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新纳米颗粒可在肺部进行基因编辑 有助开发囊性纤维化肺病新疗法

2023-04-03 09:51:3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颗粒,可用于肺部,在那里它可以传递编码有用蛋白质的信使RNA(mRNA)。随着进一步发展,这些颗粒能为囊性纤维化和其他肺部疾病提供可吸入的治疗方法。该研究3月30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授丹尼尔·安德森表示,这是首次证明RNA在小鼠肺部高效递送。研究人员希望它可用来治疗或修复一系列遗传疾病,包括囊性纤维化。

  在一项对小鼠的研究中,安德森及其同事使用这些颗粒来传递编码CRISPR/Cas9成分的mRNA,这可能为设计治疗性纳米颗粒打开大门,这些纳米颗粒可剪掉并取代致病基因。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着手开发可靶向肺部的脂质纳米颗粒。这些颗粒由两部分分子组成:带正电荷的头基和长脂质尾巴。头基的正电荷有助于粒子与带负电荷的mRNA相互作用,并且还有助于mRNA从会吞噬粒子的细胞结构中逃逸。

  同时,脂质尾部结构有助于颗粒通过细胞膜。研究人员为脂质尾巴提出了10种不同的化学结构,以及72种不同的头基。通过在小鼠实验中筛选这些结构的不同组合,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最有可能到达肺部的结构。

  研究表明,可使用这些颗粒来传递编码CRISPR/Cas9成分的mRNA,这些成分旨在切断遗传编码到动物肺细胞中的停止信号。当停止信号被移除时,荧光蛋白的基因就会打开。测量这种荧光信号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成功表达mRNA的细胞百分比。

  研究人员发现,在一剂mRNA之后,大约40%的肺上皮细胞被转染,两剂使水平超过50%,三剂达到60%。治疗肺部疾病最重要的目标是两种类型的上皮细胞——棒状细胞和纤毛细胞,每一种都以大约15%的比例被转染。

  新颗粒也会迅速分解,使它们能够在几天内从肺部清除,并降低炎症的风险。如果需要重复剂量,颗粒也可多次输送给同一患者。团队现在正在努力使纳米颗粒更稳定,从而可使用雾化器吸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产mRNA新冠疫苗来晚了吗

      3月22日,石药集团官宣旗下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我国迎来首款国产mRNA新冠疫苗。疫情暴发以来,mRNA技术走进大众视野,让辉瑞赚得盆满钵满的即mRNA新冠疫苗。mRNA技术因安全性突出、制备生产周期短等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还有16款mRNA新冠疫苗在研。疫情退去,后续上市的疫苗还能获得多大...

    时间:03-23
  • 治疗癌症获新进展,mRNA疫苗真的有戏了?

      首个mRNA肿瘤疫苗获“突破性疗法”认定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彭丹妮  发于2023.3.6总第108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会使用疫苗来治疗癌症这一古老而棘手的疾病。2023年2月22日,莫德纳与默沙东宣布,其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与PD-1抗体联合辅助治疗高危黑色素瘤,获美国食品药品监...

    时间:03-06
  • 超越新冠疫苗 攻击癌症细胞 脂质纳米颗粒有望“大显身手”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在应对新冠肺炎的鏖战中,脂质纳米颗粒(LNP)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引发极大关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22日报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还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不过科学家们仍面临着降低其毒性,以及将其输送到人体内合适器官等难题。  小块头 大用途  LNP将小分子输送到...

    时间:02-27
  • 美研究人员:“毒列车”事发地化学物质浓度升高 部分被发现致癌

      海外网2月26日电据《华盛顿邮报》2月24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的独立分析发现,俄亥俄州“毒列车”事故发生地点的9种化学物质浓度正在升高,其中一些物质会引发癌症。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数据进行独立分析后发现,一些会引发眼睛和肺部不适、头痛和其他症状的化学物质浓度正在升高,部分物质已被发...

    时间:02-26
  •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并购一款研究人员自创数字化写作工具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2月16日发布消息称,其已收购由研究人员自创的一款数字化写作辅助工具TooWrite,成为该出版机构正不断为学术界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中最新增添的一项解决方案,以助力改善研究人员的工作。  TooWrite是由研究人员自主开发并服务于研究人员的平台,通过在写...

    时间:02-16
  • 研究人员打算利用基因技术复活渡渡鸟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复活17世纪灭绝的鸟类——渡渡鸟。  这家名为“科洛萨尔”的公司成立于2021年。此前该公司曾宣布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复活猛犸象和澳大利亚袋狼,并将这些已灭绝物种带回其原始栖息地。1月31日,该公司宣布创建一个鸟类基因组学小组,复活渡渡鸟...

    时间:02-04
  • 美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 幸福婚姻有益心脏病康复

      幸福婚姻是否有助于心脏病康复?美国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后得到了肯定结果。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103家医院调查了1593名因心脏病住院的患者,让这些平均年龄47岁的患者完成婚姻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在接下来的一年内,研究人员根据特制量表评估他们的康复状况。  结果显示,40%的女性和30%的男...

    时间:01-28
  • 奥密克戎株新冠mRNA疫苗获临床批件!

    1月1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生复诺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对疫苗获批临床,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表示,中生复诺健奥密克戎mRNA疫苗是国内首款编码奥密克戎变异株全长S蛋白的创新型新冠...

    时间:01-20
  • 奥密克戎株新冠mRNA疫苗获临床批件!

    1月1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生复诺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对疫苗获批临床,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表示,中生复诺健奥密克戎mRNA疫苗是国内首款编码奥密克戎变异株全长S蛋白的创新型新冠...

    时间:01-20
  • 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和干细胞制造眼组织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可支持视网膜感光的眼组织。这一技术为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退行性眼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模型,将促进人们对致盲疾病机制的理解。   该研究所的卡皮尔·巴尔蒂博士说:“我们知道老年性黄斑变性始于血-...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