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预防近视的关键已找到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2022-12-30 14:42:54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期连续的网课,加之即将到来的寒假,孩子们频繁使用电子产品让预防近视又成了家长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网红治疗仪、角膜塑形镜、软性角膜接触镜……各种神器成了热搜关键词。不过,最新研究表明,家长的干预才是防控孩子近视的关键因素。快来了解一下吧!

  家长关注户外活动

  有效控制孩子近视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王宁利教授、李仕明副教授带领团队,探索父母对儿童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近视进展和降低近视率的方法,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儿科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AMA Pediatrics上。

  科研人员用一年时间,每天两次短信提醒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干预前后给孩子配戴光度计测量户外活动时间。在完成一年的干预之后,又进行了三年随访。

  结果发现,268名小学二年级在校学生中,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光照和户外时间更长,眼轴延长更缓慢,并且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仍保持这种趋势。近视患病率也明显下降,第二年下降12.8%,第三年下降18.8%。也就是说,通过提醒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控制儿童在小学期间的近视进展速度、降低近视率。

  研究中还有个细节,短信提醒对于周中户外时间影响有限,而到了周末,孩子的户外时间能够显著延长。也就是说,尽管平日由于课业等因素难以长时间户外活动,但只要利用周末多带孩子出去沐浴阳光,就能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由此可见,家长在近视防控中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父母主导下的行为干预不仅对儿童近视防控有益,也有助于让孩子们强身健体、身心健康,对于增进亲子关系也大有裨益。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景象,那么近视防控就不再是难题,”李仕明副教授说。

  视力干预要趁早

  充足睡眠不可少

  事实上,这项研究是“安阳儿童眼病研究”中设计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安阳儿童眼病研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儿童近视队列研究,纳入了河南安阳地区5250名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从2011-2017年完成了连续六年的随访,详细搜集了影响儿童近视的各种环境因素,并采集获得了基因数据。家长们耳熟能详的“远视储备”,就是该研究率先提出的近视监测指标。

  2015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证实,对于还没有近视的儿童来说,较多的户外时间可以让眼轴增长变慢,而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则不明显。提示在孩子还没近视时,就应该尽早实施行为干预。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也不用气馁,因为此次进一步研究证实,短信提醒对于近视儿童的效果虽然没有未近视的明显,但依然有效。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在长期随访中还发现,睡眠时间充足的女孩(大于10小时),近视发生较少、进展较慢,说明睡眠和生物节律也会影响近视发生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近视防控与户外时间、睡眠,以及家长行为干预都有相关性,这项工作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学生等全社会通力合作,科学、规范、经济高效地推进。”王宁利教授表示。

  别被网红产品忽悠了

  近视干预并非越贵越好

  得知孩子近视后,很多家长内心都会有一番挣扎,随后默默拿起手机搜索求解。大数据马上嗅到“商机”,各种近视治疗神器轮番出场,它们价钱都不低,销路却不差。仿佛“神器”到手,就可以立马还孩子一双明眸,抚平家长的焦躁。

  “我们所说的近视实际上是指轴性近视,也就是眼轴长度增长过度导致的近视。当眼轴长度增长到其他屈光成分如角膜和晶状体无法代偿时,就产生了近视。眼轴长度的过度增长是以巩膜的降解重塑变薄为表现的,就像衣服纤维被拉扯变薄,无法再恢复成原样了。好比身高已经长到一米八,没法再退回一米七一样。目前的医学技术还不能治愈近视,我们只能尽量控制近视发展,或者用各种技术矫正视力。”李仕明副教授介绍。比如众所周知的飞秒激光手术,只是把角膜削薄,相当于让角膜完成眼镜的“使命”,手术费用也得大几万,其他手段同样价格不菲。

  目前常用的近视干预手段有框架眼镜、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等,这些手段人均年度成本大约为:框架眼镜155-303元,低浓度阿托品3000元,角膜塑形镜则高达2万元左右。各种“网红”近视治疗产品更是智商税。一款售价3000余元的仪器声称通过“模拟大脑生物电信号,将信号中低频率脉冲电流通过汗腺导入技术传输到运动神经,激活与刺激指定部位深层肌肉,让孩子摘掉眼镜”。理论上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视疲劳的作用,但同样无法让近视恢复如初。而研究所用的短信提醒看似简单又便宜,但有助于家长克服惰性和手机依赖症,重塑健康的生活作息。

  文/黄汇慧(北京同仁医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家长也萌生出新的教育期待,对这些期...

    时间:12-29
  • “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原标题:“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在辖区内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开展体育游戏、劳动实践、科学探究等活动。新华社发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大赛巷小学学生在课后进行汉剧表演练习。新华社发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双减”,精心打造“第二课堂”,图为该小学的学...

    时间:12-29
  • 总台记者探访儿科急诊,家长要注意这些情况

    近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医护满负荷运转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蹲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最多时一天接诊孩子400个左右医护60多人还没感染的也就四五个”疫情压力之下医护人员如何守护患儿生命?孩子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五个月患儿呼吸困难医护人员两小时接力抢救这几天在中日友好医院儿...

    时间:12-26
  • 家长必知!关于儿童退烧药的十个热点问答

      退烧药应该怎么选?什么时候给孩子用退烧药?两种退烧药可以交替使用吗?关于儿童退烧药,就家长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专家解答来了↓  问题一:退烧药应该怎么选?  目前推荐的儿童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只有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6月龄 对乙酰氨基酚  ≥6月龄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均可 ...

    时间:12-22
  • 专家提醒: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切勿这样做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 】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怎么办?提前吃退烧药是否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对此,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后,少量孩子可能会发生热性惊厥。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生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主要累及的孩子年...

    时间:12-22
  • 成都市教育局:家长自愿选择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或到校学习

      中新网成都12月14日电 (记者 贺劭清)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14日就师生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温馨提醒。成都市教育局表示...

    时间:12-14
  • 海外网评:1577名未成年人死于枪击,美国家长忧心忡忡

      美国人即将迎来年底的节庆时段,但枪支暴力带来的阴影丝毫没有消散。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11日报道称,截至2022年12月1日,华盛顿特区已有16名青少年被枪杀,这一数据是2021...

    时间:12-13
  • 孩子在家 家长能做什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刘晓星  在线学习期间,广报求学推出“知心小贴士”系列科普报道,为家长和学生等答疑解惑,也带来关于亲子沟通、家校沟通、提高注意力和学...

    时间:12-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