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早就阳康了 为何留下失眠病根儿?

2023-02-15 13:56:1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冠疫情的高峰已过,大多数“阳康”们也早就摆脱了咳嗽、乏力等病症的纠缠。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新冠带来的失眠病根儿却还是顽固地存在,辗转反侧睡不着,多梦易醒,醒了再也睡不着,甚至彻夜不眠……凡此种种让人苦不堪言。

  新冠是怎么引起失眠的?到底要不要吃安眠药?失眠要延续多长时间,又该如何缓解?今天,精神心理科医生与大家聊一聊如何应对“新冠失眠症”。

  你的失眠或许真是新冠闹的

  新冠后失眠真的增加了吗?一组数据告诉大家答案。

  疫情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为27%。一些调查和数据显示COVID-19大流行期间,睡眠问题的流行率明显增加。疫情期间全球失眠患病率估计为36.7%,在COVID-19确诊患者群体中,这一比例高达74.8%。

  新冠后好多人出现辗转反侧睡不着,多梦易醒,醒了再也睡不着,甚至彻夜不眠……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新冠失眠症”,俗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的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失眠,以及昼夜节律紊乱。

  新冠失眠与血脑屏障渗漏密切相关。大家都知道新冠失眠症是新冠感染后患者康复的主要问题之一,但这一现象背后机制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ACE2受体进入大脑,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内皮炎症,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这可能会导致新冠失眠症。

  与此同时,新冠失眠症会导致大脑的轻度炎症,从而促进血脑屏障的破坏,可能会导致血脑屏障打开,这可能是COVID-19进入大脑的一扇门,并进一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炎症。

  新冠病毒还可以感染嗅神经,从嗅神经上行到前脑叶,而我们大脑的前脑叶部分就是主管性格行为的。这些也可能是导致产生失眠的原因。

  这些因素易致新冠失眠症

  身体不适 新冠病毒感染后身体不适,鼻塞、咳嗽、咽痛、疲惫乏力,甚至憋气或呼吸不畅,均影响睡眠。

  心理挑战 新冠疫情对人产生的心理挑战无处不在,包括孤独、焦虑、恐惧、压力,极度疲劳和健康问题。担心消毒不到位,担心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担心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减少,担心金融不安全,以及育儿挑战、老人患病离世等等原因,焦虑抑郁显著增加,导致失眠加重。

  睡眠节律被打乱 新冠期间常规的昼夜节律被打乱,白天嗜睡小睡的需求增加,晚上缺乏睡眠,这与COVID-19感染期间发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有关。部分人此前就因熬夜看世界杯已经打乱了睡眠节律,给接下来的新冠埋下失眠隐患。

  生活方式改变 新冠流行期间,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外出减少、居家为主,久坐,锻炼少,吃零食或增加营养暴饮暴食,导致体重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增多,影响睡眠。

  新冠带来的失眠可达18个月

  新冠后失眠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恢复时间会有一定差异。通常在1个月内能逐渐好转;部分患者睡眠障碍可能长达18个月以上。

  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武汉新冠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574例新冠患者在康复出院5至8个月后遗留失眠症状共169例,占29.4%。

  另一项对雷神山医院收治的新冠普通型、重型患者320例进行24个月随访,普通型组患者中睡眠障碍于出院后12个月好转,重型组睡眠障碍患者的比例于出院后18个月下降。

  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患新冠后6个月的随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出院后仍有睡眠障碍;在重型新冠患者中出院后12个月随访时,仍有近一半的患者睡眠障碍症状持续存在。

  哪些人中招儿后更易失眠?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存在焦虑情绪、有家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更容易出现失眠。病情重的人较轻症更容易受睡眠困扰。正在吸烟的人出现新冠后失眠的情况高于从不吸烟的人。

  经常运动可以对情绪及睡眠产生积极影响 ,经常运动的人出现新冠后失眠的相对偏少。

  试试这样做 争取睡个好觉

  上面的数据显示,新冠失眠可以持续3个月、6个月,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改善新冠后失眠的方法。

  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接触咖啡、浓茶、酒或烟等兴奋性物质。睡前不要过饱、不宜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睡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尽量做到睡前不看手机,不看令人紧张的影视剧。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要保持适宜的光线及温度。

