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天气事件会更加频繁

2023-02-13 10:28:57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去年暖干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怎样

  “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初步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的态势。”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应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需重点加强台风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据介绍,我国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防灾减灾面临更多挑战。《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具体来看,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登陆台风异常偏少,夏季我国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南方“秋老虎”天气明显;寒潮过程明显偏多,2月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和寡照天气,11月末至12月初强寒潮导致多地剧烈降温;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但局地致灾重。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1℃,较常年偏高0.62℃,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汛期雨季进程总体较常年偏早,但雨量强弱差异大。六大区域中,东北、华南、华北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降水量偏少;七大江河流域中,除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外,其他流域降水量均偏多。

  “根据气候变化预估,未来我国气候变化还将持续存在。”贾小龙说,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仍将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高温天气气候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也越大。比如2035年前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类似于2013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可能变为两年一度的事件,到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的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我国极端降水增加幅度也将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我国平均集中降雨呈现期会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另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还将持续增加。总体来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面对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公众该如何应对?有关专家表示,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且全球约2/3的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所以优化全社会的消费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倡导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转向绿色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专家表示,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从公众角度来说,要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认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防灾减灾技能。特别要注意提高对气象灾害关注的全面性,加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灾害和风险防范意识。 (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海绿色税制引导企业减排降税 应税污染物排放总体下降

      中新网西宁1月30日电 (李隽 韩世峰 刘璐)3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获悉,环境保护税开征五年来,该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引导企业减排降税增效,推动地方环境协同治理。青海省主要应税污染物排放量总体下降;税收优惠力度增加、环保治理投入增加;促进了污染物集中处理、促进了清洁生产、促进了循环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时间:01-30
  • 韩国专家会议谴责日本排污入海:并非“排放”而是“丢弃”

      海外网1月28日电 据韩国《韩民族日报》27日消息,韩国国会26日举行的专家讨论会表示,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并不合适,日本并非“排放”核污水,而是“丢弃”核污水。  日本政府在2021年4月正式敲定排污入海计划。参与韩国国会专家讨论会的科研人员对此表示,日本政府以不完整的资料为依据,擅自作出向大海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

    时间:01-29
  • 以氨气作燃料,陶瓷烧制迈向零碳排放

      经项目改造的中试窑炉使用100%氨气燃料,通过窑炉冷态点火升温,现场调控温度、压力等烧成制度后,成功烧制了首块零碳氨燃料绿色瓷砖。纯氨燃烧窑炉烟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现场采样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烟气污染物等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王 宇  建筑陶瓷生产要经过12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目前...

    时间:01-19
  • 担心污染 太平洋岛国吁日本延后排放福岛核污水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因担心渔业被核污水影响,太平洋岛国呼吁日本延后排放福岛的核污水。资料图: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报道,18日在斐济首都苏瓦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PIF)上,秘书长普纳说道,“本区域国家坚定不移地认为,在所有各方都确认安全之前,不得(把核污水)排放入海。...

    时间:01-18
  • 担心污染 太平洋岛国吁日本延后排放福岛核污水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因担心渔业被核污水影响,太平洋岛国呼吁日本延后排放福岛的核污水。资料图: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报道,18日在斐济首都苏瓦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PIF)上,秘书长普纳说道,“本区域国家坚定不移地认为,在所有各方都确认安全之前,不得(把核污水)排放入海。”  该论坛的17个岛国认...

    时间:01-18
  • 日本将于今年春夏期间排放核污染水 中方回应:轻率、不负责任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政府13日称,将于今年春夏期间开始向海洋排放经过处理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再次声明反对。韩国外交部当日表示,日方必须从客观和...

    时间:01-16
  • 日本决定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

      中新社东京1月13日电 (记者 朱晨曦)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政府13日召开有关处理福岛核事故核污染水的相关阁僚会议,会议确认将于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  据报道,日本政府对用于排放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工程所需时间进行了详细计算,当日会议确认将于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

    时间:01-13
  • 日本政府确认福岛核污水预计于2023年春夏前后排放入海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3日在首相官邸召开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处置相关阁僚会议。会议确认在设备施工结束与经过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完工检验后,预计“今春至夏季前后”启动核污水排海。资料图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报道,会议还修改政府行动计划,写明将通过新设500亿日元基金,为受到排...

    时间:01-13
  • 日本政府确认福岛核污水预计于2023年春夏前后排放入海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3日在首相官邸召开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处置相关阁僚会议。会议确认在设备施工结束与经过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完工检验后,预计“今春至夏季前后”启动核污水排海。资料图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报道,会议还修改政府行动计划,写明将通过新...

    时间:01-13
  • 2022年吉林省极端天气频发 平均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

      中新网长春1月12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气象局12日在长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22年吉林省气候公报、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等。据介绍,2022年,吉林省总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略高,降水异常偏多,阶段性变化明显,极端天气气候突发多发频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