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特殊功能性核糖体影响精子的结构与活力

2023-01-03 15:54:54

来源:科技日报

  【新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核糖体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合体,它能将信使RNA (mRNA)“翻译”成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男性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精子形成的过程中,也存在复杂的“翻译”过程。但是,这种“翻译”是否由一个特殊的核糖体完成,此前并不清楚。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沙家豪、郭雪江团队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燕、江涛团队研究发现,一种雄性生殖细胞特异的核糖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蛋白共翻译折叠功能,并明确了精子蛋白质如何在其生命周期中保持功能和稳定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

  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证实了核糖体蛋白在不同器官和发育阶段的差异性,并发现雄性生殖细胞具有特殊的功能性核糖体。

  “在雄性生殖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RPL39L。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参与核糖体多肽出口通道的构成。生殖细胞核糖体会合成精子形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多肽出口通道的大小不同、理化性质的改变,都会影响精子蛋白的折叠情况,并最终影响蛋白的稳定性和精子的结构与活力。”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医科大学博士李会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此次研究中,特殊核糖体较为宽敞的多肽出口通道更有利于精子相关蛋白的折叠,使得精子蛋白稳定,精子活力较高。反之,特殊多肽出口通道没有充分折叠的情况下,精子蛋白稳定性就会下降,继而导致精子畸形和活力降低。

  李会玲表示,这种生殖细胞特异核糖体的发现,扩展了大家对核糖体功能和哺乳动物蛋白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表达模式调节的理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

    方梦之(右前)与应用翻译界同人在一起 图片由作者提供图片由作者提供著名学者王佐良给方梦之的信 图片由作者提供1955年,方梦之(左三)与同学、外教合影 图片由作者提供【求索】学人小传方梦之,1935年生,浙江嵊县人。上海大学教授,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大连外语专科学校(今辽宁师范大学)。早年从事科技信息的翻译、研究和编...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