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医院里,AI岗位越来越多读片,测身高,两癌筛查……

2023-02-20 11:09:07

来源:钱江晚报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一个能完全取代人类的人工智能医生还遥不可及,但AI已然在医疗领域大展身手。

  浙大二院放射科负责人余日胜主任医师介绍,AI在预防、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以及药品研发、医疗器械生产、医疗健康管理等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

  “真正落实到临床上,几乎90%都与医学影像相关,很多影像医生如今已经无法想象离开AI工作了。”

  秒读几百幅图像

  揪出肉眼看不见的结节

  在浙大二院放射科,钱报记者围观了医生借助AI读片的全过程:放射科王启苑医生点开一份包含374幅图像的胸部CT,系统中的AI程序秒读出9个结节、5处炎症和6个骨折,其中1个是高危结节。

  她把鼠标移到高危结节处,屏幕马上显示了它的位置、大小和恶性概率(89%),“AI可以快速精准地发现几乎全部结节,并根据大小、密度、形态等辨别结节的危险程度,我们再在AI的基础上读片、写报告,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就高多了。”

  余日胜说:“人眼识别5毫米以下的结节就很吃力了,但AI可以精准到1~2毫米,我们科室现在设置的层厚是1.5毫米。”

  他记得,曾经一位肺癌术后肺转移的患者带着外院的报告来就诊,报告提示2个转移灶,临床医生建议射频治疗。但浙大二院的胸部CT检查经AI读片后发现了6个转移灶,这种情况不适合射频治疗,需要考虑化疗或靶向、免疫治疗,“AI能辅助影像医生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有力的诊断,尤其能帮助到经验相对欠缺的低年资医生。”

  2015年,浙大二院率先引进AI智能读片系统,之前一个医生平均每天看53个患者的胸部CT片子,现在数量翻了一番,去年疫情感染高峰最高时达到180个患者。

  余日胜说,除了省级三甲医院,如今不少县级医院也配备了这套系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难题,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同质化。

  太精准容易引发焦虑

  偶尔也会犯犯错

  每年体检低剂量CT查出肺结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其中也有AI的“功劳”。

  余日胜说,AI读片的精准度很高,以致于很多没有临床意义的结节也会被“揪”出来,有一次AI提示某位患者有44个结节,其中14个高危,“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医生认真地核对、判别,最终写报告的时候注意措辞,免得引发患者过度的焦虑。”

  虽然AI整体上降低了漏诊的概率,但偶尔还是会犯错。比如,当病灶出现在肺门区等结构复杂的位置,或者靠近心脏,受到心脏搏动的影响,AI可能容易漏诊。

  “为了避免漏诊,医生会尤其注意这些特殊情况,告知厂商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他们会根据反馈更新迭代。所以哪怕在影像学领域,AI目前也无法完全取代医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除了肺结节影像检测,AI的读片技能还体现在肋骨骨折定位、视网膜图像识别、甲状腺超声影像诊断、冠脉血管提取等多个方面。

  以肋骨骨折为例,人左右两侧共24根肋骨,不仅数量多还存在肋软骨钙化、隐匿性骨折或者轻微骨皮质损伤等情况,肉眼难以准确识别。而且肋骨是薄层图像,扫描完有几百幅图像,医生工作量极其繁重。AI可以短时间内将每一层、每一根肋骨都进行识别,标注出每一处骨折点及严重程度。

  在余日胜的畅想里,未来AI不仅能辅助医生检查、诊断,还能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AI在识别肺结节后,能根据结节的影像数据,得出分子影像组学分型,从而预测结节5年、10年的生长和发展。”

  精准评测骨龄

  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

  预测未来的设想并非痴人说梦,在浙大儿院内分泌科,AI骨龄评测系统实现了预测儿童未来身高的功能。

  儿童内分泌学专家、浙大儿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介绍,人工评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GP法主观性强,准确性偏低;TW系列方法虽较为准确,但耗时久。

  为了提高骨龄检测效率,傅君芬带领团队研发了首个结合TW3法的人工智能骨龄评测系统。团队前期在复旦儿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深圳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一共收集、整理了2万例正常儿童的骨龄片,人工智能通过学习这些数据,形成一套自动的骨龄检测算法。

  早在2018年初,AI骨龄评测系统开始在浙大儿院试用,2019年时已全面投入临床使用。经过数据库的不断扩大更新,AI对于骨龄的预测也越来越准确。

  以往,一个有经验的内分泌科医生也要花8分钟左右读骨龄片,现在人工智能只需要0.3秒就能完成检测,并根据骨龄情况、孩子性别、父母身高等自动生成一份包含骨龄评价、身高评价、身高预测、发育评价的诊断报告。

  团队成员之一、浙大医学院儿童内分泌学专业研究生刘雅茹说,相对于医生来说,AI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检测骨龄,还可以基于算法更为高效地预估未来身高,临床实践表明精准度已经高于医生平均水平。

  AI为女性筛查乳腺癌

  打破尴尬提高积极性

  科技总给人冷冰冰的感受,AI无论如何学习进化,都很难获得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这反倒成为了它的优势所在。

  每年,国家都要开展大规模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乳腺癌、宫颈癌),由基层妇幼保健院实施,上级妇保医院指导。由于筛查范围广,人数多,工作繁重,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因筛查人员劳累导致效率和精确度下降的情况。

