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国各地多种探索助超罕见病患者获得多元、可持续用药保障

2023-02-28 15:2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8日了解到,当下,中国多个省市的多层次保障,为罕见病用药保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道路, 对于人数仅几百人的超罕见病(简称:超罕)患者的用药保障,哪种形式最为适宜,各地都在不断创新尝试。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金春林主任对记者表示:“罕见病患者因遗传性因素所罹患的疾病,应该得到支持与保障,这只是一般的普世待遇,而非特殊待遇。超罕药物的保障不是‘无底洞’,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有了很好的先例。我们可以利用14亿人口的优势,算大账,解决这个问题,并确保药物有效、有价值。”

  据悉,每个人身上都有5到10个缺陷基因,一旦父母双方拥有相同的缺陷基因,就可能生下罕见病患儿。从生命传承角度来讲,罕见病患者承受了人类进化试错的代价。每年的“国际罕见病日”(2月最后一天)都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罕见病群体及其面临的问题,合力点亮罕见病患者的生命色彩,让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被看见。在生活中,在罕见病患者中,还有被超小概率砸中的“超罕见病患者”,他们都在努力融入正常工作和生活。

  据介绍,“超罕见病”不仅人群极小,如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病情进展非常严重,甚至致残致死。比如,戈谢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从2020年4月1日起,戈谢病药物被纳入湖南省医保特药管理,如今患者在医保户籍地的这类药物取药可以只支付40%即可取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垫付压力。

  来自湖南的大乐乐(化名)、小乐乐(化名)是戈谢病患者。21岁的大乐乐,从小免疫力不好,六七岁时因为脾脏肿大,在没有查明真正病因下为“保命”无奈将脾脏切除。在八年级那年,大乐乐不小心摔了一跤后眼睛迅速视物模糊,在一周的时间内,大乐乐成了盲人,同时确诊了罹患戈谢病。两三年后,戈谢病特效药被纳入湖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大乐乐用上特效药,身体状况好转了。大乐乐如今在一所特教中专学校,学习盲人按摩专业。今年8岁多的小乐乐从小脾脏肿大且硬,5岁时身高不到80厘米。直到用上湖南医保报销的特效药后,小乐乐身体状况明显的好转,不仅身高长到了110多厘米,性格也变得活泼爱说话。

  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郑敏翠教授表示,像大乐小乐这样的超罕见病患者如能及时用上特效药、长期规范治疗,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并回馈社会。“我们和患者一样,希望超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一直保持和延续,看着他们像普通人一样,在未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于罕见病的用药保障,今年1月,通过的《江苏省医疗保障条例》,指出罕见病用药保障资金将实行省级统筹、单独筹资,建立由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慈善组织等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同时,罕见病用药保障资金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符合罕见病用药保障规定的参保人员,按照省有关规定享受用药治疗和待遇保障服务。至此, “筛诊治管+立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大大造福该省患者,推动了罕见病诊疗生态的发展。另外,在浙江省,根据相关规定,罕见病患者每年自付最多为10万元人民币,大大减少了患者因病致贫的情况。

  除了政府的努力,近年来,普惠险成为罕见病保障创新的重要探索方向。病痛挑战基金会与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普惠型保险参与罕见病多层次保障研究报告》,《报告》主笔人、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认为,通过保险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精算技术,也能有效利用大数法则平衡运营风险,切实发挥罕见病补充保障作用。

  除了商保,“罕见病种子基金”提出了破解罕见病用药支付难的新思路。据了解,“罕见病种子基金”本质是通过制度套利,建立罕见病种子基金法人机构,运用借支资金进行市场化投资,形成种子基金初始资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更多创新支付思路的出现和实施,超罕见病患者未来将有更加多元、可持续的用药保障,帮助他们实现从“超罕”变“普通”的梦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关注罕见病群体 点亮罕见生命的色彩

      轮椅上的"彩虹"妈妈:用力活出生命的色彩  今天(28日)是第十六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是“点亮你的色彩”。接下来,我们去认识一位名字里就自带色彩的姑娘——李彩虹。她和女儿都患有一种主要由遗传基因导致的“低磷性佝偻病”,由于骨骼非常脆弱,她们只能与轮椅为伴。但坚强的彩虹从未放弃希望,她坚信雨过天晴后,终会迎来彩虹。 ...

    时间:02-28
  • 罕见病诊疗能力提高 用药纳入医保目录患者负担降低

      央视网消息:早在2019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遴选了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300多家医院组建了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对罕见病患者进行相对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以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国家级牵头医院,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组建了...

    时间:02-28
  • 国际罕见病日:这种严重“重男轻女”的罕见病 你了解多少?

      “瓷娃娃”“玻璃人”“月亮孩子”……这些看似“动听”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个“生命杀手”——罕见病。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  目前,全球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血友病就是其中之一。血友病患者又被称为“玻璃人”,他们如同玻璃一样经不起碰撞,即使轻微受伤也会血流不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童茵在...

    时间:02-28
  • 组建会诊平台、建立用药保障机制……我国多措并举提高罕见病诊疗能力

      今天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全世界约有7000多种罕见病,我国罕见病患者约有2000万人。  罕见病群体因为发病人群少,在疾病的诊治和药物的研发上往往容易被忽视。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非常低的疾病,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符合其中一项的疾病,即可...

    时间:02-28
  • 一份运动员婚恋观调查报告背后的故事

      运动员对在役期间谈恋爱持什么态度?什么样的人是他们“理想的另一半”?他们面临的脱单困难有哪些?近日,知名体育公益机构冠军基金发布了《运动员婚恋观调查报告》,展现了运动员赛场拼搏背后的另一面。  “长期以来,我们更关注运动员退役之后的职业规划问题,但近几年发现...

    时间:02-28
  • 如何让罕见病患者“粮食不断”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罕见病患者用药环境持续改善,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  每到2月,山东省济南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邹卉就在盼望着2月最后一天的到来。因为,这是属于罕见病医生和患者的特殊日子。 ...

    时间:02-28
  • 73种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 涉及31个病种

      73种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 涉及31个病种  另有81种处于临床试验及上市申报阶段,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药物占比超五成   我国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确诊难、治疗方法少、可用药品少等难题交织,让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身陷困境。随着罕见病药物利好政策...

    时间:02-28
  • 政府主导、多方合力 破解罕见病诊疗难题

      政府主导、多方合力 破解罕见病诊疗难题  诊疗难、用药保障难,依然是横亘在患者群体面前的两座大山   瓷娃娃(成骨不全)、黏宝宝(黏多糖贮积症)、月亮天使(白化病)……这些美丽的名称背后,是一种种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特殊群体——罕见病患者。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时间:02-28
  • 韩央行报告:中国疫后经济重启有望拉动韩国经济增长

      中新社首尔2月28日电 (记者 刘旭)韩国银行(央行)当地时间27日发布《中国经济重启对韩国的影响》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快速恢复有利于韩国出口和旅游业,将对韩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说,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经济快速恢复,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这有望拉动韩国今年经济增速提高0.3个百...

    时间:02-28
  • 调研报告:地方财政收支承压 中国企业成本降低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赵建华)通过对地方政府、企业的大量调研之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7日在北京发布2022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和2022年“企业成本”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将呈企稳回升趋势,但基础尚不稳固,财政对冲公共风险的压力依然很大。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