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特医食品标识指南出台 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2022-12-29 14:1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日前,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实施。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介绍,该《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于2022年11月7日至25日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对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标注的产品名称、产品类别、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13项内容及主要展示版面内容等进行了细化明确。

  公开资料显示,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营养支持的临床患者达上亿人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群体的不断增大,特医食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介绍称,此次《指南》的制定,充分调研了特医食品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全面征求了业内各方意见,形成了各相关方最大的共识。《指南》的发布,不仅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做好特医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更是特医食品行业规范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并将成为行业未来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指南》还明确了特医食品专属标志,提出特医食品的标签应设置专属标志区域,位于最小销售包装标签主要展示版面左上角或右上角。厉梁秋认为,《指南》中明确了特医食品专属标志“小蓝花”的使用,为特医食品的定位、使用、认识提供了“身份标识”,“小蓝花”由四叶草和两片手托叶组成,寓意着传递爱心、守护健康、凝聚力量,突出特医食品营养支持特殊疾病状态人群的特性,便于识别、记忆和宣传。

  在特医食品产业发展中,除了质量安全,如何帮助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消费者更好的了解特医食品以及合理使用同样重要。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许红霞认为,特医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医护群体接受并在临床中指导帮助消费者更好的使用特医食品。在她看来,《指南》中对于特医食品标签的细化要求,让相关产品在使用层面上更加规范合理,优化和改善了医患之间就特医食品使用的沟通情况。特别是《指南》对于特医食品的配方特点/营养学特征、食用方法和食用量、适宜人群等要求内容,将会有助于消费者打破认知壁垒,更好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特医食品。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表示,一个品类成熟的产品应该有属于其自身的产品专属标志。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规范标注,能更好的帮助消费者理解产品的特质,避免出现把特医食品当成“神药”的情况。同样,对于医生和临床营养师也能更好的了解特医食品的适用人群和范围,推动特医食品在临床方面的规范化应用。

  另外,在发布的《指南》中,对于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禁止性要求”也做出了明确,包括“特效”“全效”等涉及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的词语,以及“预防”“治疗”等涉及预防、治疗疾病的词语等共7项内容。《指南》还对企业在产品宣传上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尽量避免误导消费者行为的出现。

  对此,厉梁秋强调称,特医食品组成成分众多复杂,更是直接影响到疾病状态人群的健康安全。《指南》中对涉及特医食品标识的各项内容予以明确细化,将更好的指导帮助行业企业规范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标注,也将有力推动特医食品的科学使用和消费者的理性认知,减少市场销售环节的宣传不当行为,避免误导消费者或让消费者产生混淆。

  厉梁秋表示,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将积极开展宣贯和交流工作,引导会员企业贯彻《指南》要求,积极配合执行。同时呼吁全行业同仁重视自律与规范发展,共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共同维护特医食品产业良性健康发展。(中新财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哪种情况下会发展为重症,新冠特效药如何选,需配置家庭制氧机吗?专家释疑

      12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外发布了《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方案(12月版)》(下称《方案》),旨在提升呼吸及危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危重症的认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促进规范化诊疗,提高患者救治水平。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方案》共分为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分级,新冠...

    时间:12-29
  •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发布 每餐应保证足量动物性食物摄入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文/摄  近日,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首次对一般老年人(65岁至79岁人群)和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人群)分别进行膳食指导。  “人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改变决定了人进入老年期以后有着特殊的营养需求,...

    时间:12-28
  •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针对碳排放数据核算中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问:请简要介绍《核算报告指南》的...

    时间:12-28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一、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  1.提前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2.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3.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4.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

    时间:12-27
  • 韩国报告首例“食脑虫”病例 如何预防食脑虫?

    日前,韩国报告首例“食脑虫”病例登上百度热搜。据极目新闻援引韩国《朝鲜日报》12月26日报道,韩国疾病管理本部26日表示,一名在泰国逗留回国的男子突发脑膜炎死亡,在其样本中检测出福氏耐格里变形虫(又名“食脑变形虫”)的基因。韩国报告首例“食脑虫”病例感染者是一名50岁的韩国男性,曾在...

    时间:12-27
  • 抗新冠病毒药物只是预防重症,不是“救命药”

    原标题:抗新冠病毒药物只是预防重症,不是“救命药”连日来,随着感染新冠病毒人数的快速上升,不少网友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反馈,以辉瑞的Paxlovid为代表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一直“供不应求”,这使得不少感染者十分焦急。哪些人感染后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口服药是重症患者的“救命药”吗?对此,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间:12-27
  • 抗新冠病毒药物只是预防重症,不是“救命药”

    原标题:抗新冠病毒药物只是预防重症,不是“救命药”连日来,随着感染新冠病毒人数的快速上升,不少网友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反馈,以辉瑞的Paxlovid为代表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一直“供不应求”,这使得不少感染者十分焦急。哪些人感染后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口服药是重症患者的“救命药”吗?对此,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间:12-27
  • 童年时突遇车祸 截肢小伙借助特效圆梦“奔跑”

      截肢小伙借助特效圆梦“奔跑”  网友感慨“感到特别温暖,这是今年看过最有力量的视频”   近日,双腿截肢小伙再次“奔跑”的视频上了B站热门。视频中,借助特效的力量,7岁便失去双腿的少轩(化名)时隔19年,再次看到了自己奔跑的样子。视频发出后,感动了无数网友:“忽然...

    时间:12-26
  • 专家回应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药: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抗击新冠肺炎)专家回应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药: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李纯)针对民众能否自行服用新冠特效...

    时间:12-20
  • 群众是否有必要自行服用新冠特效药?专家解读

      中新网12月20日电 群众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药,是否自行服用,尤其是对基础性疾病的老人等高风险人群?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

    时间:1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