  去年,浙大妇院上虞分院、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首次采用乳腺超声机器人结合智能化诊断系统来进行乳腺癌筛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机器人全天自动完成乳腺超声流程化扫查,全程仅需要3至5分钟,随着流程的改善,这个时间还能继续缩短。

  浙大妇保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上虞妇保执行院长陈欣介绍说,本次筛查的全自动智能乳腺超声机器人通过高度融合机器人与超声成像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自主扫查以获取高质量影像,解决了传统医学超声图像采集高变异性、可重复性差、过度依赖高级别医生手法、超声医生数量短缺等问题。

  同时,机器人筛查的影像被上传到智能诊断系统,智能算法对影像进行辅助诊断,再将可疑案例上传到云端,由浙大妇院专家再次读片,降低了省级专家的参与难度,提高了两癌筛查的质量。

  上虞妇保的工作人员还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情况:“平时看门诊的时候,有些病人一进来就说‘哎呀怎么是男医生’,不好意思给男医生检查。我们的‘两癌’筛查虽然动员力度很大,但有些农村妇女还是有点抗拒的,用机器人检查就解除了她们的顾虑,提高了整体的筛查率。”

  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祝姚玲 孙美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AI写作假新闻闹出大乌龙 新技术更需要新监管

      据浙江之声官微消息,2月16日,一则“浙江省杭州市政府3月1号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在网上传开了,这条看起来没头没尾的“新闻”一时间还真让不少人信以为真了。2月17日,杭州警方证实消息不实,警方已介入调查。  很快这起乌龙事件的源头也被找到了,原来是杭州某小区业主在群众讨论最近非常...

    时间:02-20
  • AI能写情书,可它能表达“心”吗?

      【艺评】AI能写情书,可它能表达“心”吗?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最近在全网走红的ChatGPT当了一次气氛组成员——帮使用者写情书。  所谓ChatGPT,简单说就是一款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完成任务并且能与人互动、聊天的软件,属于一种人工智能(AI)产品。由于ChatGPT在信息与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远超此前的人...

    时间:02-19
  • AI能写情书,可它能表达“心”吗?

      【艺评】AI能写情书,可它能表达“心”吗?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最近在全网走红的ChatGPT当了一次气氛组成员——帮使用者写情书。  所谓ChatGPT,简单说就是一款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完成任务并且能与人互动、聊天的软件,属于一种人工智能(AI)产品。由于ChatGPT在信息与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远超此前的人...

    时间:02-19
  • 中国版ChatGPT获热捧,AI将迎新一轮爆发期?

      中新经纬2月17日电 (孙庆阳)近日,掌阅科技、蓝色光标等多家公司宣布已接入文心一言。百度日前宣布,作为同属于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技术范畴内的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将于2023年3月正式上线。  科技企业为何纷纷加入?  智能硬件资深人士李鑫认为包含两方面原因:第一,AIGC是目前最接近商业形态的产品,相比较元宇...

    时间:02-17
  • 外媒斥ChatGPT未付费用媒体文章训练AI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彭博社报道,国外新闻媒体已经开始批评OpenAI和ChatGPT,称其正在使用他们的文章来训练其人工智能工具,而无需支付费用。  “任何想使用《华尔街日报》记者的作品来训练人工智能的人,都应该从道琼斯那里获得适当的授权。”新闻集团旗下道琼斯公司的总法律顾问Jason Conti在提供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道...

    时间:02-17
  • AI“写”出来的作品 著作权到底归谁?

      这些天,ChatGPT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一大热点,除了能与人进行“聊天”外,其甚至能够自动撰写新闻、诗歌、视频脚本等。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关注讨论AI写作涉及的著作权问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实我国此前已有AI写作著作权纠纷案例。上海某公司因转发腾讯Dreamwriter智能写作助手生成的财经...

    时间:02-17
  • AI加持的新搜索引擎可信吗?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刘 霞  2个月前,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其能像人类一样撰写文章并回答问题的能力震惊了世界。这种聊天机器人带来的对于科技行业的颠覆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它有可能彻底改变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包括微软和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们已开始采取行动、奋勇争先,以免错过这股新浪潮。  诸多迹...

    时间:02-17
  • 巨头押注 AI心脏超声,有哪些应用场景

      作者:钱童心  借助AI技术指导超声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AI软件与医疗超声设备相结合使用,能让医生高效获取诊断图像,有助于增强疾病早筛的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最终可以帮助医院降低成本并加强护理水平。  近年来,医疗器械巨头正在越来越多地将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导航技术引入更多产品,心血管医疗产品是一...

    时间:02-16
  • 重庆:AI影像诊断系统助力临床血细胞检验

      中新网重庆2月15日电 (陈超 曾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5日发布消息称,由该院血液病医学中心牵头研发的一项血细胞AI智能影像诊断系统经5年时间的“学习”,积累了2000余例临床病例,目前该AI系统已经可以识别49类异常血细胞类型,平均识别率超过90%,覆盖临床现有大部分常见类型,病理符合率高,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据悉,在人体血...

    时间:02-15
  •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加快推进AI规模化应用,尽早确立优势

      中新网2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等一些问题,尽早确立我国人工智能的整体性竞争优势。”在近日举行的2023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