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各城市陆续启动九价HPV疫苗“扩龄”接种

2022-12-21 02:34:42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曦

  根据我国的人群数据来看,HPV52、58导致宫颈癌和宫颈病变的占比高于全球水平。而且我国人群感染年龄高峰呈“双峰”的分布趋势,17—24岁和40—44岁两个高峰都不容忽视。

  “我今年30岁,一直计划接种HPV疫苗,得知九价HPV疫苗扩龄到9—45岁的信息后,就一直盼着能接种这个疫苗。”近日,天津市的张女士成为九价HPV疫苗“扩龄”后天津的首批接种者之一。

  宫颈癌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妇女群体的宫颈癌综合防治相关工作,其中HPV疫苗作为一级的预防手段,也是消除宫颈癌第一道重要防线。

  自今年九价HPV疫苗获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人群从16—26岁女性扩大为9—45岁女性,目前全国多地都开展了“扩龄”后的接种工作。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约92%的宫颈癌,因此此次九价HPV疫苗“扩龄”对广大中国女性、特别是成年女性绝对是利好消息。

  九价HPV疫苗“扩龄”惠及更多女性

  目前研究发现HPV病毒有200多种型别,不同的型别致病类型不同,一般HPV包括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高危型HPV包括常见的16、18、31、33、39、45、52、58等型别。

  “99.7%的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的,除了宫颈癌以外,比如阴道癌、肛门癌、口咽部的癌及其癌前病变也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引起,因此我们要关注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范爱萍强调。

  “针对HPV常见的型别,全球数据显示,70%以上的宫颈癌大多数都由HPV16、18引起。”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陈伟表示,根据我国的人群数据来看,HPV52、58导致宫颈癌和宫颈病变的占比高于全球水平。而且我国人群感染年龄高峰呈“双峰”的分布趋势,与美国的单峰感染有所不同,17—24岁和40—44岁两个高峰都不容忽视。

  “九价HPV疫苗于2018年4月在我国上市,上市时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适用年龄为16—26岁。”陈伟说,这也意味着,超过26岁的女性就只能选择四价或者二价的HPV疫苗。我国疫苗适用年龄的批准需要有严格的研究数据支撑。此前,九价HPV疫苗一直都没有完成中国的临床研究。但在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基于疫苗可及性,同时推荐3种HPV疫苗临床应用。彼时,业界对九价HPV疫苗的呼声也很高。于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东亚人群的数据有条件批准其上市。对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文曾明确指出:九价HPV疫苗上市是按临床急需药品采用境外临床数据直接用于中国注册。现在,中国的临床研究数据发现,9—15岁、27—45岁女性的免疫原性与16—26岁人群一致。也就是说,九价HPV疫苗对其有相同的保护效果。因此,可以把适用年龄扩充到9—45岁。而此次九价HPV疫苗“扩龄”可以让更多年龄层的女性通过接种覆盖最多HPV型别的疫苗从而获益,可以更有效、更大范围地降低宫颈癌以及HPV病毒所造成的相关生殖器疾病的发生风险。

  接种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不可或缺

  目前,已经有不少女性接种过二价或者四价HPV疫苗,此次九价HPV疫苗“扩龄”也让她们羡慕不已。对此,范爱萍表示:“在九价HPV疫苗的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完成接种四价HPV疫苗三次全程接种后,间隔12个月也就是一年,可以再次接种九价HPV疫苗。不过目前还没有数据明确接种完二价HPV疫苗是否可以再次接种九价HPV疫苗。”

  “对于年龄已经接近45岁的‘临界’女性,接种九价HPV疫苗也是非常安全的。”范爱萍表示,不仅如此,目前九价HPV疫苗已经上市8年,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目前其保护效力非常高,而且继续累计的数据也证明,其保护效力和免疫原性都在很高的水平。

  202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中国作为世卫组织成员携手193个世卫组织国家共同支持该战略的实施。

  “随着九价HPV疫苗的‘扩龄’以及疫苗供应量的稳定增长,疫苗的可及性、人群的疫苗覆盖率也会不断提高,可以进一步改善我国广大适龄女性的健康状况。”陈伟提醒,疫苗的保护率从来做不到100%,接种HPV疫苗也不能够预防所有的HPV感染,所以在疫苗接种后,适龄人群还要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相关患者也要进行科学的治疗,这样才能够达到预防宫颈癌最佳的保护效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需医生指导

      据新华社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保障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备受关注。老年人如何进行居家治疗?婴幼儿感染后如何照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做好哪些必要准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

    时间:12-21
  • 奥密克戎变异出强致病力毒株可能性小

      本报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昨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变异为传染...

    时间:12-21
  • 凉茶添加布洛芬,食品安全红线不容挑战

      据12月19日澎湃新闻网报道,广东省东莞市某凉茶店销售的自制凉茶中,违法添加马来酸氯苯那敏、布洛芬、氯苯那敏等西药成分。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上述行为构成生产、...

    时间:12-21
  • 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机制发现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分子病因的线索,或可解释为什么女性患这种疾病的风险更高。研究成果...

    时间:12-21
  • 三个月内一百三十多个奥密克戎亚分支从境外输入

      ◎本报记者 张佳星  “BQ.1和XBB是新的奥密克戎变异分支,它们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优势毒株。”在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