  控制环境刺激 日间活动和夜间睡眠的环境应该有明显区别为好。只有晚上有睡意或到了规定的睡眠时间再上床休息。

  若上床后30分钟无法入睡,应离开卧室直至有困意时再上床。若仍无睡意,应再次离开床。不要在床上学习、吃饭。尽量建立床与睡眠的反射。

  睡眠限制 还可以规定起床时间,不管每天晚上睡多久,定好闹钟,每天准时起床,有助于身体建立持续的睡眠节律。

  专科就诊 上述非药物疗法无效时可以到专科门诊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患者年龄和心脏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共病。

  文/李文杰(北京老年医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消协点名“新冠”保险套路繁多

      中新网2月15日电 15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提到,“新冠”保险套路繁多。疫情发生后,国内不少保险公司推出“新冠”隔离和感染相关保险,并在网络平台上售卖,成为网络保险领域的“网红”产品。但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随着感染人数的激增,在理赔时遭遇各种“高门槛”。一是宣传容易赔付难。一些保险公...

    时间:02-15
  • 新冠药先诺欣上市 至少卖120万盒才能覆盖研发成本

      获批12天后,先声药业(02096.HK)的新冠口服药先诺欣已于2月11日上市投产,并供应医疗机构。这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3CL靶点抗新冠病毒药物。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尽管先诺欣从立项、审批到上市的速度可谓迅猛,临床表现优异,但二级市场反响平淡。2月13日,先声药业高开低走;2月14日,先声药业截至发稿跌6.75%。  二级市场的表现,或...

    时间:02-15
  • 医院已过冬 新冠还没走

      医院已过冬 新冠还没走【冰点特稿第1276期】  新冠病毒尚未消失,但很多迹象都在表明,疫情的冬天快要过去了。  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这个冬天最多时挤了41张病床的留观室,如今只住着14位病人,而且多数是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的老人,其中只有一位新冠阳性老人,...

    时间:02-15
  • 美专家担忧氯乙烯泄漏事故影响:数年后或现大批癌症患者

      海外网2月14日电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等媒体2月13日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一列运载危险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起火,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事后声称当地的空气“安全”并让居民回家,但不少人仍对现场情况感到担忧,有专家甚至表示,数年后当地可能出现大批癌症患者。  3日,一列载有氯乙烯和多种...

    时间:02-14
  • 重庆:乍暖还寒 医生呼吁慢病患者须警惕“倒春寒”

      中新网重庆2月13日电 (曾理 陈超)13日,在享受了周末的春日暖阳后,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又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冬日寒意。当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徐智教授提醒,对于呼吸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应警惕“倒春寒”。  徐智教授介绍,天气突然变冷容易引起人体...

    时间:02-13
  • 网售新冠抗体检测上门服务,单人单次299-599元不等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不止一家电商买药平台上发现,多地均上线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上门服务。用户下单后即可在当日进行预约,次日享受上门服务,1-2个工作日就能拿到检测结果。  各平台抗体检测上门服务价格不一,高于医院收费水平  某电商平台上新冠病毒抗体上门检测的产品详情页面信息显示,目前,北京、上海、南京三座...

    时间:02-13
  • 悦康药业发布5款单品 打造质量一百分好药普惠患者

      “制药,就是对生命负责,就是要做百分之百的好药。希望悦康的这些中国好药,被行业和消费者更多、更广、更深入地认知和使用,普惠更多的消费者。”日前,在2023悦康核心产品群新闻发布会上,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伟仕表示。2023悦康药业产品发布仪式  据悉,悦康药业二十年来始终秉持“营造全球喜悦,关爱人类健康”的企...

    时间:02-13
  • 北京:新冠疫情态势总体保持平稳 监测预警体系运行良好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消息,目前北京市新冠疫情态势总体保持平稳,处于病例散发状态,奥密克戎BF.7分支和BA.5.2分支依然占据主要优势。  北京市新冠病毒感染监测预警体系运行良好,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监测、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重点机构监...

    时间:02-13
  • 新疗法刷新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纪录 中位生存期达17.2个月

      中新网广州2月13日电 (记者 蔡敏婕)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疾病负担沉重,亟需创新疗法带来长期生存希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近日在广州表示,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刷新了PD-1抑制剂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生存纪录,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成为晚期胃癌新的一线标准治...

    时间:02-13
  • 一种蛋白能与新冠病毒结合并阻断感染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在人体肺部发现了一种蛋白LRRC15,这种新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结合而阻断其感染,并在人体内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这一发现为科学家开发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或应对肺部纤维化的新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这项研究是三篇独立论文之一,...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