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早期胃癌有了分子影像检测新法

2023-01-04 17:03:18

来源:科技日报

  【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通讯员罗强 应望 李春梅)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获悉,该院消化内科杨仕明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磊研究员团队联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邢孟秋院士团队,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双芘—多肽纳米探针,有效解决了早期胃癌“难辨”“难断”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材料学杂志《尖端科学》。

  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但由于早期胃癌病灶部位的表面腺管和血管的形状变化不明显,内镜医生经常对其“见而不识,识而不辨”,因此仍然具有20%—40%的临床漏诊率,导致胃癌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在生物成像领域快速发展,它能够在分子及细胞水平显示癌症的早期变化,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最新研究的这种双芘—多肽纳米探针能够靶向早期胃癌的新生血管并通过原位自组装成纤维而长时间锚定在病灶部位。同时,在临床应用的蓝激光内镜的激发下,锚定在病灶部位的探针能发出可见荧光,从而实现对早期胃癌的精准诊断。科研人员在体外实验、皮下移植瘤的小鼠模型、临床切除的手术标本实验中均验证了该探针的靶向能力及其锚定肿瘤部位的长效成像能力。此外,科研人员在原发胃癌模型兔的活体实验中也验证了其蓝激光可激发显像的能力,这表明双芘—多肽纳米探针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