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世界肾脏日:专家强调慢性肾脏病需“早干预”“长达标”两手抓

2023-03-09 11:2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纯)今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当前,我国有1.2亿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之势。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是全球死亡率中位列第11的疾病,致残致死率增幅居慢病之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赵明辉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属于国际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的增多,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谱也在向代谢性疾病转换。但目前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很低,近90%的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早筛早诊是慢性肾脏病科学管理的“第一步”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一旦进入慢性肾脏病最严重的阶段,即终末期肾病,肾脏严重受损,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只能通过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尽早识别慢性肾脏病并进行干预,对于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是全球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赵明辉指出,首先要提升早期筛查率,成人在一年一次的体检中可以增加尿蛋白和肌酐的检测,能够发现潜在的早期患病人群;本身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最好定期检查。同时,医护人员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也要进一步提升,患者往往跨外科、内分泌等多科室,需要转到内科进行随访。

  慢性肾脏病治疗核心在于延缓疾病进展,关键在于长期达标

  谈及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原则,赵明辉明确指出,目前,慢性肾脏病临床上以延缓肾脏病或肾功能损伤为原则,防止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创新治疗手段的出现和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慢性肾脏病患者有了更多治疗的选择,如SGLT-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同时,赵明辉也强调,患者的依从性是治疗中非常重要一环。患者中有一些人用药特别随意,为了“补肾”在大量地吃不应该吃的药,导致肾脏病发生。还有一些患者坚持不吃药,担心一开始吃药就要吃一辈子。“其实在用药方面,既不能什么药都用,该治疗的重点高危患者也必须接受用药,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就得用上降糖药、降压药,并且一旦开始药物治疗,一定要长期坚持,才能延缓疾病进展。”

  此外,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有贫血、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心力衰竭等多种合并症。要实现慢性肾脏病的长期达标,延缓肾脏病进展,管理好合并症同样十分重要。

  赵明辉表示,肾性贫血从慢性肾脏病最早期时就可能出现,到三、四、五期发生率会逐步上升。其治疗靶目标是血红蛋白(Hb)≥11 g/dL,但不超过13g/dL。“目前我们有静脉注射的,还有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贫血。”另外,高钾血症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跳。需要通过治疗,将血钾浓度稳定控制在3.5-5.0 mmol/L,并作为慢性病长期管理。

  除了尽早发现慢性肾脏病并坚持规范、达标治疗外,赵明辉还提醒各位患者,虽然目前有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但日常的自我管理同样必不可少,如调整生活方式,少熬夜、不酗酒,适当锻炼,适当降低体重指数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规范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多方共促提升患者可及性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近年来,随着肿瘤患者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不断上升,相关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一些肿瘤患者对靶向用药前使用基因检测还存在诸多顾虑,对基因检测的认知有待更加科学的指导,基因检测行业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为推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患者可及性,助力更多...

    时间:03-08
  • 如何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专家:优化全病程管理 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中新网上海3月8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常被称作“粉红杀手”,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不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也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袁芃教授当...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向华委员建言关注“一快一慢”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唐小晴 刘辰璐)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与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乡村卫生机构投入。截至2021年底,中...

    时间:03-08
  • 广州首家居家腹透体系项目社区站点挂牌 惠及尿毒症患者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蔡敏婕 凌伟明)广州市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示范体系项目7日挂牌首家社区站点,并迎来了第一例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说,该项目推进居家腹膜透析技术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一步将完成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和医保付费系统的对接,并陆续启动各个社区站...

    时间:03-07
  • 重庆:“久久卫宫”公益项目设立100万元善款 将资助千名患者

      中新网重庆3月7日电 (记者 刘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携手重庆市慈善总会,7日在重庆共同启动“久久卫宫”公益项目。该项目设立100万元善款,对1000名使用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患者,每位给予1000元的公益资助。  当日,第四届全球多...

    时间:03-07
  • 科普|大规模临床结果登上NEJM,他汀不耐受患者的福音来了

      作者:钱童心  过去的研究表明,在这些需要降低胆固醇的患者中,有7%到29%的人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这意味着仍有数百万人不能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这类胆固醇通常被认为是不利于健康的“坏”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  然而,过去的研究表明,在...

    时间:03-05
  • 新版医保新规执行 上海:胃肠间质瘤患者接受靶向药治疗月付最低至两千元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和小肠。在国际上,胃肠间质瘤属于罕见疾病,而因为人口基数,中国每年新确诊的患者人数并不少。  记者2日获悉,靶向药瑞派替尼纳入医保后,降价约60%,加上医保报销,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月治疗费用可节省3万余元(人民币,下同)。在上海...

    时间:03-02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12岁巨大乳房肿瘤患者

      中新网深圳3月1日电(记者 朱族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院甲乳外科成功治愈一名患有巨大乳房肿瘤的12岁女性贝贝(化名)。  据悉,去年9月,贝贝的妈妈张女士无意间发现女儿左乳房长出了一个约“红枣”大小的硬块,除了能用手摸到之外无其他不适,由于贝贝...

    时间:03-01
  • 新版医保目录实施 强效降压药可及性提升 、患者负担减轻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记者 陈静)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王继光教授率先开出了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后,美阿沙坦钾片(易达比®)的处方。进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其降价幅度近70%,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降压药的可及性。  美阿沙坦钾片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

    时间:03-01
  • 创新药物可及性提升 助力ALK阳性肺癌患者长期获益

      中新网广州3月1日电(记者 蔡敏婕)3月1日起,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在各地陆续执行,创新药物将通过在更多医院落地,惠及全国患者。  肺癌,被称为“癌症头号杀手”,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所有的肺癌分型中,ALK阳性非小细胞(NSCLC)患者平均年龄在52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期。每年新发病例数接...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