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报告:2026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或达471亿元

2023-01-08 20:5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协会发布市场端临期食品经营现状报告并推算,2026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约为471亿元。

  十八大以来,“反食品浪费”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的、持续性的工作。随着反食品浪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的处置和销售引起社会和行业的广泛关注。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开始施行,其中明确“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报告基于广泛调研和访谈数据,分渠道了解零售企业和食品供应商对于临期食品(预包装)当前的销售、管理和经营状况。梳理临期食品销售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在临期食品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和挑战,探索零供合作优秀案例,从临期食品的妥善处置角度为企业降低风险,改善经营,降本增效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参考。

  2026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约471亿元

  对于临期食品的界定,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基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普遍认知,本报告中“临期食品”是指接近食品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属于安全范围,可食用的包装食品。

  报告指出,2018年12月,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40.36亿元增长至22156.4亿元,增长幅度达422.51%,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根据预测,至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

  保守按照每年零食行业有1%的库存沉淀测算,2016年临期食品行业规模约为222亿元,2020年临期食品行业规模约为300亿元。2016年-2020年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7.8%,由此推算出2026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约为471亿元。

  企业有临期管理措施但规则不统一

  为了解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代表的零售企业关于临期食品的销售和处理情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22年对部分连锁会员企业开展书面调研,实地走访调研、以及座谈会访谈工作。此次调研数据来自47家零售品牌。其中2021中国超市Top100企业28家,2021年年度销售额约6239亿,门店数约为1.1万个。

  报告指出,企业有相关临期管理措施,但规则不统一。对保质期在1-7天的短保类商品,部分企业会采取每日检查,在到期后采取直接下架的措施,鲜食当天加工当天报损等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报告显示,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主要有三大类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被纳入企业临期食品管理范围,包括加工食品(烘焙食品、休闲食品、饮料等);肉、蛋、奶、水产类等食用农产品;现制现售商品(自制面食、糕点、熟食、便当、关东煮等)。

  报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普遍开展了减少浪费的举措:一方面加强进销存管理,提升数字化及销量预测的新技术,升级内部效期管理系统,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与进货的浪费;另一方面从营销角度出发,进行打折促销,减少浪费。此外,有企业还成立爱心食物银行,制定并按照企业内部《临期界定表》等规章制度进行管控,以及精准化商品定位和订货量控制,对临期商品提前预警并促销等,还有部分头部企业在年度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临期食品管理情况进行披露。

  临期食品如何处置?报告显示,目前连锁超市、便利店处置临期食品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在卖场、门店设置专门临期食品的货架或区域,集中销售临期食品;第二类,退还供应商或与供应商换货进行处置;第三类,少部分企业参与食品捐赠。

  临期食品市场安全需多方努力

  根据协会调研结果,企业临期食品管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短保、时令型临期食品在规定日期内销售不出去,造成浪费;临期食品遭遇职业索赔或消费者恶意索赔;不同的商品如何界定临近保质期,全国各地规定不一,企业缺乏统一的执行依据。

  最近两年,国内临期食品的热潮催生了临期食品零售渠道的火热。报告指出,临期食品市场的安全需要商家自律、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

  为推进临期食品行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协会基于本次调研反馈梳理总结了来自供应端、渠道端的相关建议。协会表示,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规范落地,会进一步推进临期食品行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持续引领消费升级 成都SKP盛大开业

      日前,成都SKP正式揭开面纱,惊艳亮相,迎来开业预览!这个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建筑,亦是全国首个下沉式高端时尚百货,总投资额约50亿元,是继北京、西安后国内第三个SKP项目,将打造“TOD+公园+购物”全新商业模式,凸显“立体交通+绿色生态+高端商业”的多元化功能特色。  成都SKP城市新时尚生活地标  成都SKP总建筑面积约32.4万㎡,由...

    时间:12-30
  • 报告:中国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9日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市场和监管的持续推动下,...

    时间:12-19
  • 汇丰大湾区ESG指数首度发布:区域指数三年上升近15%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夏宾)汇丰银行和中国节能皓信环境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节能皓信”)19日首度对外发布的“汇丰大湾区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指数”...

    时间:12-19
  • 消费升级大背景下 国产化妆品如何迈向高端

      国产化妆品如何迈向高端  消费升级不是必须涨价,高价更不等于高端。化妆品行业要想在中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赢得话语权,必须实现差异化经营,走品质升级之路,这条路径的最优...

    时间:12-17
  • 消费升级大背景下 国产化妆品如何迈向高端

      国产化妆品如何迈向高端  消费升级不是必须涨价,高价更不等于高端。化妆品行业要想在中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赢得话语权,必须实现差异化经营,走品...

    时间:12-17
  • MSCI评级连跳三级 金龙鱼深耕ESG构筑“理想的集团”

      近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明晟(简称“MSCI”)公布2022年度ESG评级结果。金龙鱼凭借在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异表现,ESG评级连升三级至...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