓励参与城市更新行动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陈杭)北京市将持续健全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优化支撑体系,建立责任规划师“人才库、资源库、案例库”,促进人才培养,推动责任规划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鼓励责任规划师参与城市更新行动,解决百姓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2年度北京市责任规划师总结交流大会近...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